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人们日常的饮食应该如何搭配才健康,《黄帝内经》中早已给出了答案,其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段话可谓饮食调摄的指导纲领。
“五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藏气法时论》中的“五谷为养”,注解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周礼·天官·疾医》中说:“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注解为“五谷,麻、黍、稷、麦、豆也”。从以上古文献可以看出,狭义的五谷主要指大米、小麦、谷子、黄黏米和各种豆類;广义的五谷则泛指各种可被人类食用的谷物。
《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谷为养,肯定了五谷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五谷都是植物经过一年的努力结出来的种子,是吸收天地精华才孕育而成的,所以五谷包含的精气非常充足。种子具有非常充足的生长之势,因此人体通过摄入这种包含天地精华的种子,就可以维持自身生命的运转。因此,人体的饮食应以五谷为主,只有进食五谷,才能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五果是指李、杏、枣、桃、栗。五果对于人体的作用较之于五谷是起辅助作用的,它们可以提供五谷所不能提供的基本物质,为生命提供动力。但是,五果的食用应因时制宜。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吃到许多反季节的水果,这往往弊大于利。如西瓜性凉,夏季食用可清热解暑,有利于抵御暑邪;如果冬季食用,反而会损伤阳气,不利于健康。
在五谷与五果之外,肉类也为人体提供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中医自古就肯定了肉类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除了有“五畜为益”的记载,其《异法方宜论》也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认为肉类可补益人体阳气,顾护肌表而达到抵御风寒的作用。但万物有利有弊,不吃肉会导致人体所需的基本能量物质无法得到充分补充,食肉过多又会酿生痰湿。因此吃肉要适度,既不必完全素食,也不要吃太多。
五菜在内经中特指几种蔬菜:葵(味甘)、藿(味咸)、薤(味苦)、葱(味辛)、韭(味酸)。这五菜是从性味角度来说的,泛指各种蔬菜。五菜对应各个脏腑,通过甘咸苦辛酸来调节脏腑气机,有助于五谷、五果、五畜的消化吸收,防止饮食积滞,同时也可改善食物性味,增强食欲,补益正气。
生活中,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缺一不可,四者相互协调,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以促进机体的运行与健康。
(摘自《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