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辉,朱建达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乡村聚落是农村地区人们生活生产集聚的居住载体,因此,也成为了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的前提,它的状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聚落形态是组成乡村聚落的田、宅、自然及相关设施的布局与组合形式。它既是一种空间系统,一旦形成就加入到“环境”中去,物化了自然,也人化了自然;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发展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位于张家港市沙上地区的乡村聚落是苏南地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形态之一,2014年张家港市沙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沙上村落目前整体保存良好,村埭的艺术价值较高,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具有浓重的地域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形成时期的文化特色与社会关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兴起,沙上村落的空间形态和文化内涵能够为其它同类型的乡村开发保护提供启发性作用,并为我们现代地域性文化因素的融合和传承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1]。
张家港市因地处江尾海头,故由两种截然不同的地理板块组成。以南横套河与沙漕交界河为界,南部区域属太湖平原的北部边缘,为“江南古陆”,已有八千年历史;北部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新冲击平原,属沿江新陆,由江中数十个沙洲积涨连接而成,俗称“沙上”,最早的成陆时间距今仅八百余年。目前,沙上地区的面积约为张家港市辖区面积的60%,人口约占全市人口的50%[2]。
沙上地区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勤劳勇敢的移民围垦而成。沙上成陆之前是一片滩涂湿地,随着江水冲击漫涨为泥沙滩,后来逐渐有人在此筑坝挡水进行围垦。明清时期,围垦形成较大规模,长江下游坍江失地农民和苏北、苏中灾民来此谋生,安居落户;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建设,曾经沧海今为良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
当初,沙上人采取的围垦建坝,高敞距水,就近起居的村落建设,是适合生存、遵从自然的生态发展方式,体现着沙上祖先的勤劳和智慧,也成就了沙上地区独特的乡土风貌。
沙上地区地势平旷,水网密布,一埭埭村舍穿插在广阔的田野里;长而薄的埭,简约的江南水乡建筑,其聚落与环境浑然一体。村埭之间,尽是田园景色。
村埭由南向北纵深摆开,错落有致。“埭”是堤岸之意,带状形态。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一为住宅前后不受遮挡,空间开阔;二为家在坝上,门前垫土成场,俗称“场坎”,高敞干燥,有利卫生;三为户户屋前植桃李,屋后栽翠竹,或前或后有河流,取水方便,四周围以绿篱,自成格局,形成江南另一种小桥流水的沙上风光[3]。
“井”字形格局是沙上乡村聚落格局的显著特征。其中水系是聚落形态的骨架,纵横密布的水系和河流的存在,使得沙上地区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线性空间肌理,具体表现为路随河走、宅沿河建,呈现出一种顺应河道的线性动势[4]。“井”字的两横两竖代表村落的村埭、道路与河流,两横两竖中间围合的空间以及外部的空间是农田(见图1[5])。块状的农田成为宽阔的视线廊道,可打造与众不同的乡土景观,营造视线通透、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图1 “井”字型布局
“井”字形的两横两竖代表的埭、路、河,这三种空间要素的位置关系组合,形成了沙上乡村聚落空间不同的形态类型。
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为一埭一河,河埭相邻。从组成看,即一条埭+一条河;从形态看,埭与河互相平行,埭随着河的走向而建。河埭相邻是一种自然生态的环境组织方式,河与埭紧紧相依,河或在埭前,或在埭后,居民生活的场所与河的关系密不可分。基本形态有埭-路-河、河-埭-路两类。
2.1.1 埭-路-河
埭-路-河的聚落空间形态的特点(见图2):河在埭前,住宅不直接临水,与水体之间有道路相隔。
从空间构成来看,可以分为两部分: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道路与河共同构成的公共空间位于住宅的前部。这类形态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住宅的外部空间,使住宅的生活空间从前院一直延伸到水体,也极大地丰富了宅前的景观。
2.1.2 河-埭-路
河-路-埭的聚落空间形态的特点(见图3):河在埭后,住宅直接临水,可以零距离接触。
从空间构成来看,以“公共-私有-公共”空间进行排列何组合,埭位于景观空间和交通空间之间,道路紧邻前院公共空间,而后院紧邻河道通过水埠相连接。这类形态前临路、后临水,不仅为出行提供便利条件,而且有利于日常生活用水。
图2 埭-路-河
图3 河-埭-路
埭-路-河和河-埭-路是一埭一河形态的两种类型,属于基本形态。此外,沙上地区还有两河夹一埭、两埭夹一河、两河夹两埭、三河夹两埭等聚落空间形式。
2.2.1 空间:河埭相邻,水陆共生
沙上乡村“井”字型的格局是遵从沙滩堆积脉痕、大小与浏漕走向和农田灌溉排涝而自然形成,因此,水网是沙上乡村聚落形态的“命脉”,是维系治沙、种地、生活及预防水患的基础。埭通常沿河流一侧或两侧布局,整体呈线型排列;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埭均沿河而建。最初河流不仅承担交通职能,同时也是居民日常交流、淘米洗菜的公共空间,因此居民们通常会沿着河道来建造住宅,这样既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问题,同时也有了便捷的交通。埭或前临河,或后临河,或前后均临河,农户依岸傍水建房,住宅彼此平行,视线通透。
随着水路向陆路交通方式的转变,道路的建设与河流相生相依,大都平行于河流,道路系统的形态与“井”字型格局相呼应,这样的水陆共生格局利于乡村生产资料的水陆运输转换。
2.2.2 功能:复合包容,承载需求
沙上乡村的聚落空间,表征上是由河、埭、路是三种界限分明的空间组成,但从空间的领域看,半公共生活空间、公共交通空间并不具有明确的边界,大多数是由两种功能相互包容而成,是复合的功能空间。
沙上建筑的道路和前院空间,大都没有隔离,一方面承担着宅的交通出入功能,而对于村埭居民来说,它则属于公共空间,供人们晾晒、休息和日常交往。河流,整体上承担公共职能,具有公共的景观、水上交通、生活用水、排涝等公共功能,而宅的河埠一般属于一户或几户人拥有,性质上属“私”。院落空间在农忙时节会常被用作晒场,铺满庄稼粮食,功能上属“生产”,等等。每户的农家小院与外部的道路、河流等公共空间的性质很明确,但功能是不单一的;每个空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利用,功能上的复合,承载了沙上居民众多的生活需求。
2.2.3 建筑:一字布局,水乡风韵
沙上村落的住宅建筑呈“一”字型布局,临水而建,整齐有序中带着参差不齐,构成以河流为轴的空间格局,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江南沿江水乡文化风貌(见图4[5])。
图4 建筑风貌
建筑材质方面,从最早时候的江边带草根的方形泥块,到长江边上生长着成片的芦苇,再到砖,均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体现了沙上地区独特的建房史。从建筑风貌来看,张家港市沙上地区地处江南,虽成陆和发展时间短,但受苏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建筑非常具有江南水乡风格,外观白墙灰瓦或红瓦、绿瓦,乡土气息浓厚,这同时也代表着沙上居民尊重自然的品格,是他们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入乡随俗精神的表现。
2.2.4 村埭:坝上建家,傍水而居
沙上条带状的村埭,南北纵向排开,错落有致。在围垦时期挖泥筑坝挡水,坝上建家、傍水而居。其具有的鲜明特点是:第一,坝上村埭。沙上地区由于地势较低,所以采取以土堰水、用坝挡水的方法进行围垦,防止江水倒灌,从而得以保障沙田能够顺利耕作;建的坝比较高,非常利于宅院干爽和防洪排涝,从而达到适宜生存、安居落户的目的;第二,坝上建家。在门前垫高高的土形成场院,可以晾晒粮食和衣物;农宅前后开阔通透,每家每户朝南建筑,阳光充足;第三,傍水而居。建筑临水而筑,形成家家磨石水栈,户户清水埠头的场景,便于就近起居,方便日用取水、水上交通、消防自救。
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在形成初期就孕育了独特的沙上文化,主要是垦殖文化和移民文化;沙上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空间形态的演进,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及其文化特性。
2.3.1 垦殖文化
沙上垦殖文化的内涵主要是围垦与治沙的自然方式和生活生产活动的生态理念[2],呈现着生态、自然的特性,体现了沙上人的智慧,成就了沙上地区的独特风貌。
水、田、埭的“井”字型空间关系是沙上生态围垦的结果,也是农田生产自然生态环境延续的保障。围垦依沙滩脉络走向顺势而为,治沙先开沟排水,再开沟引水;构筑的自然而密集的水系和水田相依的生态格局为世代农业活动提供了自然、生态条件。
沙上村民生活起居尊重自然,环境保持自然生态;其反映在乡村聚落上,就是河埭相邻、水陆共生的城市意象,一字布局、水乡风韵的乡村氛围,坝上建家、傍水而居的村埭风情;这样的场景延展至今的原因是其具文化的生态特性。
2.3.2 移民文化
沙上移民大都来自长江两岸地区的失地农民。他们经过长期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沿江移民文化。其内涵主要是勤劳朴实、因地制宜的创业精神;乡情浓郁的团队精神和入乡随俗的思想[2];呈现着勤劳、团结的特性。
围圩筑坝的惊人之举充分体现了沙上居民不怕艰难、吃苦耐劳、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因地制宜的创业精神,其造就了沙上人科学利用自然环境的品质,以“圩”造“田”,以“埭”置宅,就地取材造“宅”,在“院”的组织上以种植“食”材为主,对自己的居住家园进行悉心改造。
沙上移民在沙上地区创建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乡风质朴、民风朴实、家族观念淡和乡情浓郁的团队精神、入乡随俗的思想;从而造就了沙上人对乡村空间功能利用上的复合包容、聚落环境的朴实营造与约定俗成的建设,对江南乡土文化的认可与自豪,营造了具有江南水乡风貌的沙上建筑。
沙上地区乡村聚落中,整体空间是由一种有序的线性结构所支撑,而这种线性空间是沙上聚落形态发展和追溯的一个足迹。线状的埭、道路、河流与农田相互渗透,彰显人工与自然的有机融合与对话,丰富了乡村聚落的空间层次。
线状空间最大的优势是采光、通风、视线和排水条件好。居民房舍一般依傍比较稳定的横岸建设,一字排开,几乎没有两户前后重叠,各家各户均坐北朝南,阳光可直接射入住宅,屋内明亮透彻,日照充分,无遮无挡,风可直穿住宅,为户内带来清晰空气,通风效果好;抬头远方眺,雨水自由泻,均等享受着大自然的天光云影。
传统意义上的廊道在生态环境中呈线形或带状,而在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中,廊道不再是狭义上的线形,而是“斑块”—线性块状农田。两埭间的距离在250 m左右,以块状农田相连接,不仅加大了生态面积,使更多的沿线居民受益,同时也有效地组织了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强化了景观的连续性。
开阔的视线廊道更能让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与城市不一样的休闲与宁静。具有四季轮换的乡土特色的农田作为开敞的视线通廊,与沙上居民生活的生态理念相契合,是乡村绿色网络的基础,为沙上地区乡村聚落营造了优质的人居环境。
功能复合是在同一空间可以包容多种功能的情形。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每类空间元素具备多种使用功能,是新型复合空间,特别是复合空间的公共职能属性的进一步加强,不仅有利于节约用地,同时多元化的公共空间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串联起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
功能复合的意义在于功能之间能够彼此提供支援性服务,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新型复合空间并不是杂乱无序的功能混合,而是强调各种空间具有的功能包容性和高效利用性。
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由河、埭、路三者组成,构成了一个个因水生长的线状空间,这些线状空间与农田相互融合渗透,是在一个特别的自然环境下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师的设计,但是却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和利用,能充分满足沙上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是一个比较宜居的人居环境,也体现了沙上居民追求舒适生活的风水观和改善自然的生态观。正如茅盾先生所言:“人们互相有着紧密的联系,亲情浓厚,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不仅仅是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极具魅力的地方,也是让现代人羡慕的舒适环境,其中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和人居智慧,给今天的宜居环境营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