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
声乐艺术的综合形态是多样的。如果从广义角度着眼,文学的词章与音乐的旋律构成书面无声的作品,然后经过合乐演唱与表演等,创造出口头有声的声乐作品。它综合了文学的、音乐的、表演的各种机制。如果从歌剧或戏曲等综合形态来看,声乐艺术还要涉及其他如戏剧、美术、舞蹈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声乐旋律的构成形态与造型。
声乐艺术的综合形态是多样的。文学的词章与音乐的旋律构成书面无声的作品,然后经过合乐演唱与表演等,创造产生口头有声的声乐作品。它综合了文学的、音乐的、表演的各种机制。为了适应广泛的声乐表现内容与形象的塑造,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塑造了多种声乐曲作的旋律美,不仅显示了声乐体裁的旋律表现,也体现了不同声乐形象的音响特质与审美规范。
一、声乐旋律的构成形态
有的研究者将声乐作为一个系统,认为声乐主要系统构成将具有以下类型。
(一)T+M:即诗词与唱的旋律综合
“T+M”是声乐体裁中一个历史最悠久、广泛的领域,它包括远古、古代和中世纪的全部单声部演唱,几乎囊括全部民间音乐诗歌文化、东方的单声部歌唱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民歌具有多种声乐体裁。
(二)T+A:即艺术的词(朗读)与器乐的综合
“T+A”同样是最古老、最广泛的艺术创作领域,现代音乐会实践也广为使用。虽然这里缺少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声乐旋律,但当今大合唱、演唱剧、歌剧中大量的插段部分等仍有这种表现。这种综合就是人们一般所指的配乐诗朗诵或配乐朗诵。例如,在声乐体裁中,《黄河大合唱》各乐章前的配乐朗诵,尤其是第三乐章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则是典型的这种综合类型。此外,歌剧或戏曲中的说白,尤其是韵白、插白,以及说唱艺术中的说白、板诵、吟诵等,往往也是在有节律的器乐伴奏中进行的。研究者认为:“整个配乐朗诵领域是音乐学研究的对象。”
(三)M+A:即唱的旋律与乐器的伴奏综合
“M+A”虽然没有词,也构成声乐体裁系统中一个特定分支(那些在其发展中达到声乐协奏曲水平的练声曲领域)”。这类无词的声乐作品充分运用人类嗓音“乐器”的音响性能,在练声领域发挥其特有的音色魅力,以无词的“纯声乐”(姑且这样与“纯音乐”相提并论)施展它的音质美。
(四)T+M+A:即诗词、唱的旋律与乐器的伴奏综合
“T+M+A”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型。它的领域涉及一系列独立的声乐体裁,从狭义的声乐艺术综合来说,主要是指的这种综合。
所谓综合形态的多样性,是指诗词语言与音乐综合的过程中,词与曲的两种成分,在具体综合中由于不同民族语言的广泛性与民族音调的丰富性,得以体现出丰富多彩的音响现象。只从民族系列来看,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系统就有广泛的类型,而同一民族由于地域的不同以及方言的差异,又衍化出更多的品种。像戏曲声乐与曲艺声乐,剧种、曲种的声腔类型与变化同样极为丰富。另外,艺术歌曲的声乐体裁也根据反映生活与艺术表现的需要创造出抒情歌曲、叙事歌曲等。而根据人声组合与变化的不同,在演唱形式上的表现如独唱、对唱、重唱、轮唱、组唱、齐唱、合唱等,同样展示出不同的体裁与形式的各种声乐形态变化。
声乐形态变化的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是人声的音调与语调色彩本身就极为丰富,而声乐的语调色彩或者说语言的音乐化程度,也同样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声乐艺术实践及其表现本身已证实了这一特点。为此,对于声乐的歌唱性,就不能局限于Legato(指连音特点明显,行腔圆润的歌唱),这一种声腔造型上,或许只有咏叹调才是唯一的具有歌唱性的声乐表现,而无视声乐形态表现的多样性。否则,声乐艺术形象表现必然趋于单调,不仅会在语言音乐化的表现或对比变化中失去色彩,也不利或不适应声乐的艺术创造。人们从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中可以领会到语言音乐化表现的多样效果。这部大合唱充分运用了语言音乐化的多种造型手段,丰富的演唱形式交错、多样的人声组合变化,造成了音乐化语言的多样统一的艺术表现力。
如果人们仅认为《黄河颂》《黄河怨》才具有歌唱性,而《河边对口曲》(以及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完全是配乐诗朗诵)等则不具有歌唱性,也就失去了它们之间在声乐形态与语言色彩上的相互调节、映衬、烘托与对比的作用。因此,在声乐中,人们既重视“咏叹调”的抒发,也绝不能无视“宣叙调”的表现。这是因为在歌唱中的长吁短叹,不论是沉吟婉转的歌唱,还是激越铿锵的表达,均具有各自的表情功能。
然而,声乐艺术的综合形态绝不仅仅是歌唱性或非歌唱性的简单界限所能划分的,也不是声乐成分特性与关系的程度所能概括的。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声乐综合形态的复杂性、牵涉范围的广泛性及构成的特殊性。为此,人们要从声乐艺术形象构成的形态出发,而不仅仅从它的结构类型出发来建立声乐艺术的形态学,以全面探讨声乐艺术综合形态的各种表现,使它的复杂性现象能够得到美学总体的规律性认识,不能说是不重要的。
二、声乐旋律的造型性
歌唱性的语调是生活语调的艺术夸张,它强化生活语调的表情性,扩展它的表情幅度,这在花腔女高音的歌唱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例如,多尼采蒂作曲的意大利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啊!真不幸》,在表现疯人的特殊语调、抒发内心激愤时,采用了轻快跳顿的音阶,以富有装饰性的变化曲调,表现出快速灵巧的特殊色彩,很富有表现力。这是生活语调所无法比拟与施展的。这一点在传统戏曲声乐唱腔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往往具有字字沉吟、句句婉转的艺术魅力,把生活语调难以表达的丰富内涵描摹得尽善尽美。西方歌剧的咏叹调歌唱性的语调发挥也十分突出,通过高难度的旋律变化,以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使生活的语调色彩得到了音乐化造型的充分表现。
乐曲旋律美的创造与表现,要把握内容美的精髓——词情与曲情的完美和谐,又要体现形式美的结构章法与旋律发展,使词曲实现有机的统一,达到音乐形象优美生动、意境幽远、情趣盎然,音调起伏跌宕、回旋婉转、诱人听感,调式和调性协调适宜、变化自然,有严谨的导向规范。节奏的力度则强弱有致,密度则长短相间,速度则快慢适宜,具有律动的美感;而曲式结构的谋篇布局则自然流畅,易于上口,且便于流传。这些創造都有赖于创造性的起因,即具有创造性的动机及其发展。
动机的构思作为旋律发展的起点至关重要:动机作为基础乐思,是旋律造型的基础。旋律的音调美,不仅在于构思中音乐语汇或素材的选择,更在于它的有机发展。动机发展的造型基础,首先需要把握歌词或唱词内容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咏叹还是悲切的哀怨,是豪壮的歌颂还是亲切的抒情,是友情的赞美还是爱情的思恋,是战斗的行进还是漫步的悠闲等,使旋律在曲情的表现中能准确鲜明、生动自然。曲调的情感基调的把握不仅直接关系着主导音型的选择,同时在发展中还决定调式的运用、节奏的调节、旋律的表现等。其次,要深入了解声乐体裁的形式特点,是抒情曲还是叙事曲,是圆舞曲还是劳动曲,是戏剧式的咏叹还是说唱式的宣叙等,使音乐旋律的发展能体现特定的生活情感。此外,还要掌握形成旋律发展的风格特色,民族的、地方的、时代的风格体现是显现曲调旋律特殊色彩的手段。这不仅因为浓郁风格的本身就是旋律表现的因素,同时还是不同音乐形象特有的个性。人们要让旋律的发展一开始就形成特点,并突出其风格。
三、结语
乐曲的动机自然基于歌词或唱词的启迪。作为旋律造型基础,音调的来源是无限丰富和广泛的,既可以采用民歌的音调素材,也可以适用曲艺、戏曲唱腔的曲调;既可以引用器乐的旋律,也可以移植不同民族音乐的典型音调;更可以在语言音调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歌唱性的艺术发挥,可充分运用旋律发展的重复、模进、变奏、对比、再现等手法,使曲调得到圆满的表现,从而充分展示出声乐旋律造型的创造性。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