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分析角度浅析小说《德语课》

2019-04-01 06:20张汝琦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吉德语纳粹

张汝琦

摘要:小说《德语课》是德国战后文学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代表作品。本书以一个孩童的视角,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围绕“尽职恪守”一词展开。“狂热的尽职”行为,成为战后德国反思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福柯的话语分析,解析小说中的主要隐喻“制服”和“风磨”,探寻书中人物警察父亲严斯·耶普森态度的转变,以及导致儿子西吉·耶普森成为“艺术盗窃”犯悲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德语课》;尽职思想

伦茨的作品描写的总是最普通的人,最平凡的生活状态,却能在朴实的语言中将二战前后日耳曼民族的兴衰刻画的入木三分。战争回忆文学是德语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载体,作家巧妙的规避了直接描写血腥暴力的场面,生离死别的苦楚,而从孩童的视角出发,用不成熟的眼光来窥探扭曲的人性和社会。

小说中被要求罚写作文的西吉思绪纷飞,他回忆起了自己那个在北德乡村当警察的父亲,如何尽职尽责得履行来自柏林的禁画令。西吉作文中所描写的父亲严斯是德国北部乡村警察哨哨长。在纳粹统治期间,他被要求向画家南森传达一项来自柏林的禁止绘画的决定,并且由他负责监督画家。父亲由一开始,犹豫着不知如何将这个消息通知给画家,到后来严格执行任务,并要求自己仅十岁的儿子西吉与自己合作,监督画家。甚至在战后,纳粹统治破灭,禁令消解后,父亲仍固执地去销毁南森的画。

严斯·耶普森这一形象绝非个例,他是千千万万在纳粹统治下无力思考,无条件服从的小人物的代表。这些小人物只知服从,不问对错。因此,在纳粹统治结束后,他们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无意识的推波助澜所造成的危害。他们认为自己无罪,难道“尽职”也是一种错吗?

一、“尽职思想”在纳粹时期居于话语中心位置的由来

在此我们简单结合福柯话语分析中的理论,知识是由特定的权力机构所决定。“Für Foucault entsteht das?Wahre,d.h.eine Aussage mit anerkanntem Wahrheitswert,aus dem geregelten Zusammenspiel diskursiver Formationen.”(1)(福柯认为,“真”是在某种话语规则下,被“当真”的陈述。)尽职思想在德国并非仅在二战期间被当做准则,继而异化,其根源可追溯到普鲁士精神。普鲁士推行军国主义思想,像管理军队那样管理国家。在全国被割据为大大小小三百个邦国的时代,只有军事武力才是走向强大的唯一方法。早在腓特烈·威廉继位以来,普鲁士便成为了强大的军事机器。军队里严格实行盲目服从。到了腓特烈·威廉一世时,军队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达全国居民的4%。在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支持下,普魯士元帅利奥波德一世,开创了现代步刀和统一行军步伐。在25年期间使当时的普鲁士士兵拥有了最严格的纪律和最强的战斗力。腓特烈二世继位后,军队人数激增到20万,占全国9.4%,这一数字又在他的后继者威廉二世那里达到了23.5万人。“对其他国家来说,是国家拥有一个军队;对普鲁士而言,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用管理军队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将军队的管理规则例如:服从,纪律,遵从指令等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纳粹时期,根据《德语课》的研究学者阿尔布莱希特·韦伯指出,纳粹时期对上级的唯命是从,为这一历史传统(尽责作为美德)带来了“质的改变”。(2)在小说《德语课》中,最平凡的人:母亲,邮递员奥科,“浅滩一瞥”老板兴纳克等都受这种变异了的美德的影响,但父亲耶普森尤为显著。

二、“制服”的隐喻

这种纳粹尽职思想是如何影响着父亲的呢?我们的行为思想往往不是由个体自发产生的,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由学校,机构等决定。我们说的话,做的事,都不是“我说”“我做”,而是“他说”“他做”。在文中,作者巧妙地将这种统治思想具象化为父亲作为警察哨哨长身穿的那件制服。这件制服影响着父亲,约束着他的行为。父亲所做,实际上都是在为这身制服发声。这样简单的将文中制服,说成是禁锢人们的纳粹统治思想的缩影和象征未免太过草率,下面我们就结合文本来进一步分析。

当父亲刚接到通知,得知需由自己通知并监督南森禁止作画时,由于昔日友情,父亲明显是不愿意的,书中写道:“我父亲踱来踱去,显然是在寻找推迟出发的理由”,“他总能找到点什么理由来推迟履行他的职责。”“…他像平时一样行动起来,显然只是由于他一身制服,全副武装的缘故”。(3)对于自己按部就班办事的行为,父亲起初是气恼的,他的本意并非如此。驱使他去通知画家的,不是他自己对职业的热爱,也绝非勤奋,仅仅由于他穿的这一身制服。这身制服使父亲意识到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也使父亲沦为“服从思想”的奴隶。

在参加画家妻子的葬礼时,父亲也选择了穿上警察礼服。“他穿着这身衣服就像一头每逢星期日就允许穿上管理员制服的狒狒。”(4)狒狒本不具人的思想,但当它穿上象征管理员身份的制服时,便也会像模像样地去刻意模仿管理员的行为。

只要父亲去执行公务的时候,便会身着这身制服,渐渐地他与这身制服融为一体。当父亲第二次收到来自柏林的命令,要求他去执行没收画家近两年来画作的命令时,父亲不再犹豫,他反复劝说自己:只要服从就是美德。这样的思想也是这身制服赋予他的,穿着这身制服,父亲便要保持这样的美德。

战争结束了,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如上文所提,“真”是在一定话语规则下“被当真”的陈述。在二战期间被奉为信条的“尽责”,在战后已经全部覆灭,不再“真”了。父亲没有办法直面这一现实,他曾奉为真理的美德已经失去了它的积极意义,反倒变成了罪恶。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选择忽视这种改变,只有这么做父亲才能好过一点。这条父亲所奉行的那个时代下的“真”理,给父亲带来多么大的伤害。从对父亲冥顽不灵的批判,作着更是批判了产生这样“真理”的时代。

三、“风磨”的隐喻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我们的行为来自于他人的影响,我们的所说所为,都是替他人,替大环境发声。文中的“我”——西吉·耶普森,便是在两种矛盾的声音中沦为牺牲品。既然制服代表着纳粹“服从意识”,那么与之相对的,作者将代表自由与反抗的精神赋予了小说中另一物体——掉了叶片的风磨。

文中掉了叶片的风磨有两层含义,他不仅是画家南森灵感的来源,象征反抗,也是西吉藏画的处所。这里对西吉来说象征着安全,也是他反抗父亲的标志。风磨中的隐蔽所着火,一切付之一炬,这也是导致西吉最终沦为“艺术盗窃犯”的主要诱因。

当父亲第一次收到禁令并去画家家里通知他时,画家便在画这个“已经倒塌,沒有叶片,一动也不动的风磨”(5)。并十分坚定“它会为我们转动的,你等着,风磨的叶片明天就会转动起来”。显然父亲与画家就风磨是否会再次转动的观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画家更受自由和反抗思想的影响,他不屈从于当时的主流声音。于是在当时的话语权力的抗衡中,画家的想法便作为“非知识”,被“知识”排挤。风磨是作家创意,灵感的来源,也代表了千万和画家一样勇于反抗的人们的精神。

而风磨中的房间又恰巧成为了西吉的隐蔽所,这也是作者故意为之:说明画家对西吉的影响更胜于严斯。当父亲第一次要求与西吉合作,西吉虽然内心害怕父亲的权威,交代时却下意识地“装作想不起来的样子”。从战俘医院逃回来的哥哥克拉斯不敢回家,西吉将哥哥带到了风磨的房间里躲藏起来。(6)此处父亲对于亲生儿子的态度,也向我们展现了扭曲思想统治下异化的人性。而儿子们对于父亲的排斥,从他们对父亲的称呼可以看出,西吉总是用父亲的职业“鲁格布尔警察哨长”来称呼父亲。后文中更是用“他”去代替对父亲的称谓。(7)

受画家的影响,未成年的西吉从内心里抗拒父亲的权威,但他没有能力也不敢像画家一样与父亲针锋相对,于是他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偷偷地去保护自己珍视的东西。在他的风磨中藏着他不对别人说起的小秘密。

当战争快结束,抵抗已变得毫无意义时,西吉还做了这样一个梦“风磨现在有了叶子…他们把我父亲绑在叶片上,有节奏地拍手,叶片开始慢慢转动,我父亲一下子从地上升起…一直转到磨盘上冒起了一股轻烟,是的,磨坊冒烟了,空气中有一股火焰味。”(8)这里和前文画家说过的话相呼应,风磨总有一天会重新转动起来的,黑夜将被划破,纳粹统治的黑暗时代即将过去。

但当西吉发现直到战后,父亲仍然固执得销毁画家的作品时,他内心产生了一种恐惧。西吉立即想起他在风磨中的收藏物,他害怕父亲的固执,害怕父亲将他拥有的东西毁掉。

所以当风磨起火时,虽然文中并没有交代起火的原因,而西吉坚持认为就是父亲放的火:“是他干的…只有他。他还会这样干下去的,他什么别的事情也不想,只是等机会这么干。”(9)也是从磨坊起火时,西吉的幻视愈来严重,在画家的画室看到画时,他感到“一点亮光从画的背景深处升起…一个小小的明亮的火星从背景移近过来。”他认为这些画都受到了威胁,想暂时保管这些画,因为他害怕这些画如同他在磨坊里的储藏物一样,在无人看管的一刹那间被烧毁。西吉已衍生出了自己扭曲的责任观,他不能坐视不管这些受到火苗威胁的画,于是他又找到了新的隐藏处——天花板上的隔层。隐藏处的改变也代表着西吉观点的转变。这一次他连画家也不再相信,认为只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整的保护这些画,于是他又悄悄的将《波浪上的女舞蹈家》藏到了隔层里。于是西吉成为了真正的“艺术盗窃犯”,他的这些行为并非出自于个人的占有欲,而是出于拯救画作。

四、结论

小说的名字《德语课》,不仅指西吉被罚写作文的那节德语课,还暗指二战中这种受追捧的尽职思想,使普通百姓也无意识地为极权政治推波助澜,进而导致的恶果给德国人上了沉重一课。作者更是借此批判了孕育这种扭曲的“真理”的大环境。然而小说中不论是警哨哨长耶普森亦或是大部分居民在战后,并没有对他们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正如小说的最后,对于西吉罚写的作文,希姆佩尔所长并不对它的实质内容感兴趣。他赞赏的,满意的是西吉完成了作文,他们的教育工作达到了目的。“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获胜了”这也是作者的一个讽刺。尽职思想仍然存在于每个人的行为中,这其实是每一个人的失败。

注释:

Arne Klawitter,Michael Ostheimer:《文学理论入门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169页。

Albrecht Weber,Siegfried Lenz,Deutschstunde,München:1974,S.84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许昌菊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许昌菊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第269页。

同上第22页。

同上第89页。

安尼:《从“尽职的快乐”到“茹格布尔的失败”——对《德语课》中“尽职”话语的再思考》,《长江学术》2011年第1期,第123页。

同上第308页。

同上第381页。

猜你喜欢
西吉德语纳粹
精准扶贫·海归先行——江苏省欧美同学会与西吉硝河乡的故事
捶醒穿日军制服、行纳粹礼的无知
《白丝带》:纳粹是怎样炼成的?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宁夏西吉 山色撩人
2015年西吉天气气候特点影响及气象灾害概述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抗战时期上海的纳粹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