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
——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三)

2019-04-02 07:08撰文王固生
收藏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铭文青铜器器物

撰文/王固生 王 茜

青铜器辨伪的方法

1.铸造辩伪

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均为陶范法制作,春秋有了失蜡铸造技术,但绝大多数的青铜器也是用范铸法,只有个别形制复杂而镂空的器物,如曾侯尊盘之类用失蜡法铸造。唐宋以后的仿品和伪品则是用失蜡法或翻砂法铸造的。由于作伪人只讲究器物的外形,还不知古人铸造的原理和方法,或为节省成本(陶范法一个陶模只能生产一件)。因此,判别青铜器的铸造方法,观察反映在青铜器上的不同的铸造现象,为辨别真伪提供了主要的依据。

第一,看范线,青铜器上是否有铸造时遗留下的范线是辨别真伪的一个主要标准。所谓范线,就是在铸造青铜器时,将数块陶范拼合在一起,外范与外范之间的缝隙,浇铸时铜液会溢出来,形成一条条的扉茬,通常叫范线,也叫铸痕。商周时代任何一件青铜器都会有范线,因为商周时期任何一件青铜器都要用几块外范拼合而成,范块拼合再熟练的技工都会留一点缝隙,产生范痕是不可避免的。用失蜡法铸造的铜器则没有范线,因为使用蜡模不存在合范问题。

范线也有自身特点,在铸造时由于受到铜液的冲击,合范之间会有一点点移位,铸好的器物表面纹饰会产生微小的错位现象,不会整整齐齐相连。器物铸成后,表面都要经过打磨修整,一些器物表面部位打磨整齐,不容易看到范痕,但在耳内、鋬内、足内、腹下部和底部隐蔽地方,以及复杂花纹里面,仍然会留下许多范线。

第二,商周陶范法铸造的青铜器表面光洁度好,纹饰清晰可辨,器表很少有气孔,更少有铜液灌注而产生缩孔的情况。而失蜡法和翻砂铸造的器物表面经常出现砂眼、缩孔等铸造缺陷。凡是器物表面粗燥有砂眼,有缩孔现象极有可能是伪器。

①三角云纹缶 春秋晚期

第三,寻找支钉,陶范法为了控制器壁的厚度,保持器物平衡稳定,合范时会在内范(泥芯)和外范之间夹碎铜片,一般放置在器物的腹下或底部,以控制器物厚度。支钉放置一般不会影响到铭文及主要纹饰,由于随手得到的碎铜片材质与铜液有异,锈迹也不一样,反映在器物上的颜色与色泽也不一样,很容易发现,特别是在薄器物表面上更容易发现。有支钉这是陶范法一个特有现象,失蜡法铸造器物是不会出现的。失蜡法用蜡模,器物的厚度就是蜡模的厚度,它是一个整体,根本不需要支钉控制。如果是商周青铜器找不到任何支钉,这就是一个伪器的重要信号。现实中支钉作伪方法有挖洞焊入或胶贴支钉、有按支钉形制大小打磨或剔刻掉上层铜胎,造成凹陷支钉做锈处理。

②子禾子釜 战国中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第四,看范土,有无范土是辨别古代青铜器真伪的一个主要标准。范铸的青铜容器真品往往留有范土,伪器则没有。商周青铜器都是陶范法铸造的,器物铸成后都要把范土打掉,取出器物。有些范土是能取净的,有些范芯则不必取掉,这为我们鉴定真伪和技术测试留下了可贵的依据,如鼎足、耳、壶的圈足内;钟的内腔等处往往留有范土,这种范土经高温铜液烧烤,通常呈砖红色和青灰色,都很坚硬,很像陶土。伪器上有时也在上述部位用土掩盖,但土很粗松,用指甲一推即掉,土色和硬度与真器截然不同。用翻砂法铸成的伪器也会留下泥土,但色是黑色,这是在泥土中放入石墨和其它有机物造成的,有的泥土呈白色,这是用石膏翻模造成的,所以要仔细观察范土。

第五,敲击鼎的足,足是空得必为伪器,实得是真器。因为商周青铜器是范铸,为了同时凝固足里包有泥心,铸成后会形成坚硬的红色或青色范土,故鼎足为实心。

第六,在真器铸成后,器物表面有时呈现不规则下凹的细裂痕,铜质越好,越易出现碎裂纹痕迹。细留痕有大有小或粗或细,是因为铸造后在冷却过程中自然收缩造成的,现代铸造工艺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需要说明的一点,并不是每一件商周铜器都有碎裂痕,但有碎裂痕的青铜器是真品的可能性较大。

2.铭文辩伪

青铜器的铭文,即我们所讲的金文,也称钟鼎文,宋代人叫它“款识”。款是青铜器上凸起的文字,识是青铜器上凹下去的文字,也就是阳文为款,阴文为识。作为青铜器三要素之一(另外两个要素为造型和纹饰)的铭文是中华文字的起源,可以与文献和甲骨文相互补充和印证。铭文的内容不但可以印证和补充史料的不足,而且相对文献真实率更高,可以起到校正古书的作用,也是研究古代字体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

在青铜器鉴定时,凡是有铭文的青铜器比没有铭文的青铜器就多了一项鉴别手段。通过铭文来鉴定青铜器真伪,被很多鉴定家所重视,因为铭文的伪造要比形制和纹饰的伪造困难得多,所以铭文的鉴定在青铜器鉴定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各时期铭文特点

商代早期:目前在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商代早期带铭文器物。

商代中期:也没有正式铭文,只是因为铸造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器物上开始出现一两个字的族徽(家族姓氏),最多没有超过五六个字,而且笔画较笨拙。

商代晚期:开始出现大量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但铭文数量还不是很多,均在50个字以下,最长有48字。就铭文内容来看,商晚期除了较多族徽、作器人名、受祭者外,记事性的“记事体”铭文开始出现。字体呈长方形,字体大小不一,字与字之间相互穿插,笔画多露锋芒,形成所谓“波磔体”。关于商周青铜器之间的界限和划分,从铭文来讲,宋代学者认为将无日名和族徽作为商周青铜器的分水岭。“日名”就是以日期来命名。商代的贵族死后,他的祭名就以下葬那天的干支来命名,所以商代青铜器常出现受祭者名字如“父乙”“母癸”“祖甲”等,这是商代青铜器一大特色。商代结束后,这类情况逐渐消失。

西周早期:铭文字数增多,有不少字数上百的铜器,此时的铭文内容包括祭祀、征伐、文献等,字体竖成列横不成排,字大小不一,整齐、拘谨、典雅、打成格子写,规范、有范线。

西周中期:铭文内容与书体均有了新变化,这可能与穆王修典有关,因为最有时代特点的礼仪宗法制度是在这个时期确立的。由于册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铭文常为册封金文固定格式,在铭文的开头部注明册命的时间、地点及册命者、受命者,然后由史官代王发表册命辞,委任受命者官爵与赏赐器物等,以及受命者对天子、王侯表示感谢,作器祝愿子子孙孙万年永宝。西周中期族徽日名也不常见,记年方式上祀、年并用,因祀是商人习惯,年是周人风尚。字体也有一定变化,逐渐变为笔画粗细一致,圆润秀媚,字体线条趋于柔和。

西周晚期:铭文变化较大,从内容上看,此时族徽日名已完全消失,征伐铭文的内容多了,主要对象是北方及周边少数民族。铭文发展进入了顶峰时期,宣王时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记载周天子的诰命、征伐、宴享、田猎,一直到土地转让婚姻关系等,字体修长、笔迹圆润,形成了所谓的“玉柱体”(竖笔呈现出上下同粗的柱状),纵横成行,多相似方块字,我国方块字的形成基本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总体来说,西周长篇铭文逐渐增多,内容丰富,字体修长圆润,整齐工正,两端平齐,横平竖贯,结体自然。

春秋战国时期的铭文:此时周王室势力减弱,各诸侯国势力增强,王室青铜器减少,而诸侯国器则开始增多,虽然铭文字体还沿用西周时期的,但字体刚劲瘦长,内容简单。

由于各诸侯独立性强,铭文字体也呈现了多样化,或瘦长、或丰润,并且讲究装饰性,册命金文已不见了。南方开始出现了“鸟虫篆”书体,风格独特、极富装饰性。

战国铭文多为核款,字体细而小,当时西方诸侯国以秦国为主,流行标准的秦篆,其它各国的字体则比较丰富。秦汉时期铭文多疏散不工整,笔道细线,犹如划印。汉代青铜铭文多为隶书,笔道较粗。

① 太祖日已戈 商后期,辽宁省博物馆藏 铭文

②毛公鼎及铭文局部 西周晚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铭文

总之,铭文的产生与发展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些铭文内容总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紧密相连,其内涵有着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可循,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特点和风格,如商周时期尊神敬鬼,大多铭文祀祖、祀神;周时期宗法礼制实行分封制,所铸铭文反映告训、讨赏、征战等长文;春秋战国各诸侯势力兴起,铭文出现地方特色、内容多样。

铭文辩伪方法

(1)真器伪铭 :即器本体没有铭文,为了售得高价牟取暴利而在真器伪刻铭文,这类情况在兵器、剑、戈类中发现较多,因为平面器物容易刻凿铭文。作伪方法,一是在真器上后錾刻铭文,这种后刻铭文,字体呆板松散、轻浮不自然。二是字口呈面宽底窄或上下一样,用同一宽度小凿子凿出来的同时可见錾刻痕迹。三是真器伪铭必会伤表皮氧化层,没有真器锈色层次感,且器表有锈、铭文口内无锈(过沟锈),即使有锈也是人为作的假锈、伪锈与器表真锈的颜色不同。四是可能看出刀痕和崩茬,因为几千年的老器有碳化现象。五是一些小口器,要刻铭文非常困难,特别是长篇铭文,早期作法是在原器据片刻凿,出现将真器截下一块,刻好铭文后再焊接上去,这叫“开天窗”。如浙江某博物馆收藏一件商代铜尊,器底有七个字铭文,因伪字直接刻在器底,操作起来不易施展。而作伪者提前刻好在一块大小相同的铜片上,换下原来底作锈处理,通过锈色、铜质、接痕,仔细观察是可以可以发现的。六是伪铭文内容与真器时代不符。山西某博物馆收藏一件春秋铜壶,体作椭圆状、双环耳、圈足、腹饰盘蛇纹,器内底铭文“举父丁”之字。铭文为商代特点,春秋时早以无此类铭文,铭文与器物时代矛盾。七是器形与铭文不符,如某博物馆收藏一件鼎,内底刻伪铭“乍宝鼎”。明显铭文与器形对不上号。八是伪铭与原器物本体锈色不符,原地子红斑、绿锈会被破坏,仔细看就能看出来。

(2)伪器真铭:原器已残,有的只剩下铭文部分,作伪者便将这块铭文残片嵌入伪器上,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注意器形与铭文的时代风格是否一致。其次,要看铭文部分的底子锈色与周围器表是否相同,周围是否有焊接痕迹。最后,看铭文周围铜质和其它部位铜质是否一致。作伪者往往用漆作了假底子,上了假锈以掩盖嵌痕,但在铜质上还是能看出差异。

(3)真铭增刻伪铭。铭文越多越值钱,也有多一字多一万的说法。作伪者为谋取最大利益,就在真铭的前后增刻伪铭,增加的铭文无论在字体、韵味等方面都不自然。当然铸铭文与刻铭文因工艺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

(4)真器镶嵌伪铭。先把铭文刻制在一块铜片上,再在真器内壁挖凿一个大小适当的凹框,把铜片镶嵌上去;还有直接把真器残留的铭文部分切割打磨,然后镶嵌到另一种没有铭文的真器上,器形和铭文虽然都是真品,但他们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这种情况就要仔细观察铭文周围地子、锈色、焊接痕迹。

(5)腐蚀伪铭。在铜器上刻伪铭,即困难又易露出破绽,近代有人为了避免露出刻凿的刀痕,便采取腐蚀法作伪铭文。这种方法是在器物需要制作铭文的地方,涂上一层蜡(或者黑磁漆),在蜡层上勾划铭文字样,剔除字口的蜡,然后在刻好的文字上用三氯化铁、硝酸之类化学物品腐蚀,最后取掉蜡,铭文就会出现凹陷的字口。这种作伪方法,由于药液流动不均匀造成文字字口深浅不一,上口大、下口小。同时会破坏器物表面氧气层,如作伪时间短便有酸味存在。

(6)如果铭文刻或腐蚀到支钉上,支钉上有铭文必为伪,因为古人放支钉时必须避开铭文和重要纹饰。

总之,一件青铜器真品,其器形、花纹和铭文的时代物证应该是一致的,三者表现出的时代风格不吻合,极可能是赝品,要么全器皆伪,要么花纹或铭文作伪,要么是移花接木手法制造的假货。

猜你喜欢
铭文青铜器器物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