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之路

2019-04-03 09:28陈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英语教学

陈娅

[摘   要]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教师可以生活化为突破口,使得英语教学情景化、自主化、趣味化,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化;英语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4-0039-02

英语课程改革要求英语课堂关注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课堂教学要有生活气息。但是在升学竞争压力下,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个体以及生活实际的倾向。

一、道阻且长多问题

首先,英语教学面临应试的压力,英语教学主要是词汇和语法教学,许多教师更是走捷径,把教学简单化为做题,严重忽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沦为做题的机器,导致英语教学脱离实际,变得枯燥乏味,更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其次,英语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学生整天关在课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进行默写单词、识记语法、阅读理解等活动。教学过程机械呆板,与生活脱节。虽然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实践,现实却是学生英语学习负担过重,费时且效率低下。中国学生,尤其处在二三线城市的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触英语,缺少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本身是一门语言,而语言的交流工具属性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中国人能够把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汉语熟练掌握,却难以学好英语,这值得我们反思。

二、穷源溯流寻突破

上述问题使英语课堂教学缺少活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运用所学英语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交际。如果学生缺乏交际意识,对英语学习只是抱着应试的心态,那么所学的英语就会脱离生活。二三线城市虽然没有一线城市那么便利的英语学习环境,但只要教师善于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还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扎实的英语知识,增强英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增强英语学习兴趣,获得成功感,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英语教学应把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以生活化为突破口,使得英语教学情景化、自主化、趣味化,为英语教学注入源头活水,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三、上下求索近生活

1.创主题,日常化

杜威指出,传统学校教育的最大浪费是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们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为了更好地沟通书本与生活,教师要大胆进行课程设计,分切教学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而主题又以交流情境为主。

译林版英语教材选材丰富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中适时对教学内容加以拓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八下“A Good Read”这一单元中涉及很多中外名著,但并没有作详细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在班上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要求学生先用英文写一段故事梗概和评价,然后利用PPT在课堂上展示,并请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受欢迎读物。这个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不断积累的知识得到应用,为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总之,好的教学应该和生活互相沟通,只要教师留心,就能够挖掘出非常多的主题。

2.拟情境,真体验

情境创设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运用所学知识,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引发学生主动探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实践体会,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七上Unit 5 Reading 中的一个重要词组play a trick on sb时,如果纯粹地领读并不能让初一的学生对这个词组记忆深刻。既然要教“捉弄某人”,何不真正地来捉弄一下呢?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对话时,我悄悄地在其中一个学生背后贴上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搞怪贴纸,然后我故意让这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节日。这个学生一转身,全班哄堂大笑,我乘机板书词组play a trick on sb,然后进行问答:Why did you laugh just now?Because Miss Chen played a trick on...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知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把所教的知识融于真实情境中,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逐渐养成语言习惯,形成英语思维。例如教学七下Unit 4 Finding Your Way时,需要让学生掌握方向的表达和大量的指路句型。我就地取材,先让学生学习方位词,然后在教室的不同方位定点,把事先打印好的学校、医院、超市、银行、公园等牌子放到不同的课桌上,课桌之间的空隙当作马路,同时教授corner,crossing等词汇,边演示边教学指路句型和表达方式:go/walk along the road,go straight on,turn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ing,cross the road,walk past...,The hospital is on your right...  在做Pairwork时,学生不再是坐在座位上闭门造车,他们可以在这种模拟场景中真实体验,在这种充满乐趣的氛围中,提升英语感知能力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扮角色,多层读

英语能力的培养,不能过分关注成绩,而忽视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朗读能够帮助培养并增强语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复述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课堂上,我常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鼓励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从而培养语感,能够面对面地交流。在教学对话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投入情境中,进入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对话。在教学阅读课文时,我根据课文难易程度,采用多种方法,如提供图片、关键词或问题帮助学生复述内容等。九上 Unit 4 Reading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讲述了一位NBA特殊球星的故事。本篇人物传记用时间顺序介绍了Spud Web的追梦之路, 教学中我先给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提供关键词,让学生分别扮演Spud Wed的父母、教练、朋友、队友等角色讲述Spud Wed 的追梦之路。通过这种角色代入的讲述,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用英语思维、组织语言的能力。

4.小先生,人人做

我校虽然地处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但是地处城郊,再加上接收民办学校生源,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很差。学生家长大多为初高中文凭,家庭中也缺乏学习氛围。我先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然后让学生做小先生,每天花十分钟时间,把当天英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给家長。学生普遍反映刚开始不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但是在说给父母听时,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东西还没有真正弄懂。我还利用开家长会的时间,请家长谈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体会。尽管这种尝试困难重重,但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创设初级的学习型社会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值得继续探讨。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还有让学生学会生活,所以应该把生活和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如果能够做到英语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不但可以使英语教学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需要英语教师打破教学瓶颈,克服畏难情绪,敢于在教学中实践,让看似一潭死水的英语教学活泛起来。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生活化英语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