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App的困境及对策

2019-04-01 05:43王雅娇杨建肖刘伟霄刘雪春石文川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程序期刊

■王雅娇 王 佳 杨建肖 刘伟霄 李 川 刘雪春 石文川

河北农业大学期刊社,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071001

美国著名杂志《连线》(Wired) 2010年第9期大标题为“网页已死”,从此,应用程序(App)的热度与日俱增[1]。2015年,我国期刊基本确立了“两微一端”的总体格局,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和官方网站成为标配。工信部报告中指出,2017年上半年国内手机App数量已超402万[2]。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与之前迥然相异,学术期刊也顺应这一趋势,尝试打造自己的App。

国外著名出版集团,如Nature、Science等分别推出了“nature.com”和“Science Mobile” App,在手机客户端进行了有益尝试,国外著名医学期刊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欧洲心胸外科杂志》于2013年推出并采用HTML5技术的App,引领了医学期刊App的新方向[3-4]。据悉,美国、英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的期刊网络流量半数以上来自手机客户端[5]。

我国关于学术期刊App研究较早出现于2012年[6-8],之后的研究多聚焦在学术期刊App的应用现状分析、制作方法解析、发展策略等方面[9-17]。从已有文献中不难发现学术期刊App,尤其是单刊App数量少、关注度较低、版本差异和硬件适配性差,与“两微”的发展大相径庭。单就学术期刊App本身而言,其灵活性强,期刊自主性强,可实现许多扩展性功能;开发者权限大、独立性强;能够实现精准推送,用户黏性强,适合深度阅读,阅读体验良好。但目前学术期刊App的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发展严重受滞,如何突破学术期刊App的发展困境应是业界与学者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笔者将从学术期刊App应用现状、受滞原因及其替代方案进行阐述,旨为学术期刊在移动端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学术期刊App现状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术期刊App的开发使用情况,笔者于2018年10月6日分别以iPhone手机和iPad的应用商店、安卓系统应用程序管理平台“豌豆荚”、Kindle阅读器作为调研平台,分别以“期刊”“学报”“Journal”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取国内学术期刊App使用情况。从上述4个调研平台得到的推荐程序数量分别为1340、672、165、0;为了提高查全性,再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目标App。合计检索到国内学术期刊App 88个(注:不同平台检索到的相同App记为一个),相较于我国庞大的学术期刊群而言,学术期刊App的数量不可谓是判若云泥。检索到的学术期刊App大致可分为三类:平台型学术期刊App[以下简称“平台型App”,如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开发的 “CNKI手机知网”App],共15个;刊群型学术期刊App(以下简称“刊群App”,如中华医学杂志社开发的“中华医学期刊”App),共13个;单刊型学术期刊App(以下简称“单刊App”,如《中国金融》编辑部开发的“中国金融”App),共60个。学术期刊App开发及应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学术期刊App开发及应用情况

注:由于苹果App Store和百度搜索无法显示下载量,故下载量数据仅来自“豌豆荚”。

移动终端设备软硬件的差异要求学术期刊App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从表1可以看出,平台型App兼容性良好,半数以上App兼容iOS、Android系统,而刊群App和单刊App的兼容性较差。尽管从百度搜索引擎中检索到安卓版“器官移植”和“重庆医学”App,但无法在安卓系统手机上安装使用。目前还没有出现适用于Kindle、汉王等电子阅读器的学术期刊App,从Kindle商店中检索到的学术期刊仅有《营销科学学报》和《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从上线时间可以看出平台型App普遍早于另外两类App,四成以上的刊群App和单刊App于2016年上线。单刊App更新情况较差,大多数从无更新,对App的日常维护远不及平台型App,如“音乐艺术”和“上海大学学报”App尽管能够下载安装,但无法进行阅读;以“热带作物学报”“农学学报”为代表的39个单刊App均为“麦格期刊”旗下产品,上线后程序便无更新,阅读论文需要申请“麦格期刊”账号,并向“麦格期刊”所属公司付费,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期刊的自主权。

学术期刊App传播价值的体现,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下载阅读量。调研数据显示,平台型App下载量普遍较高,仅通过“豌豆荚”下载 “CNKI移动图书馆”“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学习通”App的次数分别高达135.8万、332.1万、788.1万次,对学术期刊的移动端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与之相比,其他两类App的下载量均在1万次以下,尤其是单刊App,其下载量多数不足1000次,App实则进退维亟,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耗时费力打造App,仅换来寥寥可数的用户关注。

App的优势在于可实现私人订制,调研结果显示,仅有少数App功能相对多样化,如“超星学习通”App具有分组讨论功能;“掌上腾云”App为作者、编辑、审稿专家提供了移动采编出版服务;“国际呼吸”“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诊断病理学杂志”App也提供了移动端的采编平台;“金属加工”App开通了专题学习、直播等功能。而多数学术期刊App功能单一,仅提供在线阅读功能,且未实现全部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

受检索关键词所限,调研结果未必全面,但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学术期刊App数量,尤其是单刊App非常少,仅有极少数学术期刊开发并使用了App;单刊App的兼容性、更新情况和关注度令人堪忧,平台型App发展状况良好。

2 学术期刊App发展受滞原因

平台型App的研发者为商业公司,刊群App和单刊App的研发者是期刊社或出版集团,开发者的差异导致其研发的App使用现状大相径庭。因此,笔者将从App研发主体角度出发,分析刊群App和单刊App发展受滞原因。

2.1 技术支持不够

就开发方式而言,学术期刊App 可分为原生应用程序(Native App)和混合型应用程序(Hybrid App)两类,无论哪种应用程序的开发都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要求。一方面,平台型App的研发主体多为CNKI、超星等数字服务商,他们有专业的研发团队、雄厚的技术支撑;而期刊社或出版集团一般不专门设立计算机技术部门,学术期刊中既懂编辑业务又掌握App开发技术的编辑更是凤毛麟角,导致App的开发必须依附于专业机构,如武汉鼎森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牛途科技有限公司等。另一方面,由于专业App研发机构并不了解期刊出版情况,他们提供的App往往无法体现期刊特色、满足用户需求,导致App形式功能单一、同质化严重,弱化了App在移动端的优势。

2.2 资金保障不足

将App推送到应用程序商店并不意味研发的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用户的反馈,解决各种BUG、及时更新功能。App的开发耗资巨大,对于平台型App研发者而言,自然不在话下,但对于规模不大的期刊社来说,势必成为一项大额支出。尽管目前已有技术公司为期刊免费开发App,但仅限于固定版式的App,且后期更新、维护需要付费。对于多数期刊社而言,原有办刊经费已不阔绰,增加此项支出更是捉襟见肘,而由刊社自行完成App的更新绝非易事,这也是单刊App目前更新情况极差的症结所在。

2.3 用户定位差异

调研数据显示,平台型App与刊群App、单刊App最大的差异是下载量,这虽然也取决于App的制作是否精良、更新是否及时、宣传是否到位,但最主要取决于用户群的差异。刊社作为学术内容的生产者,一直在做知识服务工作,但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滞后现象。平台型App为读者提供海量的论文资源,而刊群App仅提供数种期刊的资源,单刊App可供读者阅读的文献更有限。试想,我国每种学术期刊均推出一个App,学者若想通过这条渠道了解本专业前沿研究成果,可能需要下载安装数十个单刊App,这无疑是件烦琐冗余的工作。Com Score的统计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用户每月下载App的数量一般不多于3个,且在80%以上时间同时打开的App也不多于5个[1]。学术期刊小而散的出版布局也是其在App道路上行之不通的根本所在。

2.4 App自身局限性

Flurry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52%的App在发售3个月内便会丧失一半以上核心用户。其原因可能是App使用过程中的速度、功能、操作和流畅性方面仍存在缺陷[1]。这也与笔者调研结果相吻合,刊群App和单刊App的论文加载速度普遍很慢,基本没有做笔记的功能,论文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纸质期刊的出版速度。另外,下载App需要占用手机部分内存,若App对用户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卸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更有甚者,部分学术期刊App的下载使用需要付费,这也是学术期刊App发展受滞的原因之一。

3 学术期刊App问题对策

通过分析学术期刊App发展现状及刊群App、单刊App发展受滞原因可知,学术论文的移动端传播可以依赖于App,但是多数单刊和刊群无力支持一个App的正常运转。因此,学术期刊应该尝试改变思路,将今后移动端融合发展工作重心转移到探索挖掘学术期刊App的替代品中来。

3.1 渐进式网页应用

何谓渐进式网页应用(Progressive Web App, PWA)?不妨解释为:如果用户登录了一个内设有PWA程序的网页时,他不会发现与原网页有任何不同。有一个被称作“服务员”(Service Worker)的编码设备,会自动将原件储存到用户的设备当中,以便于缩短网站与用户设备链接时的读取时长(图1)。内设PWA程序的网页无论是功能还是页面风格,都与传统的原生App类似;PWA还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可以根据用户阅读习惯实现精准推送;用户若与网站的互动极频繁,PWA便会自动跳出“是否需要在手机主页上增加一个原生App的快捷图标”的对话框(图2)[1]。PWA的优点在于学术期刊可以将内容以一种App体验方式呈献给读者,无须强迫用户进入App商店,也不需要侵占用户的手机内存。

图1 PWA工作过程

图2 与原生App相同的PWA程序图标

渐进式网页的优势主要包括:(1)成本低廉。无需动辄十几万的开发资金,也无须分别编写适应于iOS、Android、网页的程序;(2)通用性广。适合任何设备,如计算机、移动设备、平板电脑甚至是未问世的新型电子设备;(3)独立性强,不依赖于网络。PWA会接收存储数据,在离线或网络信号差的情况下仍可保持运行顺畅;(4)拥有App般的使用体验。这源自于PWA从设计之初便在模仿原生App,用户直观体验毫无二致,同时保持了网站原有的强大数据支持和数据库资源等功能优势;(5)所占空间极少。 Owen Campbell Moore(谷歌产品经理)表示,PWA所占空间比原生App少92%,保证其在速度较慢或内存有限的手机上可无障碍运行;(6)从始至终不受应用商店限制,软件更新便捷顺畅;(7)更易让用户发现。对如何使自己的App从应用商店数以万计的App中脱颖而出是学术期刊的一大难题,而PWA更易被用户群发现,提升了PWA的安装可能性;(8)安装过程迅速便捷。和原生App的不同之处在于PWA无须安装便可使用,故“安装摩擦”导致80%用户放弃安装使用的风险也不存在了;(9)内容易分享,受众更广泛。PWA可以通过链接进行跨平台分享,而App不可以;(10)PWA维护更简单,降低多个平台App的维护成本。PWA的真正亮点在于学术期刊App本身的开发不再重要——移动网页就是你的App[18]。

目前,PWA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尚未运用于学术期刊中,但已在报业崭露锋芒。2011年《金融时报》移除其App并用以HTML5程序语言构建的PWA取而代之,这一举措不仅轰动了国外期刊界,还为其带来了一年吸引200万用户的不俗业绩;无独有偶,2016年《华盛顿邮报》推出了PWA,统计数据显示该报纸现有的70%网络流量来自移动端,而其中63%来自PWA,7%来自于App。由此可预见在不远的将来,PWA会成为学术期刊移动端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良机。

3.2 微信小程序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与使用情况明显优于App,关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多集中在公众号的开通状态、应用、运营、建设、传播等方面[19-21]。多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搭建完善,可实现当期与过刊浏览、期刊在线查询、在线采编等等,学术期刊App与其功能高度重合。从受众角度而言,全国7亿的微信用户都可能变成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读者,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又极大地增强了公众号的人际传播范围,这正是学术期刊App所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

如果说学术期刊已经对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深入开发,但仍无法满足自身需求,那么现在机遇来了——微信小程序[22-23]。目前,微信小程序的数量已远超100万,开发者生态繁荣,微信团队的重心也从订阅号转向了小程序。从本质上讲,微信小程序是一种通过编程和硬件设备调用实现多种任务的移动端应用,不但能够实现与原生应用程序相同的效果,而且还具备开发技术难度低、无需安装,与公众号形成关联后轻松实现界面跳转等优势。

目前,学术期刊开发微信小程序的有益实践较少,李广欣[22]将其分为4类,分别是:营销型小程序,典型案例包括“中国标准化”“中国教育学刊订阅”等小程序,主要功能是期刊的订阅;发布型小程序,典型案例包括“JAS自动化学报”“中国家庭医生”等小程序,可提供论文、资讯等信息;名片型小程序,典型案例包括“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小程序,将刊物的简介、通信信息、地图位置等集合,形成刊物的电子名片;H5功能型小程序,典型案例包括“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小程序,其本质是某学术论坛的H5报名页(图3)。这些都是单刊基于一种或几种需求开发的微信小程序,与其公众号互为犄角,实现纸质期刊移动端的融合发展。

图3 学术期刊微信小程序案例。(a)营销型小程序;(b)发布型小程序;(c)名片型小程序;(d)H5功能型小程序

另外,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OSID开放科学计划(Open Science Identity)是出版行业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图4)的成功案例。该计划以安插到每篇文章首页的二维码为入口,提供丰富的线上扩展功能,包括作者的语言介绍、作者与读者的交互回答、论文中的开放数据与内容、学术圈的构建等。借助微信小程序,让OSID建码及信息上传流程变得简便易行(图5)。目前,已有583家学术期刊加入该计划,8249篇文章增添了OSID码,实现了学术论文移动端的增值传播。

图4 OSID开放科学计划小程序及OSID码案例。(a)OSID小程序;(b)插入OSID码的论文首页

3.3 域出版

“域出版”理念最早由《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24-25]提出,他从学术传播秩序重构的角度对域出版做了清晰的阐述,桑海[26-27]也曾撰文探讨域出版平台的设计思路、学术编辑在域出版平台中的作用等问题。而“域出版”这一词语组合最早是由超星公司于2015年4月在“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中提出的,这应归功于超星公司负责人曾多次就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问题与朱剑主编进行磋商。双方曾在会谈中初步达成意向,学术期刊界与超星公司合作建设平台,学术期刊方面提供设计方案、内容资源和编辑力量,超星公司则负责平台开发、技术支持、产品推广等。

域出版意味着“聚合”,既包括内容的聚合,也包括平台和渠道的聚合,它是“以专栏为基本传播单元”的出版理念,不同于上述的刊群App或平台型App,它的边界线更为清晰,更适合移动端阅读。有人对域出版平台做过如下设想:若一级学科设20~30个专栏,将会有几百个专栏陈列在数字化平台上,读者可随意订阅感兴趣的专栏,把这些专栏组成一本独一无二的杂志,真正实现私人订制期刊。域出版平台与传统学术期刊App相比,更易形成个性化、精准的知识服务体系。域出版的概念是由学术期刊人提出的,使其在气质上既不同于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顶层设计,也不同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设计,更不同于IT精英技术导向型的设计[27]。在域出版平台建设方案中,学术期刊的内容资源、编辑力量与超星公司的技术力量、数字资源、用户渠道相得益彰,这便意味着,无论对数字服务商还是学术期刊,域出版平台都将是未来学术期刊移动端发展的不错选择。

域出版平台最终命名为“超云”,“全国社科期刊创新联盟”成为“超云”平台的运营机构,未来“超云”平台将实现完全OA,同时实现其他衍生功能。2015年年底,该平台进入了实质性开发阶段,目前仍在积极构建之中,这个以期刊人为主导打造的“超级App”值得期待。

4 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学术期刊积极探索、勇于尝试,经过数年摸索发现,由期刊社或出版集团研发的学术期刊App存在一定的缺陷,无论是软硬件的适配性、程序的更新情况,还是用户的下载使用情况都不尽如人意,刊群App和单刊App的发展举步维艰。但读者对学术期刊移动端发展的需求又十分迫切,因此亟需探寻学术期刊App的替代品。本研究分析了三种学术期刊App的替代品:PWA的研发让网页成为App,使得App的开发可有可无;微信小程序实质是开发更为简单的应用程序,与公众号互为犄角,实现1+1>2的传播效果;域出版平台则是一个由期刊人主导的更适于学术传播的超级App。

本研究所涉及的学术App的替代品——PWA、微信小程序和域出版平台在学术期刊领域的实践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仅微信小程序有为数不多的典型案例,故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前期调研数据的理论推演与设想性思辨,其中蕴藏的强大生机值得业界、学界给予更多关注,以实现学术期刊移动端突跃式发展。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程序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期刊问答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