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正在进行一场从内容、渠道、平台到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同时推动了新闻教育改革。文章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变与不变做系统分析,并阐述了新闻教育面对媒体融合的价值坚守及其创新思路。
【关 键 词】媒体融合;新闻教育;新媒体
【作者单位】武书敬,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CWZJ14)。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3.013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正在进行一场从内容、渠道、平台到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深度融合。媒体融合技术是支撑,内容才是根本,优质的新闻内容生产需要优秀的新闻人才作为支撑,未来的新闻教育改革要对传播技术发展对新闻业的影响有全面、客观、冷静的认识,改革和创新现有教学体系和知识体系,把互联网思维、市场需求和技术思维作为新闻教育改革的核心参考依据。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变与不变
“媒体融合是当今传媒业发展的大趋势。传统媒体正在经历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与创新,中国新兴媒体也在加速转向移动化与传统媒体融合化发展。”[1]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在专业内容、媒体价值和传播形态上面临全方位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变的地方,这不变的内容正是新闻业的根基所在。
1.专业性内容的变与不变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新闻从业者的生态,正如杨保军所言,“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技术丛促成了‘后新闻业时代的诞生。”[2]尽管新闻生产的主题变得多元化,但这并不能抹去職业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业发展中的中坚作用。职业新闻传播者要在多元生产主体间拔得头筹,就需要提供优质、专业的内容。
无论媒体生态如何变化,对专业性内容的追求应是永恒不变的,新闻记者应以真实、准确、可观、公正的态度去报到事实,为人们提供及时、专业、权威的新闻信息。尽管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取点击率不惜哗众取宠,煽情炒作以博眼球,但这只是一种特殊现象,不能作为职业新闻传播的主流。
新媒体环境下,职业新闻生产在具体内容表现上发了巨大变化,新闻报道的互动性、选择性、个性化、超链接等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基于此,新闻报道从标题导语到背景资料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新闻教育应及时跟进的。
2.媒体价值的变与不变
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不仅肩负着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为民疾呼的重任,也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因此,能否聚焦舆论热点,回应民众关切,承担社会责任,是衡量媒体优劣性的重要标准。无论媒体生态如何变化,也无论新闻形态如何多元,这一点都是不会改变的。但是,社会发展总是呈现阶段性的特点,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议题,这就需要媒体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具体目标,敏锐把握时代的风向和需求,对各种新闻事件做有价值的报道和分析。比如,在新媒体时代,舆情成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社会发展的“瞭望者”,媒体就应该在舆情反映、民意回应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新闻传播形态的变与不变
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分别凭借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优势各据一方,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并随着大数据、可视化、H5、VR、AR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明显。例如,新媒体平台和H5技术可以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动漫、音乐等各种传播媒介融会贯通,使新闻报道超越传统形态,大大提升了新闻的可读性。又如,VR、AR技术的运用使新闻报道可以还原逼真的现场,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大大提高其在观看新闻时的参与感。
尽管如此,新闻传播原有的一些基本元素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可能被完全取代。这些基本的要素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管未来媒体和新闻的表现形态如何变化,仍然是报道的重要基础,只不过它们在组合方式、呈现方式上有所变化而已。因此,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熟练掌握运用这些基础要素的能力。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坚守与创新
“长期以来,中国的新闻教育理念一直遵循实用主义的原则,传统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了满足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采、写、编、播工作的需要,通过专业知识讲授、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 媒体融合背景下,尽管媒体和新闻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新闻伦理、新闻专业性和新闻精神是永恒不变的,同时,新技术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也需要新闻教育去解决。
1.坚守新闻伦理教育,丰富新闻职业道德内涵
职业伦理是一个职业长久发展的基础,新闻伦理是新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新闻教育的使命是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能发掘真相、追求真理的新闻人才,而人才又必须基于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报道形态多种多样,舆论环境纷繁复杂,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频频出现,这就要求新闻教育必须坚守而且要强化新闻伦理教育。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宽广,新媒体每天传播的信息量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但庞大的信息传输同样也会增加风险,新闻的内容和性质都面临巨大考验。因此,在坚守新闻伦理教育的同时,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也要随着媒体生态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在传统的新闻理想、职业伦理教育之外,还要进一步拓展教育。如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传播中的新闻失范问题、大数据新闻中的数据伦理问题、人工智能与算法推荐产生的技术伦理问题等,都是媒体融合环境下新媒介技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新型伦理问题。新闻伦理教育应把这些新的内容充实进去,把传统新闻教育中的伦理问题与新形势下新闻教育面临的新伦理问题结合起来,共同应对媒体融合趋势对新闻行业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新闻教育,使新闻人才培养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2.坚守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丰富新闻专业教育内涵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积累与发展,新闻学拥有了一套自身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指示体系,新闻教育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这使新闻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中,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新闻采、写、编、评课程,成为新闻教育专业性的集中表现。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H5、AR等新型技术不断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中来,业界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统新闻的采写编范畴。与此同时,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不断出现新型的新闻报道形态和手段,这就要求新闻教育必须不断更新其知识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系统性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3.坚守新闻教育的人文精神,丰富新闻的技术形态
首先,新闻工作要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要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媒体融合环境中,技术受到热捧,点击量成为媒体追求的目标,冷漠、煽情、八卦绯闻则成为博取眼球的惯用手法。但这些看似吸引眼球的新闻往往缺乏真正的内涵,随着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此类空洞的新闻必然会被社会淘汰。因此,新闻教育必须坚守人文精神培养,在新闻教育中始终坚持人文精神传承,加强人文学科教学,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如讲座、论坛等来丰富人才培养的手段。只有在新闻教育中坚守人文精神阵地,才能促使新闻行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新闻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坚守不能变成保守。强调新闻教育的坚守,目的在于坚守新闻教育的核心理念,充分认识到新媒介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革,认识到媒体融合及融合发展已成为新闻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此,在新闻教育中,要把媒介技术的使用等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中,不断丰富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把握好技术的伦理问题,坚持“以技术为支撑,以内容为根本”的发展方向。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核心思维
“网络数字信息平台可以保证各种传统媒体直接进入多媒体信息传播领域。媒介融合的趋势不仅推动了同一媒体集团中不同媒体之间的信息共享,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范围内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共享。”[3]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教育,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准确认识新闻教育的坚守方向,努力创新新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探索新闻教育与媒体转型的前沿理论。
1.树立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培养跨学科人才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挑战,媒体融合、融合传播、融合生产已成为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国外,早在2007年,BBC就开始打造“唯一的、统一的、多媒体的新闻编辑部”,以促进内部的资源共享;在国内,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日报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媒体融合实践,如人民日报建立“中央厨房”大型生产中心,构建全媒体融合服务平台。
这一变化要求新闻教育必须打破原有学科、知识、专业壁垒。在学科上,要在新闻传播学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媒介技术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把新闻教育打造成培养业界人才需求的专业教育;在知识上,要把技术与理论、新闻理论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培养“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在专业上,要打破原有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及网络与新媒体传统划分思路,构建新型的新闻业务课程体系。
2.树立用户思维,准确把握新闻业人才需求动态
目前,新闻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新闻系的毕业生已不再受媒体的欢迎,一些地方新闻学甚至成为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究其原因在于,新闻教育未能满足新闻业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业界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新闻人才,而是需要掌握新技术,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教育应把满足新闻业发展需求作为新闻教育的出发点。“作为媒体生存之道的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为了争取已经流失了的读者受众而采取的不得已的行为。所以媒介融合的基本前提首先就是为了方便读者受众,以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服务于读者受众为基本目标。”[4]如今媒体边界逐渐消失,一大批新兴媒体涌现,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新闻教育的内容不仅是报纸、广播、电视,还必须把互联网新媒体的人才需求纳入培养计划之中。换言之,新闻教育要有用户思维,始终密切关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新变化、新发展,注重新闻理论、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媒体发展的衔接,积极参与到媒体融合探索中去,与新闻机构联合探索培养新闻人才的方案。
3.树立技术思维,用新技术强化新闻学学科建设
媒体融合是新技术推动的,在这一背景下,新闻报道不仅要更及时地报道、更高效地生产、更积极地互动,也要树立技术思维,把技术纳入报道思维中,通过技术整合,实现新旧媒体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共享[5]。这就要求新闻教育把技术作为学科建设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新闻教学的框架内,一方面要对前沿技术及其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并及时传授新理论;另一方面要把技术及技术思维教育作为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考虑搭建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全媒体实战平台,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由此提高新闻学教育的实践价值[6]。
四、结语
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的革新,也给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新闻教育要想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就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发展。从目前高校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这种培养目标是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对新闻行业教育改革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仍旧处于探索阶段。
媒体融合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传统新闻道德、伦理始终是新闻教育的灵魂。未来的新闻教育改革,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把媒体变化规律与新闻传播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我国新闻传媒发展的特色,探索出一條适合我国当代新闻教育发展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宋桂花. 以生为本: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理念构建[J]. 临沂大学学报,2015(4).
[2]杨保军. “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 新闻记者,2013(12).
[3]高钢. 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 国际新闻界,2007(3).
[4]牛炳文,王春玲.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过程中对话机制的建构[J]. 编辑之友,2012(3).
[5]农艳. 浅谈融媒体时代发展的传播力[J]. 出版广角,2018(8).
[6]姚琦. 融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的实现方式[J]. 出版广角,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