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斯捷 李伦娥
芦淞区是一个“流动”的老城区。
作为“火车拖来的城市”株洲市的发祥地,芦淞区依靠便利的铁路交通,逐渐形成了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近年来,服装市场群更是成为该市全力打造的千亿产业集群。
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流动”的教育———全区52%以上、城区65%以上学生为非本地户籍。
“他们流动性强,成绩参差不齐,给我们区教育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该区教育局局长朱金辉直言,芦淞教育能长期居于湖南一流,并成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依靠的是老城区多年积累下的教育定力,即始终坚持办有温度的民生工程、始终坚持教育的均衡发展、始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2018年秋季新生招生季,一份申请入学的报告摆在了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肖耀华案头。
一位刚到芦淞区务工的家长,因没来得及办理暂住证,其儿子不符合入学条件,于是写来了“先入学再办证”的申请。
“类似的申请每年都有。”基教股股长叶贞涛告诉记者,芦淞区60万人口中,超过30万人口为非本地户籍。如何妥善解决这部分家庭子女的入学问题,长久以来都是芦淞区教育工作的难点。
芦淞区的学位一直紧张。作为批发零售业汇聚之地,芦淞区人口稠密、地价颇高,导致区内绝大多数学校扩容成本高、难度大。另一方面,作为株洲市的发祥地,芦淞区内拥有多所历史积淀深厚的优质学校,它们是株洲市家长择校的“首选对象”。
一道“共生墙”形象地展示了这种紧张局面。
芦淞区的闹市区里,建校已经60周年、被老百姓赞誉为“株洲小清华”的何家坳小学,有一道奇特的墙———既是学校的围墙,也是隔壁居民楼的外立面,一楼住户的一扇窗赫然开在了围墙上。
“想送孩子来校读书的本地户籍家庭很多,周边商业区里非本地户籍家庭子女的入学需求也在逐年增长。”校长欧阳小珠说起紧张的学位,很是无奈。校园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米,周边要么是居民楼,要么是商铺,寸土寸金的地方,征地拆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扩无可扩的学校,不断增长的入学需求,加大了芦淞区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难度。而除了学位不足,造成这部分人员子女“入学难”局面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符合招生条件的“入学难”。
与部分城市按积分制从高到低排位录取不同,芦淞区针对非本地户籍学生的招生政策,主要就一条,“是否办理暂住证”。
遗憾的是,每到入学报名时,总有许多人因为不知道这一条而耽误了子女入学。芦淞区大多数非本地户籍务工者从事商贸服务行业,工作流动性大、强度高,平常很少有时间、精力、渠道关注区内的相关招生政策。他们常常是等到新生入学报名时,才急匆匆地带着孩子前往学校。对于非本地户籍学生入学前需提交暂住证等证件、材料,这部分家长事先并未做过了解。
“因不了解政策而错失入学机会,挺可惜的。”谈及此,朱金辉感慨道。小孩入学,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教育首先是民生工程,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是其重要属性。芦淞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是服饰产业。近年来,株洲市更是着力于将这个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打造成全市5个千亿产业集群之一。
要想为该产业吸纳更多的从业人员,政府就必须做好相关的配套建设,而教育是极为重要的配套。本着这一认识,芦淞区的历任教育局长都将解决占全区学生大头的非本地户籍学生入学视为头等大事。
在经过多年尝试、探索后,芦淞区最终选定多校划片、连片招生、相对就近的入学政策。为何不采取单校划片的招生模式呢?这缘于一位家长的“两难”。
L姓家长,在芦淞服饰市场有一个铺面,因是批发档位,L姓家长的工作时间从下午直到深夜。“我住在西边,铺面在东边。”按照单校划片,孩子要在西边入读,下午放学正是家长最忙时段,根本无法接送。是按照招生政策送孩子入读小区对应的学校,还是另想办法在工作地附近找学校,L姓家长很是为难。
“如果多校划片、连片招生,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肖耀华说,家长可以为孩子申请东边的学校,放学时,只需抽出几分钟就能接回孩子。
芦淞区近年来实行的多校划片、连片招生、相对就近的入学政策,既满足了片区内居民入学的多种需求,也较好地实现了生源的合理分流。
另一方面,为了将政策宣传、解读到位,教育局将区内所有学校的招生负责人培养成对政策烂熟于心的“宣讲员”。队员们在每一届新生报名季到来时,都会提前走进幼儿园,向家长宣讲招生政策,主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2016年,芦淞区中小学入学便民系统正式上线。学生录取状态、志愿调剂情况、材料递交时间及窗口等,系统都会实时更新发布,方便家长随时查询。
以某新生甲为例,甲所在片区共有A、B、C、D4所学校。系统报名时,甲填报的第一志愿校为A校,系统会提示,如果A校满员,是否同意生源信息导入到B、C或D校。家长在系统内确认以上信息后,新生甲的录取状态、志愿调剂等情况便可实时查询。
等到生源信息成功导入某校后,系统会提示家长,在指定时间点、前往几号窗口、提交哪些审核材料,即可完成报名。
“只要跑‘交材料这一趟,就能解决入学问题。”叶贞涛说,2018年系统再次升级,建成了从“申请学位”到“学生分班”的完整通道。同时,再次调整“入学门槛”,核心城区4所优质校试点随迁子女入讀新政,只要在片区内购房或务工,便可直接就读。
“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配合所有家庭,帮助解决入学难问题。”在朱金辉的记忆中,这么多年的坚持,是随迁子女入学虽一直为该区教育工作难点、却极少成为“痛点”的主要原因———凡区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就能百分之百保障入学。
从城区学校调到农村中学大京学校当校长三年,吴志敏办成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为学校立墙。大京学校坐落于大京风景区内,除了进出学校的一条小路,其余三面皆被山丘环绕。学校依山势而建,从运动区到教学区再到办公区,需登高爬梯方可到达。“我来之前,学校与山林间并无围墙分隔。”吴志敏回忆自己初次来校时所见的情景,除了学校与山林的“无缝对接”外,印象尤为深刻的,还有环绕学校的那一圈“黄土高坡”———因为没有修筑防护坡,每到雨季,他就特别担心山体滑坡,给师生带来危险。刚到任校长的那段时间,吴志敏的主要精力便用于“立墙”,主动汇报、积极申请,短短几个月,投入300余万元建起的围墙和护坡等基础设施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件事,为学生通车。大京学校虽离城区不远,但因为地处景区,出入多是山间道路。尤其是从主路转入通往学校的最后一两千米山路,行车极为不便,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无法通行。为了方便学生上下学,吴志敏先是带着学校行政班子成员每天用私家车在路口接送学生,同时积极争取当地居民支持,将主路与小路连接处拓宽,让大型车可以通行。等道路拓宽完毕,吴志敏主动找上公交公司,最终促成了全市第一条定制公交“农村教育专线”T25路通车。
第三件事,让学校第一次有了山水特色校园文化以及10多个特色社团;第四件事,2017年中考,全校22个毕业生一次性合格率100%;第五件事,2018年中考,全校30个毕业生中有17个考上普高;第六件事,家长会到会率从30%猛增至90%……30岁出头的吴志敏笑说,这三年,是他特别有获得感的三年。
搞校庆、写校史,提出“臻美教育”校园文化,辟出占地670平方米的种植地用于开展研究性学习,2018年从城里转来40多名学生……
城里来的校长杨雄敏,这三年在农村学校白关中学的获得感也很强。
变化始于2016年以来的“换校长”。那一年,朱金辉刚上任区教育局长,在实地考察区内各校后,他做了件大事。“一年多时间,把区内农村校校长全部换了。”顶上去的,全都是从城区校选拔出来、年龄在40岁左右的校长。
为什么要如此大手笔地“换校长”?事情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2011年,株洲进行区划调整,有3个乡被划入芦淞区。区域面积扩大后,芦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也由原来的22所增至36所,且乡村学校和涉农学校比例大增,占总数的近60%。作为株洲市的发祥地,芦淞区内原有的22所学校基本都位于城区,且有不少是历史悠久的名校。
与原有学校相比,新划入的14所学校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教育教学质量都很落后。“有些教学楼已接近危房。”接收时,几乎每一所学校都看了个遍的叶贞涛说,当时全区搞了一次教育质量抽测,新划入的这14所学校人均分30多分,“和城里学校比,差距太大了”。
白关中学就是区划调整后被划入芦淞区的一所农村薄弱校。“听学校的老教师说,刚划入时,学校办公室的屋顶都是漏水的。”杨雄敏了解到的信息是,曾经的白关中学硬件条件在芦淞区的排名极为落后。当时的在校生不过500来人,比高峰时期的1200余名学生少了大半。
被划入芦淞区后,两三年间,区里先后投入2000万元,学校基本完成硬件条件改造:标准田径场、装上班班通的教学楼、配有空气能热水器的学生宿舍……白关中学升级成颇具现代气息的农村学校。2018年,甚至吸引了40多名城区学生来校就读。
白关中学、大京学校、双牌小学……短短几年间,一所所农村校旧貌换新颜。据统计,仅2015年、2016年两年,区教育局就分别投入6000余万元、5000余万元用于农村校的硬件提质改造。
越来越美的农村学校,在硬件上已经不逊色于城区学校。所以,当朱金辉调任教育局局长岗位时,“如何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将原校长调岗,换上新校长,看中的是新校长们在城区优质校成长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教育理念、方法。如今三年过去,农村校的变化令人惊喜。2018年,芦淞区又开始探索优质校对口薄弱校的集团化办学。何家坳小学副校长欧阳兰桂,同时担任农村学校双牌小学的校长。
“编制不变,一定三年。”欧阳兰桂说,他每周4天在双牌小学,1天在何家坳小學。在双牌小学的4天,欧阳兰桂最常干的,便是带着13名教师听课、评课、集体备课。
我们采访的当天,正巧赶上了一次听评课。上课的教师是欧阳兰桂从城里请来的芦淞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南方一小党支部书记谢曲波。坐在台下听课的,有35名五年级学生、6名教师以及记者一行。大家全部坐直了身子,伸长了耳朵……
“找到差距了,以前我上课,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思维带动学生的思维。”课后的评课,新教师易杰主动检讨。
“感觉自己没发挥好,因为对学生们不熟悉。”谢曲波课后也在反思。
双牌小学是芦淞区一所农村薄弱校,2017年秋季开学只招到14名新生,差点办不下去。2017年底,双牌小学与何家坳小学正式结对。欧阳小珠先后几次来学校调研,并主持召开家长会。
前后不到一年,双牌小学变化显著。老师们进步明显,家长看在眼中,送娃来读书的热情高涨。2018年秋季,双牌小学招收了36名新生,比2017年秋季多招收了22名。
一個平常的教学日,株董路小学里数个“考场”同时开测。
五年级某班的教室里,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谭超艳正在现场抽测古诗背诵与解析。被抽中的女孩,努力回忆着、背诵着《送元二使安西》;一旁坐着的同学,或跟着低声背诵,或紧张地为抽中的同学加油打气。单个抽测完成后,是全班集体齐诵另一首古诗。琅琅诵读声落下后,“谁来解析一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包含着怎样的情感?”谭超艳抛出了抽测的又一个项目———古诗解析。
同一时段,音乐教室里,四年级8名学生正“排排坐着”候场,区音乐教研员彭靓将按次序请他们一一上台表演竖笛吹奏。每人一段小曲,吹得流利与否,彭靓自会给出评价。紧接着,每人唱一段戏曲《卖水》。几位小女孩,不仅唱功颇佳,眉眼间的情感表达也准确到位。“很难得。”彭靓赞赏道。
美术、体育、英语、物理、生物、化学等皆采用类似方式抽测:从某一年级某个班级花名册上随机抽取若干学生,参与某学科学业抽测。每一场次抽测,都有预设主题,学生按主题要求完成所测学科,抽测教师按当场表现给出评价。
创新的面试,再加传统的笔试,组合成“双试并行”,是芦淞区自2011年开始探索的基础教育评价机制改革。
“我们希望借助‘双试并行,纠偏‘唯分数论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朱金辉说,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芦淞区也曾走过弯路。部分学校只重视统考学科,“考什么就教什么”;个别学校在专任教师短缺的大背景下,偷偷将优秀的音体美教师转岗教语数外;个别学校科学、音乐、体育、美术老师不足,便由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兼任,其兼任的课经常被偷梁换柱;另有些学校,虽然不缺专任教师,但仍然出于其他考虑,没有做到按规定开足开齐所有课程。
何况,“一张试卷再完美,也测不出所有教育教学效果,测不出学生的所有智慧和品性。”尤其面对过半生源为非本地户籍的特殊区情,区教研室主任彭菊英坦言,这些孩子受限于家庭条件,大多在笔试上表现一般,如能多几把评价的尺子,将大大有益于他们自信心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双试并行”实施7年来,已覆盖区内36所中小学校、所有学年段、国家规定开设的全部课程。抽查方案按年度发给学校,具体参与测试的年级、学生以及面试内容、项目,都是现场抽签决定。多重“不确定”,只为引导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全面发展。
为了用好这一评价杠杆,区教育局将双试成绩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权重占25%;非笔试成绩单独纳入校长个人绩效考核,权重占5%。
如此保障,换得改革顺利推进。所得效果,也有目共睹。
建校已经70余年的栗树山小学,因校址毗邻芦淞商贸群,全校86%的学生为非本地户籍家庭子女,其父母基本都从事商贸服务工作。在传统思想和社会功利氛围的双重影响下,绝大多数家长普遍认同一个观点,只要成绩好、分数高,就是有质量的教育,谈及此,校长刘玟艳的神情中有几分无奈。
“唯分数论”思想亟待纠偏。乘着区里“双试并行”的东风,栗树山小学开启了以“塑造健全人格”“尊重成长规律”“拓展个性空间”“符合社会需求”为教育质量观的学生评价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改变原来单一关注学科分数和终结性评价的做法。“我们认为,学科评价和社团评价都很重要。”刘玟艳主导研制并落地实施的《栗树山小学学生阳光成长评价》,从“习惯养成”“学科知识”“综合素养”三大板块入手,重新设置评价维度,目标直指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湘江小学在校生源中,有58%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10%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小学、40%的学生家长是进城务工者。生源质量在全区毫无优势。但就是这么一所生源不占优势的学校,在“双试并行”校本化落实的4年间,取得的进步令人惊喜。以语文学科为例,4年间学科抽测平均分增长23%,合格率增长21%,优秀率更是从0增至46%。而2013年至2017年,各学科素质抽查综合成绩,则从65分直线上升为89.5分,增长率高达36%。
同样取得大幅进步的,还有近8成学生为非本地户籍的株洲市第七中学。“双试并行”实施后的2014年至2017年,该校化学、生物、地理A、B等比例分别从26.1%、34.2%、37.5%增长至47.5%、56.8%和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