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心 苏国华
[摘要]近年來,儿童安全事故的频发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协助教师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安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意义,并且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安全教育 有效途径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各种安全问题接踵而至,频繁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安全事故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安全教育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安危,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利益,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将安全教育融入学校的各科教学是一种可行而适切的途径。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授知识点时,依据内容的需要,适时融入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观念,提高安全行为能力,是学生在遭遇各种危险因素和突发情况时能够有效应对、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和保护自己的最有效手段。
一、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筑牢安全理念
首先,学校一定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学习,筑牢安全理念,这样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其次,学校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安全教育实践培训。安全教育的实操性很强,要求学生能够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判断,学会恰当掌握避险的救护技能,在遭遇安全威胁和面对安全问题时,能从容地应对、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自救或者救助他人。
再次,学校应该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专题研讨会。可以就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没有提及,但实际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拓展;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具体目的进行研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最后,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时常更新安全教育理念,反思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行为,结合实际,改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凝练安全教育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以教材为载体,联系学生实际,施行安全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结合课程,在教学中强化安全教育内容,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其他安全教育途径相比更有优势。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玩得真开心”就是要求学生在家游戏时,要有基本的安全常识,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可爱的动物”要求学生在学会珍惜保护动物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等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做游戏守规则”“规则在校园里安家”“交通规则我遵守”“生活处处守规则”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并遵守在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交通规则;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大自然的变脸”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明晓在各种不同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逃生与求助方法。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平面图我会看”“路标伴我行”“遵守交规从我做起”,第二单元中“安全出行别大意”“意外事故会应对”,要使学生知道平面图的重要,在能看懂和会用简单的平面图的基础上,掌握看路标的技能,知道各种路标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路标;同时学习道路交通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四、五、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很多篇目也体现了安全教育的相关理念,与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都是加强此方面教育的好素材。
生命安全重于泰山。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开展安全教育教学,结合学校的安全教育实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们进行系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训练,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学生由简单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自发地体验、感悟和实践转变,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安全常识,能正确地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使学生们在做中学,并且领悟到生命珍贵、健康的重要性;体会到安全预防的必要性,进而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自我防护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的热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结合学情,权衡各种教学方式、手段的利弊,改进并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安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安全实践能力。
1.优化安全教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安全教育环境,优化以往模拟现实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场景,促使学生产生真切的安全体验。在优化、创设安全情境教学时,我们建议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情境内容要符合教材安全教育的目标,符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能与道德与法治课本每章节内容相对应。第二,要优化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极其相似的氛围。这样,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危险时,会立即想到课堂上道德与法治教师传授的安全知识和防范办法,积极应对、处理,及时脱离险境。第三,情境创设要能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安全教育效果。
2.采用体验式教学法
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时,教师首先进行课前准备,主要是确定主题和情境创设,优化丰富其教学互动、表演以及自我反思的内容,甚至可以加入模拟演练互动形式,向学生展开已设计好的场景,在演练过程中实施动态化效果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反馈,最后分享体会,在整个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保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与快捷性,保证与学生形成始终如一的互动状态。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在做中学,真正掌握在某种危险情况下应付和处理安全问题的本领。可有效改善教学环境,激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值得在小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尝试的优质教法。需要说明的是,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时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所以要注意节约成本,因地制宜;同时还需预防学生摔倒、踩踏等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构建教师-家长-学生三维一体的安全教育评价体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融入安全教育评价的目标符合学生安全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意识及防范、保护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最终保证学生的茁壮成长。因此,建议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评价内容除了笔试外还应该融入安全演练、防范等实操部分,并检验安全实践演练的效果。这样,才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安全实践。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分为教师对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首先,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主要评价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师具体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安全知识测验成绩和日常安全行为实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查。其次,教师自我评价,主要是结合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方式等进行评价;自我审视、反思,及时修正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能。
2.家长评价
家长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安全行为实践进行评价,如就学生平时的基本法律常识、交通安全常识、网络安全、心理安全和意外灾害防御等的掌握情况予以评价,并适时反馈给学校,学校统计后分析备案,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3.学生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安全教育的评价方式。学生对自己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能很好地反映出其学习安全知识的态度和情感;学生互评能促进彼此间对安全知识的相互督促和学习;同时,让学生参与对教师的评价,会使其感觉到自己的意见也能被重视,树立自信心,从而调动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学校教育头等大事的安全工作,是教育者工作的永恒主题,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危和健康成长。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谨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日常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积极寻找安全教育的突破口;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营造逼真的氛围,使学生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为上熟练掌握具体的自救、自护的方法技巧,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防护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