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丽
【内容摘要】教师所呈现的心理状态影响学科教育的效果,如果教师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对职业产生很高的认同感,则会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心理健康情况对其职业幸福感有着影响,需要从心理角度思怎样提升幸福感。教育部门也提出要解决教师长期承担的职业压力以及心理问题,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为此,本文主要是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思考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造成影响的因素,最后提出几点提升策略。
【关键词】学科教师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职业幸福感 心理状态
一、对教师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进行分析
这主要是指教师在立足对角色深刻认知以及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社会对其提出的期望以及自身情况对行为和心理认知实施不断地调整。这样能更好的适应角色的各项要求,让角色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角色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可以称之为主观层面的幸福感,评价者会自制一個评价标准,然后依照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这样能反映出自己的社会功能以及适应情况。也就说教师所体现的职业幸福感是他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所得到的一项精神满足,也是教师在追求以及实现理想中的情感体验。
二、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造成影响的因素
1.自身因素
教师在对中小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教师抱负过高、未能与同事进行有效的交流以及自我效能比较低等问题,影响教师开展知识传输的状态。首先,很多教师希望努力获得更多的教育价值,提升整体学科教育的质量,但是他们觉得实际所得与工作投入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就容易出现疲倦以及烦躁的情绪,削弱教师的工作信心,让教师出现心理枯竭的现象。其次,效能感低[1]。一些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内在的兴趣与动力,效能感十分低下,容易在教学中出现厌烦情绪。这样就会教师出现心理疲惫的状态,工作效果越来越差,以此引发多种心理问题。最后,教师因为教学工作的独立性,
在人系关系中容易出现封闭的问题。当教师遇到压力以及各项挫折的时候,容易出现失落或者是无助的状态,以此引发心理危机。
2.社会因素
当前,人们所呈现的价值认知以及趋向更加多元,无论是教育人员、学校管理层还是家长都对教育工作提出要求,这样就增加教师的压力。如果教师能有效化解多种教育矛盾,去解决各种工作压力,就能解决抑郁等心理问题[2]。受到学生智力以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付出诸多的体力以及智力。但是,教师这些付出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出现一些教学问题的时候就会受到全盘否定,容易让教师出现心里不平衡的现象,最终出现职业怠倦的问题。同时,中小学的教师需要开展职称评定,有着比较严重的竞争压力,导致教师整体职业压力较大,易诱发多种心理问题。
三、改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1.学校要创建心理保障机制,有效维护教师心理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心理健康情况对其职业幸福感有着影响,也对最终教学质量有着影响,只有提升教师心理素质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为此,学校要创建心理保障机制,有效维护教师心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幸福感。第一,学校应该在对教师业务以及发展实施评价的时候,不要单一考核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教师心理素质。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以及援助机制,对教师开展心理教育服务,提升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以此改善教师整体心理状态。第二,学校应该对教师实施人性管理,重视引导教师追求人生理想以及发展目标,让教师能获得更正确的价值认知以及行为准则,实现职业价值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2.教师要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强化职业幸福感
教师在对中小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导致职业幸福感比较差,不能对教育事业产生更高的自信心。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强化职业幸福感[3]。首先,教师需对心理学等内容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更科学的认知自己。教师需要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找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对策。其次,教师应该去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发现学生的成长情况,以此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成长作为职业幸福感的来源,获得更多自信心。
3.学校需对教师群体开展正确的管理,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因为管理层在制定管理对策的过程中与教师群体出现对立的情况,这样会直接削弱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感,所以中小学应该对教师开展正确的教育管理。第一,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任务,在保障课堂教学进度的同时也能教师获得幸福感的体验。第二,学校应该合理处理好学生家长和学科教师之间的矛盾。学校需要根据实事求是以及和谐相处的原则去调整二者之间的教学矛盾,应该站在教师角度的时候就要直接站出来,有效做好矛盾的解决工作,以此提升教师群体的归属感以及幸福感。第三,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尊重每一位教师从事知识教育的价值与光荣,这样也能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结论
教师所体现的职业幸福感是他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所得到的一项精神满足,更是一项情感体验。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缓解工作中各项压力,获得更多的幸福感。针对当前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造成影响的因素,本文认为学校要创建心理保障机制,有效维护教师心理。同时,教师要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强化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张娟,覃丽君.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生活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7,33(20):2808-2811.
[2]黄曙阳.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以泉州市中小学为例[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04):154-157.
[3]毛荣建,陈全红.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北京市怀柔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9-10.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科研课题《陇南市武都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立项通知号GS[2017]GHB0938).】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