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江苏实践的动因、现状与走向

2019-04-01 06:56刘克勇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刘克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江苏实践;发展走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2-0015-02

开宗明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后的5年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离不开两个基本主题:一个是体系,一个是质量。体系实际上谈的是职业教育的总体框架,质量谈的就是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所以“中高职衔接”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长远的发展。

一、中高职衔接的动因及背景

中高职衔接的动因总的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教育普及化的需要;三是学生(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

中高职衔接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从1.0时代发展到4.0时代,人才需求集中体现在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特别是进入信息化社会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也需要转型升级。

其次是教育普及化的需要。现在江苏新增劳动者的平均接受教育年限是14.8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受教育年限15年意味着取得大专学历,江苏的这个指标里不会没有职业教育的贡献。现在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无论是普通高中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内容都必须往前走、往上走,这是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

再次是学生发展的要求。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由就业教育转向了生涯教育。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狭义的就业,还是为了自己的终身发展。用家长的话说就是孩子必须有出息,要有出路,要能看得更长远。就学历而言,没有多少家长现在只满足于孩子拿著一个中专文凭去就业,所以中高职衔接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

最后一个动因,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体现在教育的特性上。一般情况下普通中学的学生是先学基本原理、理论,再到实验室去验证;但是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去操作,让他们在反复实践中认识普遍规律。这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规律、教育规律,很难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适应不同的人群而已。职教人一定要把职业教育这个特定的对象钻研透,把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性突显出来,事实上这一点我们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

二、中高职衔接的江苏实践

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7年。教育部1987年12号文件规定普通高校可以招收一部分普通中专学生,开了中高衔接的口子。1994年,教育部确定了10所普通中专学校(江苏有一所无锡机械制造学校)招收五年一贯制学生。2003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成建制地办中高职融为一体的职业教育。2008年,江苏省在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中推行“知识+技能”全省统考。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发文正式开始现代职教体系试点。这基本上是江苏中高职衔接工作推进的时间轴。

江苏目前已经形成了中高职衔接的三个主渠道:一是从1987年开始的对口单招,近两年每年参考人数接近5万人;二是五年一贯制教育,每年有接近6万的入学人数;三是从2012年开始的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参与者每年有2万人左右。2018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升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3.9%。中职毕业生升学已经是无法回避的教育趋势。

三、中高职衔接的未来走向

中高职衔接还面临一些紧迫的问题。一是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尤其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立德树人教育。我们要总结出职业院校开展养成教育的高效路径,比如如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等等。学生既然选择了职业学校,选择了职业教育,我们就有责任把他们教好,把他们以前不良的习惯纠正好。职业教育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中高职衔接与普通高中的升学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不让就业和升学对立起来。无论在中职阶段还是在高职阶段,职业学校都要瞄准企业需求,紧盯岗位实际,自始至终不能忘记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导向。

三是坚持系统设计、内涵发展。内涵发展就是衔接要从学制衔接走向课程衔接。比如说“机械制图”这门课,中职阶段学,高职阶段也学,那应该怎么学?哪些内容前移,哪些内容后转?文化课更要好好研究,中职阶段是学生文化底蕴、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学生在初中没学好的文化课内容,到中职阶段我们要认认真真地、有针对性地补一补。中高职不能各干各的,分段割裂;不能为了功利、为了招生而衔接。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发展深入思考,中高职衔接必须进行系统化设计,贯彻到课程层面。

四是坚持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虽然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试想一个企业如果连续六七年一直关注、参与、配合一批学生的成长,这样的毕业生将会对企业有怎样的熟悉程度和感情!

五是坚持个性发展。职业教育一定要面向人人、面向所有的学生构建适合的教育。搞职业教育一定要有教育情怀,有仁爱之心,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习惯怎样,只要进入职业学校,我们都有义务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成长。中高职衔接在实践中一定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职教人要勇于面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潜心研究问题,把中高职衔接工作向纵深推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
浅谈中职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向高职教师转型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成本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与研究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税收课程设计研究 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