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以人格培育人格

2019-04-03 09:25于漪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于漪人格思想

为什么于老师的人格总是让人感动?是因为于老师的生命状态,90岁的老人,60多年的教龄,在她身上真正体现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专栏 自由教育

栏主 程红兵

CHENG HONGBING

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校长

教育学博士

特级教师

特级校长

著有《做一个自由的教师》

《直面教育现场》《做一个书生校长》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

2018年岁末,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表彰我国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于漪老师是百名“改革先锋”之一,作为基础教育的杰出代表,于漪老师当之无愧。于老师以其高尚的人格培育了学生的人格,在她身上充分体现出“一生正气,为人师表”,她的教育方式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言传身教60多年,作为人生榜样影响了学生一辈子。作为于老师的“开门弟子”57级二师学生葛起裕,深情回忆起于老师:“整整60年了,于老师教书育人的形象记忆犹新。她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对我一生的成长起了极大的助推作用……于漪老师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育艺术给我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做人基础。” 63级杨浦中学学生曹中柱提起于老师:“和于老师五年的相处,学到了于老师为人、做事的原则和精神,为后来几十年做好工作、服务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84级二师学生卜健说:“于漪老师将‘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办学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滋养了一届又一届的二师学生。在于漪校长的培养下,我们成了自律自主自强的时代新人,具备了优良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端正的工作态度,进取的治学精神。这一切都厚植在我们的灵魂里,我们是一群有着二师基因的学生。”从以上于老师历届学生代表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于老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到学生的文化之中,长时间地发挥着作用。

在于老师身上有一种优游的气度,她那蒙娜丽莎一般的微笑,其实就是她内在气质的外在显现;在她身上有一种自由的情怀,那种由衷地热爱教育,那种从容优雅的教学;在她身上有一种人文的理想,始终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在她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梦的执着,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献给了无数个学生。

为什么于老师的人格总是让人感动?是因为于老师的生命状态 ,90岁的老人,60多年的教龄,在她身上真正体现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作为一名教师上一堂公开课不难,难的是于老师堂堂皆公开课;精心地准备一段时间做一次大报告不难,难的是于老师的报告不断给人启迪;认真写作发一篇文章不难,甚至出版一部著作也不难,难的是于老师一辈子都在学习、都在思考、都在表达,都在产生重大影响。于老师是用生命在歌唱,她上了几万节次的公开课,她一生都在教学;她做了几千场专题报告,一生都在燃烧;她写了几百篇教育论文,她一生都在思考;她出版了几十部研究专著,她一生都在闪光。

于老师的教学思想:语文教学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这其实就是以生为本的思想;语文教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其实就是说教学目标要相对聚焦,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语文教学目标不是一次完成的,这其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连续性、层次性、阶段性、复杂性。

于老师的教育思想:学科教学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这就是全人教育的思想,强调文道统一;教在今天,想到明天,这其实就是强调教育要着眼未来;教师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这其实就是强调教师要与时俱进。于老师一贯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197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召开专题会议,会上因为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大家对政治教育比较反感,由否定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否定人的教育。于老师在会上大声疾呼:“既教文,又教人,教育不能缺失对学生的人格教育。”20世纪90年代,关于语文学科性质各家流派各执一端,于老师倡导语文性质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她发表文章《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语文课程标准》。进入21世纪,于老师倡导中国基础教育要树魂立根,直接影响了上海基础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

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造就了于老师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哲学史家照着说,哲学家要接着说。基础教育界的现状是:很多人停留在照着上级说,很多人停留在跟着专家说。而于老师却是自己说,说自己的话。于老师的话语风格是创新但不偏激,公允但不守旧,切合教育实际,适度超越现实。她的话语风格是一个建设者的话语风格,基于把基础教育建设好这个目标,来谈论教育的问题,来做教育的思考。于老师的教学思想、教育思想、话语风格不但影响了她的学生,影响了许多老师、校长,也铸就了于老师个人的气质。

概括地说,于老师的思想气质体现在她开阔的视阈,在她的思想里面融会贯通了古今中外的人文教育思想;体现在她独立的见识,在她的文章里、在她的报告中常常可见她那一针见血的教育洞察力;体现在她宽广的胸怀,她对学生那种海纳百川的博爱博大;体现在她自由的心态,在她身上有一种笑傲杏坛的大家风范。人的修炼主要是人格气质的修炼,学生的培养重要的是气质的培养,于老师的人格气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影响着一代代的学生和老师。

于老师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于老师永恒的动力是什么?是使命,为学生的使命、为老师的使命、为学校的使命、为国家的使命,强烈的、自觉的使命意识使于老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著名学者费希特在其《学者的使命》一书中说到:“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于老师就是这样,高度关注教育的发展进程,并以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促进教育的发展进步。

为学生的使命。于老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健康发展,为了这一目的,面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总是做有过推断。她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这就是她的胸怀。为了学生的成长,于老师先后担任过历史教师、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校长,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自己的孩子得了败血症,安顿好孩子之后,第二天照常上课。于老师从来没有为家里的私事请过一次假,脱过一节课。她文革之后接受组织安排带乱班,为了教育好学生,她说破了嘴、跑断了腿,带困难学生回了家,以母亲般的温暖教育学生。为学生的成长,于老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水平。她是上海市首批八名特级教师之一,她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她以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学生,用语言粘住学生,她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特级教师,一种无恒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她教学的艺术性。

为教师的使命。于老师深知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只有教师教学、教育水平提高,学校才能持续发展。于老师面对青年教师发展总是做有为推断,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作为,不断地帮助,不断地指导,不断地提携。为教师的健康成长,于老师首创教师学研究会,并担任首任理事长,在中国教育界第一个开始教师学研究,研究教师就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于老师担任过教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从那里脱颖而出,于老师在无数次的报告会、座谈会中做过报告,启发教师,以她的红烛精神培养年轻的教师。

为学校的使命。作为校长的于老师,她是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学校的责任,激发所有师生员工为着美好的梦想去努力,面对学校办学过程中复杂的问题总是做有解推断,而且她自己身体力行地去解决一个个纷繁复杂的问题。为学校的发展,在文革中于老师遭受过多少次无情的打击、非人的精神折磨,她都全部忍受下来了,一到拨乱反正,她立刻投入到恢复教学秩序之中。改革开放,服从组织安排于老师担任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殚精竭虑,重建优质学校。

为国家的使命。对国家关于教育的重大政策、决策,于老师总是做有理推断,宣传之、践行之。在于老师身上体现了国家意志,她以天下为己任,以民族为己任,她是站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来思考教育。在身上充分体现中国教师的风格、中国教师的气派、中国教师的情怀。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于老师先后担任过教材审查委员、教学大纲审查委员、课程标准审读委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她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人大五届代表,三届常委,两届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在这期间,她直面教育经费短缺、中小学危房等现象,大声疾呼改善教育,积极倡导义务教育立法,促进颁布《上海市义务教育条例》;她当面对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提出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直接向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曾庆红提出建议,设立基础教育教师教龄津贴;直接建议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提出增加教育预算;面对有些地方修缮校舍经费被挪用,于老师直接批评县领导,在她身上体现了一个中国教师的拳拳之心。

于老师的思想之根在哪里?于老师思想深处的魂在何处?我以为是一种强烈的国家意识。于老师的人生第一课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老师用“心”在歌唱,唤起她幼小心灵的觉醒,“祖国、气节、亡国奴”这些概念深深地烙印在她的思想深处,镇江中学校训“一起为民族”,镌刻在心中,成为于老师铸造师魂的基因。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的教育,迈开了于老师人生的第一步。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支撑于老师的是奋斗精神,爱国情怀,发自内心的感恩。在于老师的灵魂深处有一种国家情怀,表现在于老师的人格上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开放心态、创新精神。于老师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质,有崇高的信念,甘愿当一辈子合格的中学教师,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奉献一切。这种深厚的爱国之情是于老师的动力源泉。

总之,作为教育家的于老师,担当起了为了学生发展的使命,对自己做有过推断;担当起了为了教师发展的使命,对教师做有为推断;担当起了为了学校发展的使命,对各种问题做有解推断; 担当起了为了国家发展的使命,对国家政策做有理推断。费希特在其《学者的使命》中说到:“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他不仅看到了眼前,同时也看到将来;他不仅看到当前的立脚点,也看到人类现在就应当向哪里前进。”于老师就是这样的教育学者,她的人格气质是一种教育家的气质:人不能识之我则识之,这是一种见识;人不肯为之我则为之,这是一种信念;人不敢为之我则为之,这是一种魄力;人不能为之我则为之,这是一种才智;人不能忍之我则忍之,这是一种气度。

向于漪老师学习!向于漪老师致敬!

猜你喜欢
于漪人格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思想与“剑”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