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原有的人工新闻生产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新闻是基于计算机程序和大数据分析,呈现内容标准化、时效性强和立场隐匿化的特点,完全颠覆了传统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校对等环节,使新闻生产简单化、个性化和去时间化。但目前人工智能新闻在报道范围、报道深度和报道情怀上都有所欠缺,无法与职业新闻记者和专业化媒体生产相媲美。
【关 键 词】人工智能;新闻生产;新闻机器人
【作者单位】张亮,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3.009
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正得到广泛运用。从美联社的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纽约时报的blossombot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dreamwriter、今日头条的“张小明”,国内外新闻界都开始重视人工智能。有人预测,“未来15年完全由机器人撰写的文章达到90%”。人工智能对新闻生产各个环节所造成的冲击,及其对整个新闻业的影响受到高度关注。人工智能不仅大大提高了标准化叙述型新闻的生产效率,还大大解放了人力,使其转向新闻深入挖掘、讨论、评论等模块。但同时,人工智能依靠大数据和程序自动化生产新闻内容的模式,可能带来大量缺乏人文温度的低质新闻。
一、人工智能新闻的发展历程
在新闻传播领域,人工智能主要运用在数据采集、文本写作、内容传播等环节。人工智能新闻起源于1960年诞生的“计算机辅助新闻”,经过数十年的缓慢发展,2000年,计算机辅助新闻进入数据驱动新闻阶段,“新闻机器人”由此崭露头角。现代意义的人工智能新闻源于2006年。这一年,汤普森公司将新闻机器人用于财经数据分析,生产新闻文本。随后,西北大学智能信息实验室于2009年研发出软件Stats Monkey,并把这一人工智能软件运用于体育报道,拓展了人工智能新闻的运用领域。2014年,洛杉矶时报通过新闻机器人Quakebot撰写地震报道,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使用范围。
人工智能在国内新闻界的运用是最近几年的事。2015年9月,腾讯Dreamwriter撰写了一篇题为《8月CPI同比上涨2%,创12月新高》的新闻稿,引发了业内人士关注。随后,新华社于2015年11月推出“快笔小新”。如果说这只是人工智能新闻的起步阶段,那么今日头条在巴西奥运会期间推出的“张小明”则标志人工智能新闻进入了更高阶段——“张小明”不仅能撰写稿件,还能选择图片,模仿人类语气。
初期的人工智能制造新闻,仅仅是依靠计算机进行复杂的运算和统计分析,如经济类统计具有固定的分析模型,以及标准化的分析结论术语,即在定量分析和说明上,计算机系统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快速进行数据信息处理,但人工智能还无法对事件、对话等非标准化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处理。近些年,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的逻辑处理能力快速提升,新闻机器人逐渐可以处理简单的定性问题描述和分析,自动输出语句也更加接近人类的思维和语言逻辑。
二、人工智能重构新闻生产模式
新闻报道的传统流程包括采访、写作、编辑、排版、校对、印刷/播出等,每一個环节都必不可少,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新闻报道的效果。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稳定的报道模式。
1.简化新闻生产流程
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烦琐的新闻生产流程确保了传统新闻生产的严肃性和新闻的真实性,但同时使得传统新闻生产十分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至于媒体的创办和运营必须投入大量资金。
人工智能下的新闻生产,基本是按照既有程序,根据算法规则抓取信息,生产文本并自行发布。这种生产模式省略了传统生产的很多环节,简化了新闻生产流程,解放了新闻生产力,节省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使得新闻记者可以从冗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向更有价值、更有深度的新闻内容生产。例如,目前人工智能最经典的应用就是科大讯飞语音翻译,它可以实时将现场对话转化为文字,精准度也在不断提升。这样,媒体工作者在抓取新闻内容时更加快捷,从而将文字编辑释放的时间用于思考和分析。
2.精准实现个性化推送
传统的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模式,即媒体面向大众发行、广播新闻报道,其受众是不确定的,受众也无法自由选择其想要的新闻内容。这一方面使媒体无法进行受众的精准定位,降低了新闻报道的效果,另一方面使受众无法根据兴趣爱好获取新闻信息,需要从众多的新闻报道中选择,浪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人工智能改变了这种新闻传播环节的弊端。在人工智能新闻生产中,新闻内容的分发不再面向不确定性的大众,而是按需生产、按需分配。一方面,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把握每个用户的需求,并给海量内容贴上智能化标签,再根据用户需求通过算法推荐实现内容的个性化分发。如,今日头条以“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为定位,打造成个性化推送、智能推荐平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学习不同语料库的语言风格,并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语言习惯自动生产不同的表达方式,实现内容生产的个性化。媒体平台可以通过智能偏好分析系统,抓取用户信息和使用记录,再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进而得到用户群体及个体的画像,为媒体机构或平台运营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撑。
3.打破新闻生产的时空限制
人工智能是一套算法程序,它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打破了新闻生产的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新闻报道,一定程度上延伸了职业新闻记者的采写范围,降低了媒体新闻生产成本。
在时间上,人工智能全天候生产新闻。人工智能依助的“新闻机器人”是个无形的存在,能24小时不间断运转,即使发生在深更半夜的突发性新闻,也不用记者熬夜赶制。而且,只要确保算法程序正常运行,就不用顾及“机器人”的运行状况,更不用提供假期、支付工资,对媒体而言显然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空间上,人工智能可以实现空间的全覆盖。传统新闻生产环境下,一些特定的新闻领域,如战争、地震等,记者很难深入现场,采访视野有限。即便是通过搜集资料予以弥补,也会耽误时效。而人工智能新闻凭借算法,可以迅速进行海量资料分析,提供详尽的报道。理论上,只要传播网络不受限制,可以将任何网络可及的地方发生的新闻传播到全球各地。当然,这种几乎无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三、人工智能新闻生产的局限性
尽管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对传统新闻业造成了不小冲击,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对新闻生产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创意性强、情感丰富的非标准化新闻生产中,人工智能很难取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地位,在角度选取、深度挖掘、细节描绘、情感拿捏等方面发挥作用。
1.人工智能新闻报道范围有限
人工智能新闻报道本质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现有数据的分析、统计,再根据算法程序进行生产,这种报道模式的报道主题有限、层次低,无法覆盖所有新闻报道领域。正如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新闻目前主要集中于体育赛事、财经报道、突发事件等“高数据密度、高信息透明度、低语境的新闻报道中。”这类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程式化的类型,属于新闻报道中的简单型报道。不仅如此,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体裁上也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类型,只擅长消息类体裁,对通讯、调查、评论等需要较多情感和细节的体裁写作,人工智能技术还无法胜任。正因如此,人工智能新闻显得十分单调、机械和模块化,用户在尝鲜之后很快就失去了兴趣。这种有限题材、体裁的报道类型,无论其技术多先进、时效多迅速,由于缺乏了情感的温度,很难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
实际上,在经历了近些年的信息大爆炸之后,已经有相当比例的受众开始减少对无质新闻的消费。人工智能批量生产的新闻,虽然保障了媒体平台的新闻刷新量,但却面临阅读量普遍较低的尴尬局面。
2.人工智能新闻报道深度欠缺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习惯新媒体阅读,但碎片化信息却引起人们的不满,人们开始在新媒体中寻找全面、深度的信息,希望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传统新闻能够系统反映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原因,而人工智能新闻却很难实现。
正如前文所述,人工智能改变了新闻生产环节,省去了采访、编辑、校队等流程,然而,这虽然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但却成为人工智能新闻的一大弊端。由于缺乏采访,人工智能新闻不能像传统新闻记者一样深入现场,调查核实新闻事实,导致作品缺乏现场感,很难做到生动形象。对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批评性报道等需要核实事实和价值判断的新闻而言,人工智能仍难以企及。
3.人工智能新闻报道情怀缺失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新闻的存在绝不仅是对事实的报道。人们在看新闻时,除了获取新闻信息外,还希望通过新闻感知社会的人情冷暖。因此,趣味性、人情味成为新闻价值的要素,人文关怀被视为新闻的价值追求。对传统媒体记者来说,一个优秀的记者,一定是能够挖掘事实真相、弘扬人文情怀的记者。然而,对人工智能而言,这些细节的、情感的、人文的内容,是无法通过计算机程序体现出来的。目前人工智能只能对一些数据和素材进行处理和加工,报道没有温度、没有情感,更难体现人文关怀。今日头条这样的算法推荐平台之所以陷入了“三俗”境遇,根本原因就在于失去人的价值引导,纯机器生产的内容必然无法迎合社会价值和受众需求。
单个新闻事件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是浅薄的,对读者而言仅仅是知晓了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件不相干或许有些关系的事件而已。而通过系列事件报道,能反映新闻之后的家庭、群体、社会、人文、经济、自然等深层次问题,引起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我进行思考和审视,这才是优质新闻报道应具备的特征。从目前来看,只有人类才能凭借强大的感知、学习和分析能力,将这些具有温度的内核植入新闻报道中。
四、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的策略建议
在经历了新闻信息大爆炸之后,公众逐渐转向具有内涵价值、鲜明观点的深度新闻内容,典型表现是评论类视频大受欢迎,这表明公众更希望听到或看到他人对新闻或者事件的观点和讨论。因此,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应注重人文内涵,确立媒体人在人机交互中的新定位和新角色。
一是对内容进行分类分级。基本不需要人为干预的转述式新闻内容,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进行生产,从而保证媒体的新闻量和更新效率,如一些日常生活新闻等。此外,新闻信息本身的统计分析也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人工智能抓取某个同类新闻信息进行时间、空间等多维度分析,可以形成一个基于新闻信息的报告,这比不断推送单个同质化新闻有价值得多。
二是设计对公众开放的新闻生产架构。对于具有话题性和挖掘价值的新闻内容,人工智能平台可作为发布者和审查者,将新闻的讨论、跟踪和演变交给大众。大众可以在新闻的评论区或交互区不断更新新闻进展和讨论,人工智能平台对交互区的内容进行自动审查,防止出现“三俗”或违法的内容。
三是与更多具有新闻评论能力的专业或兼职媒体工作者合作。為了增加人工智能新闻的人文内涵,可以发动具有一定新闻评论和挖掘能力的专业媒体工作者或兼职人员,为新闻写评论或者引导讨论。如今日头条就已经开始发动公众为其新闻内容写评论,并根据评论的质量给予酬劳。在社交媒体中,很多新闻都是来自用户,由某个用户生产,然后经过大量用户的转发和评价,最终一些优秀的内容自然会脱颖而出。人工智能平台要发挥网络和应用系统本身服务支撑和监管的作用,进而充分发挥大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就是人工智能新闻平台的“血肉”和“神经”。
此外,人工智能新闻生产平台应当不断强化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技术应用,通过提高新闻机器人处理复杂逻辑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动化新闻内容的丰富性。例如,上文提到的新闻信息本身的统计分析,可以通过帮助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学习和匹配“三观”,从而使其做出价值判断和进行观点表达。
参考文献
[1]鲁烨. 机器人记者在发酵[J]. 中国传媒科技,2015(3).
[2]喻国明,刘瑞一,武丛伟. 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试论机器新闻写作对新闻生产模式的再造效应[J]. 新闻知识,2017(2).
[3]胡航,崔艳菊. 构建新闻真实世界的“好搭档”——基于AI和区块链技术的新闻真实环境探讨[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4]吴方兰. 人工智能在新闻出版业的应用模式与潜能分析:从选题优化、精准分发到个性化服务[J]. 新媒体研究,2018(12).
[5]何强. 从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诞生看媒体融合:媒体应用场景就要AI到底[J]. 中国记者,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