高 飞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陕西 临潼 710613)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医学数据收集、整理、推断和分析的科学。学习医学统计学有助于医学工作者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目前,该课程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医学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抽象、逻辑性强、公式多,学生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普遍存有畏难情绪,学习效果较差。有调查表明,能熟练运用几种基本假设检验方法的学生仅占20.85%[1]。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而传统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的知识灌输型,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
以学定教是对教与学关系的价值重构,意在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导式教学过程,构建新的教学过程,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点和目的,通过“学生学、教师导”的引导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能力[2]。以学定教教学法在基础教育中应用较多,并已取得较好效果,但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较少。为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我们在某高职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施以学定教教学法,并进行效果评价。
整群抽取某高职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8个班级共34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个班(172人)作为实验组,另外4个班(17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构成、高考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教材、授课时数均相同,且由同一位教师授课。实验组采用以学定教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以学定教教学流程:(1)课前: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知识储备等,做好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学习任务,包括探究主题、练习题等,并于授课前一周布置给学生,要求课前完成。学生利用教材或上网、到图书馆查阅等方式学习,完成任务。(2)课中:每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7~8人,围绕学习任务展开组内及组间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观察学生讨论情况,适时引导,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交流,同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教师在点评总结、答疑点拨的基础上,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利用习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3)课后:教师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反馈信息,通过微信群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程结束后,通过综合评定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课程综合评定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使用统一试卷,同一时间考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两组学生反馈信息。实验组发放问卷172份,回收172份;对照组发放170份,回收17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均达100.00%。
采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大样本均数比较Z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四格表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1 两组综合评定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综合评定成绩比较(±s,分)
实验组(n=172)P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23.65±2.93 55.13±4.89 78.79±5.72对照组(n=170)21.43±2.61 51.62±4.64 73.11±5.38 Z值7.44 8.75 9.47<0.01<0.01<0.01
实验组平时、期末及总评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实验组在对统计学的兴趣、学习主动性、课前预习情况、课堂气氛、知识面、交流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师生互动情况、教学效果10个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n(%)]
以学定教中的学指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课前预习情况等,定教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需要在恰当的起点选择最优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定教就是以人为本,从学习主体出发,尊重学生,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发展[3]。以学定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4]。以学定教强调学情调查,只有做好课前及课上学情调查,才能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有的放矢。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指顾及学生能力差异,做到既降低学困生学习难度,又满足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使所有学生愿学、能学。教师应通过课堂巡视、与学生交流、学生提问等途径掌握学情,引导学生组内合作,以优带弱,避免讨论跑题。点评总结时做到“三讲、三不讲”:易出错、易混淆、易遗漏的内容要讲,学生已经学会、学生自学可以学会、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内容不讲。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巩固提高的作用。此外,课后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信息,建立微信群,以便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答。
学习是一种过程性的活动,其目的蕴含在活动过程之中[5]。以学定教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则成为引发和促进学生能动、有效学习的手段。以学定教的一切成果都必须指向学生的学,落脚到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6]。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中使用以学定教教学法后,学生学习成绩及对统计学的兴趣、学习主动性、课前预习情况、知识面、交流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均发生明显变化,学生也认可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满意度达93.02%。以后,还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将以学定教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把被动、低效的课堂变成主动、互助的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