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首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核心技能,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凭借自己在高职学校中所获得的技能谋得社会价值。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对学生的核心素质有培养促进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法已经不适应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项目法的使用将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效果有着提高改善的作用。本文就以项目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相关建议,以期达到为同行教师提供借鉴参考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大学语文;改革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国语课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管的正确树立,使得学生在气质,人文修养方面具备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高职院校虽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但是,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也应该重视语文教学。而传统教学法已经不适应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进行改革,在课堂中积极使用项目教学法,既有利于语文的教学,有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相关。
一、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进行高职院校语文课堂的改革,将项目教学法引進课堂,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一个项目的完成来达到教学的目的。项目教学法又名跨专业课程,教师通过“项目”这种形式来对学生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各方面的知识都串通使用起来,是学生在解决教师所设定的问题时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模式,教师所设计的这个“项目”包含了多个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先进行练习,再进行讲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功能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和功能。
(一)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此模式中,学生相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根据教师在教学中所设定的“项目”分组进行学习研究。在分的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着他们独特的作用,负责相关的特定部分,这就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 有利于学生综合地利用所学知识
高职学校的属性,学生在校主要接受专业知识,语文课堂的教学在表面上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技能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项目教学法就能有效地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使得语文教学不再孤立于其他教学之外。教师通过“项目”设立,将语文和学生所学知识有效结合,学生要完成这个“项目”,就必须动用语文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这就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利用。
(三) 能够最大程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法不能够很好地兼顾所有学生的情况,而项目教学法就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教师通过“项目”的制定,让学生自由组队来完成任务。学生在组队过程中又有着较大的自主性,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和谁组队以及在队中负责哪个部分。
三、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语文课堂的应用
(一) 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转变以往自己是教学中主体的错误观念,摒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工作中要以积极的心态去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项目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的知识在横向上要涉及面宽广,在纵向上,对自己本专业内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深。
(二) 教师在设定项目时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
教师在设定项目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设定,项目的目标要是充满意义的,因此在设定项目时,教师要积极思考项目的目标。目标是任何事情行动的指南,只有目标明确了,才会使项目富有意义。教师在确定项目目标之后,就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进行项目的设定,使项目富有专业特色。
(三) 项目的反馈与评价也应该体现专业特色
高职语文课堂可能和较多大学语文课堂一样,都是不同专业混班教学,所以,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在项目完成中的表现自然是不能永同一种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也极有可能使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所以教师在对项目反馈结果进行评价时,要克服困难,具体分析。
四、 结语
项目教学法是一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使用。
参考文献:
[1]江朝辉,彭华姣.高职“大学语文”项目教学法与专业特色结合探讨——以《诗经·蒹葭》教学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4).
[2]潘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基础课《大学语文》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3).
[3]王一力.寻找“大学语文”教改的突破口——关于“研究性讨论”的实施与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2(3).
作者简介:
赵寅,北京市,北京政法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