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虹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 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也逐渐成为各年龄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生活和学习的方式,成为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学习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媒介。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技术可以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问题解决、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整体提升
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新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素质需求,将信息技术与核心素养更好地结合起来,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为社会发展以及自身人格培养作出贡献的品质和能力。它的基本内涵包括文化基础中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中的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中的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学生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而非结果导向。在不同学习领域中核心素养都是共同的底线要求,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2.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为目标的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发展。
2.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找恰当的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能敏锐地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性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运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统一规范的教学和权威评价,忽视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加工,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忽视信息技术在改善知识呈现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的作用,忽视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掘、整合和生成自己的理解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的能力。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改变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形式,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不再受时空的约束。
1.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有一节关于获取信息方法的信息技术课,这节课主要介绍一些较为基本的网络信息检索、下载的方法,如果只是單纯照课本进行解读,学生较容易丧失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难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这样踏踏实实地落地了。
2. 以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分组教学一直是较为重要且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建立学习小组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在分组学习中,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和心得,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分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之间乐于助人的品……如有一节关于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的信息技术课,本节课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一组通过电子邮件发布与交流信息,一组通过在线交流工具发布与交流信息,一组通过网站发布与交流信息,另外一组通过电子演示文稿面对面发布与交流信息。每组分别派代表演示操作,通过各小组演示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种方式的优势和主要用途。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在操作中学到的知识,并能够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在划分学习小组的时候,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习小组对信息发布方式掌握情况,对小组学习进行合理规划,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增加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高。
3. 以多媒体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近些年被广泛应用的一项新型教育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时可以展示一些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如有一节关于图片信息加工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课件展示大量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图片信息加工前后对比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多媒体教学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很难懂,单凭教师的讲解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进行统一的讲解,这种带有实际操作过程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图片加工制作的过程和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大家一起思考的过程中还能互相交流所学到的学习经验,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应用到的一项学习技能。如有一节关于信息的集成与交流的信息技术课,教師可以针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堂任务,搜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素材,制作宣传海报。在完成课堂任务的时候,学生对所学习知识进行应用和巩固,同时,不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减轻课后学习负担,学生还可以在课后学习自己不擅长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式,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形成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品质,既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又兼顾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设计问题讨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6,(04).
[2]樊丽娟.浅谈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小学电教,2016,(08).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