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美
摘要:徐上瀛是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溪山琴况》一书,古琴文化美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对后世琴文化的发展影响重大,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他所提出的二十四况,如:“和”、“静”、“清”、“远”等,不仅对于我们研究学习古代音乐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及学习合唱音乐也有很大帮助。故对《溪山琴况》中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学习。
关键词:《溪山琴况》;二十四况;美学思想;合唱音乐
一、徐上瀛及《溪山琴况》的简介
《溪山琴况》是由明代的徐上瀛撰写的,他是明末著名的琴家,虞山琴派代表人物。徐上瀛,青山其別号。娄东人(今江苏太仓昆山一带)。粹于琴学,息情婚宦。人们把他曾比作伯牙、戴安道之流。他不仅琴艺超绝,而且会武功、精笔法、有秘术。曾遇声1644年之乱,干是便弃琴伏剑,诣军门请自效,被派留守长江。此非其志,便谢去。从此隐居僧寺,更名为欲,号石讥,以琴隐。晚年结茅而居,以清贫而终。表示了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民族气节。其生年不详,卒年是在1663年之前,1653年之后。(1)
《溪山琴况》是一篇关于古琴(七弦琴)表演的美学理论,实际上它更多的是讲古琴的演奏,是谈论琴的论文,系统地阐述了古琴演奏中的音质、音色、技巧、方法以及演奏者的素养等问题。是古琴研究与演奏的重要文献。由于他所提出的二十四况中的况论并不完全论及音乐美学,因此不能说这是一篇完全谈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论文。二十四况分别包括“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二、《溪山琴况》在精神层面的探究
蔡仲德先生在他的《溪山琴况》试探一文中提到:“《论旨》曾说,前九况与后十五况有区别,前九况体现一种精神,是《琴况》论旨乏所在;后十五况论琴音音质的特定要求与技法,其中贯穿着前九况的精神。此可谓不易之论。一本文论为,前九况所体现的精神,就是徐上瀛要求琴乐具备的况味、情趣,是神;后十五况中提出“丽"、“亮”、“采"、“洁”、“润”、“圆”(“溜”与之相近)、“坚”(“健”与之相似)的美声要求,提出“宏”与“细”、“重”与“轻”、“迟”与“速”的对比手法,则是徐上瀛认为琴声应有的状况、意态,是形。神是统帅,故论形而有神贯穿其中;但神又不能离形,故论神而后尚须论形。这就是二十四况之间的内在联系。(2)
可由此看出前九况与后十五况的联系与不同。一者是精神层面的,而另一者则是技法层面的。在笔者看来,是先有精神层面再有技法层面的。因为有了精神方面的追求,才会不断想办法提高古琴的演奏技法,使之更贴近人们的听觉需求。
从蔡仲德先生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精神方面的九况分别是:“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在笔者看来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一字“和”,音乐追求清淡和雅,有了“和”才有接下来的其他八种的况味。笔者认为“和”不仅仅可以指和静、清和的意思,也可以指和谐的意思。如果弹奏出来的音乐听起来不和谐,那其他的八种况味在这音乐中也是无法产生出来的。“和”也可指风格的合与不合,如雄浑、劲健等与清淡和雅的风格不合等等。笔者认为“和谐”这一意义对合唱来说意义非常深远,不仅仅指声音音色的和谐,还包括了和声的和谐,如果音色无法融合在一起,和声效果也达不到,那这个合唱团出来的音乐是非常不和谐也不好听的。何谓“古”、“雅”?《琴况》说“大都声争而媚耳者,吾知其时也;音淡而会心者,吾知其古也”,又说“祛邪而存正,黔俗而还雅,舍媚而还撑,不着意于淡而淡之妙自臻。夫琴之元音本自淡也。制之为操,其文情冲乎淡也”,可见“古”、“雅”的特征也是“淡”。(3)当时的文人不得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等等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淡”是一种开阔的心态,把事情都看淡一点,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还有“远”、“恬”、“逸”“清”“静”等,笔者认为是一种风格,旷远、典雅、飘逸、清和、和静。笔者认为这九况对提炼合唱作品的风格、感情非常有帮助,因为排练一首合唱作品如果仅仅从谱面上去排,那出来来的音乐将是非常死板,没有感情的。想要排好一首合唱作品,笔者认为首先要确定该作品的风格,感情及表达内容。因此必须深入去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以及作品的想表现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这九况中分析出人们对音乐精神层面的追求,并加以利用进行排练演出二度创作。
三、《溪山情况》在技法层面的研究
笔者认为在蔡仲德先生的文章中“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这后十五况主要是讲技法层面的分析。其中“丽"、“亮”、“采"、“洁”、“润”、“圆”、“溜”、“坚”、“健”是徐上瀛对琴音音质的要求,而“宏”与“细”、“重”与“轻”、“迟”与“速”则是他提出的对比的手法。清丽、明亮、和润、圆滑等风格的提出受限于淡和的条件之上的,使音乐出来既不枯燥但又不会庸俗。“健”一般用于琴的运指、取音,与淡和并不矛盾。笔者认为这九个音质的要求对合唱队的声音训练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不同的合唱作品对声音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对声音的训练以及对作品风格的把握非常重要,什么风格需要什么样的声音,是我们在排练的时候需要着重练习的。而“宏”与“细”、“重”与“轻”、“迟”与“速”这三组对比手法在我们的练习过程中就有很大的帮助。粗略与细致的对比,重与轻的对比,慢与快的对比,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合唱队我们需要哪一种声音,使他们对声音的认识更清楚。比如我们要唱《保卫黄河》,这首作品是非常有力的,我们通过重与轻的对比,让合唱队员们感受到这种对比,在排练中他们就知道要用哪一种声音来展示这首作品。
四、《溪山琴况》中的美学思想
《溪山琴况》是一篇关于古琴(七弦琴)表演的美学理论,因此它其中的美学思想非常值得我们挖掘。
在蔡仲德先生的文章中,《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点:(一)音意关系。概而言之,《琴况》抓住了古琴演奏中的四个关键环节,论述了弦、指、音、意四者的关系问题。(二)音之精义—深于“气候”,臻于至美。(三)意之深微—深于“游神”,得于弦外。(四)“气”为中介。笔者认为这四点不仅仅适用于琴音音乐中,同样适用于现代音乐、合唱音乐中。通过音乐来表达感情;演奏、演唱的纯粹与自然;音乐在心中,“它存在于深微之处,幽邃之中,须经“始作”、“引伸”而后才能“通乎杳渺”,达于“寓境”。(4)“气”的重要性,不管是演奏还是演唱,都要先有气息,有呼吸。其次,还要有气质。
《溪山琴况》是研究古琴演奏非常重要的美学论文,不仅仅对我们研究古琴的演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研究现代音乐以及合唱音乐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其中的风格,声音的音质要求等都对我们学习研究合唱音乐具有很大的帮助,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的。
注释:
王跃珠,徐上瀛与《溪山琴况》[J].中国音乐 1984(12)
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J],音乐研究,1986(05)
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J],音乐研究,1986(05)
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J],音乐研究,1986(05)
参考文献:
[1]王跃珠.徐上瀛与《溪山琴况》[J].中国音乐,1984(12).
[2]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J].音乐研究,19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