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30 11:00时长江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注疏国学论语

时长江

“核心素养”理论提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便是“文化传承”。可以说,语文学科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梁启超说过,《论语》《孟子》等经典,“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 。现代“应试教育”中,“德性教育”缺失,父母和学校片面强调孩子的学业,全社会都在进行着一场功力性极强的“现代教育”。此时,国学经典的回归无疑是一剂良药,它从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应试教育极端功力化的“救赎”。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素来就有国学研习的传统,倡导“守正、厚重、出新”,将国学视为语文教育教学的魂魄。教研组很早就有了较为成熟的国学研究方案,如国学系列讲座,聘请省内知名教授于非进行《四书》的系列讲座,请省教育学院的陈宏老师为学生讲解《弟子规》《论语》等;组织教师编撰系列国学读本“青年国学读物”丛书,既加强了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与职业修养,也给数千学子以深远的国学影响;主动承担国学研究课题,进行教研组内国学系列化“讲坛”,等等。扎实有效的做法熏陶渐染,渐成风习,也形成了哈师大附中语文教师朴厚的人格。

我认为,“国学经典进课堂”的前提就是“国学经典进教研室”。事实上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多语文教师成了“教书匠”,会讲题、不会“讲课”的比比皆是。再加上教育体制中长期以“教学成绩”来衡量教师的业务水平,使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忘记了读书、写作的“专业基本功”,更不用说钻研国学经典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国学经典也是“硬骨头”。当然,教师是有专业基础的,一旦教师的潜能和热情被激发出来,还是能取得相当理想的教育业绩的。

时下,国学教材五花八门,有人将“国学”标准化、精细化,令学子望而生畏。国学的普及绝不能搞形式、玩花样,亦不能盲目地“贪多”“求全”,更不能讓国学“另立门户”,成为语文之外的一门新课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优中选优”,且以最切实可行的方案进入课堂。因此,我选择《论语》为研究对象,以“课前演讲”的形式进行了两年多的实践,收获甚丰。

研习《论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讲经”绝不只是“翻译”,更应该挖掘其内涵,汲取其精华,比较各家观点仔细参详,类比古今事理小心推敲。笔者以杨伯峻译注的《论语》为蓝本,参照了多家注疏。在选择注疏问题上,征询了组内郑晓峰、杜广学两位博士,最后决定主要参考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藕益大师的《藕益四书解》等经典书籍。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刘宝楠是训诂大家,他们对《论语》的解读更权威、更贴近经典本质,而《藕益四书解》则是“以佛解儒”的新视角。学问的高境界在于“打通”,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个流派也必然有根脉相通处,所以,参详《藕益四书解》更能解悟出经典更深层的意旨。

研习经典是苦差事,但可以将其化解为一种生活常态,并乐在其中。我主要采用“备课”的方式研读《论语》,先通其大意,再自我揣摩感悟,后参考各家注疏。我的乐趣在于,经常在比较各家注疏之时,通过“肯定先前——否定先前——肯定先前——有所发现”的过程,一层层地“推进”。在参照的同时深思慎取,将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誊录,以备“讲经”之用。我的《论语》课本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征引来的名句、警句、反思、感悟,我也在学习、自省之中发现自己见识和修养的浅薄。我在研习《论语》时经常联系现实生活,在真切的体悟、反省中提升自己对经典的解读水平。清华大学方朝晖先生曾说:“国学教育要通过趣味化的讲解,增加学生理解力,使教育对其自我成长、灵魂自觉和精神升华产生积极作用。”国学教育是“传道”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志于“道”,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我将《论语》作为所教班级的必修课程。国学经典比死板、教条的应试课程“温暖”一些,有人情味儿,又真能发挥其熏陶、陶冶、涵养的效用。

高中语文课堂一般设有“课前演讲”时间,我将其中的部分时间规划出来,专门讲《论语》,每次一章,按内容诵读、翻译内容、注疏择要、复读温习的顺序进行讲解。

如讲解《论语·学而》1.1章时,先范读文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学生齐读后,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进行翻译: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辨:有没有不同意的?说说你的想法。

下面是注疏择要,主要讲解与本章相关的最重要的注疏,如:

《说文》:“学,觉悟也。”

《礼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四书章句集注》:“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

《四书章句集注》:“尹氏: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

《四时读书乐》:“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宋·翁森)

板书:

学——习——时习

悦【心】——乐【群】——不愠【近道】

讲《论语》时,板书内容往往随意生成,讲解也多半要联系现实生活。当然,讲讲字词句是讲,讲讲大意也是讲,但若以“传道”的眼光来看待、重视这件事,就知道何为“本末”了。“本”即“道”,“末”即“技”。讲解的形式、联系的社会现象、征引的注疏都是为“道”服务的,要发自内心真正地去进行唤醒心灵、培育道德的工作,这样的“讲经”才不是虚假的。

“讲经”开始后,学生们开始比较好奇,后来发现心目中中规中矩的《论语》竟然包罗万象,而且那么亲切与真实。于是讲解变成“互动”,课下探讨的不是高考知识点,而是“经典”了。在一段时间的“熏染”后,我开始引导学生“反思经典”,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写交流心得,在全班与微信学习群里展示优秀的心得体会。知识尚且需要“温故”,经典更需“反刍”。“阅读——思考——写作——碰撞”,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往往会有思想认识上“质”的飞跃。看看班级学生的心得笔记:

李姝润: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总是虚伪地为人,敷衍地做事,知道说好听的话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于是我们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学会了巧言令色而不务实求真。说得再好,得到了你所想要的,其实也失去了很多。失去了人心,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踏实实践的历练经历,最重要的是失去了本来淳朴踏实的自己。

周瑞虹:《论语·学而》:“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是有朋友从远方来,孔子因之而快乐。可细看,若身边知己很多,就算又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孔子心里大概也不过是有些许的波澜罢了。可问题在于,正是以为身边缺少知己,心有所想而无人理解,恰巧这时,遇到了一个从未谋面的知己。圣人心中便感到了从未拥有的快乐。仔细想想,我们不也正是如此“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曰人云吾亦云”吗?大众所接受的,我们也不假思索地接受,从未考虑是否有另外的含义,从未思索这样的解释是否符合自己的世界观。

张玮惟:读《论语》,看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思索什么是孝,发觉这个字于子女而言更应是一种悔。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也许是我同他人不同,竟从这三个字中读到溢出文字的浓浓的悔恨来,是什么样的背影才能透出那不必追的意味来,那定然是决绝的,是瘦削而锐利的。重的悔意坠在心尖下,才是真正懂了孝。

…………

在这些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礼”,看到“恕”,甚至看到“仁爱”。经典在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根。这也足以说明,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是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达到有深刻领悟的程度的。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如果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的学习,也许会热热闹闹,但终究会流于形式。所以,对国学经典可以进行阶段性的反馈活动、探究活动,以期促进学生将经典“内化”,达到培育心性、滋养道德的作用。

高中生思维已经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具备了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因此,国学经典进课堂可以采取主题探究的方式。如果能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提取”出学生最感兴趣研习的“主题”,那么这些“主题”所代表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会让国学研究有极强的针对性,进而引发学生“攻克”的欲望。如儒家学派的所谓“君子”“仁”“礼”等都是很好的专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成研究小组,第一步可以先查找相关资料,第二步可以进行自我研读,第三步可以进行主题探讨,最后可以让学生合作撰写总结论文。当然,国学探究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国学主题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走进国学之门,而不是成为“国学大师”,但也不是任由学生“折腾”,教师完全放手,进行没有方法、没有方向、得不到正确结论的“乱研究”。教师要多给学生推荐好的研究方法,如综合分析法、对比法、类比法、分类法、验证法、推论法等,如果必要的话先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再展开研究。

当然,我们对国学的研究也可以和应试联系起来,如下面这两道作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君子不器。

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⑤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中的名句对后世影响深远。读了上面六个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从中选择两三个语句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呢?有人认为,浮云聚散无常,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也有认为,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还有人认为,浮云轻飘淡然,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以上关于《论语》语句的几种理解,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结合你对《论语》的学习体会并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学生范文:

车尘马足,酒盏花枝

刘汉文

孔子曾言,饭疏枕肱,乐在其中,不义富贵如浮云。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乃是有着兼济天下的信念,故不忧及起居琐事。而不义的富贵“与己无关”或“短暂”的观点,既未理解圣人的胸襟,更未认识到不义之财,始终“不义”,是不可取的,不值得被看中的。

故浮云之喻,意下道義重于富贵。

唐寅有诗:“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富与贫各有各的乐处,贫与富并无道德的差别,只是个人喜好不同,故追求不同罢了。求富或安贫,无非心性不同,境界有殊,而无善恶优劣之别。故富贵本无轻重,圣人所反对的,乃是“不义”。

圣人一言,诫世千载。反观当下,却有诸多舍义取利之人。圣人所言“富贵”,非唯富贵,实指利益。孟曰舍生取义,今人舍义求利,岂不大悖!

反腐中倒台的一个个官员,借职权谋不义之财。他们沾着唾沫数钞票时,可曾想过“道义”?明星、导演偷税漏税,以榜样之身行不义之事。他们侥幸窃喜,抚胸三叹时,可曾想过“道义”?如此居于人上之官,受宠满国之伶,尚贪于外物,利欲熏心。更遑论鄙民恶企,奸商邪贩之徒!前有疫苗案荼毒婴孩,后有性侵案、强奸案恼人视听。悠悠苍天,更复曷极?更复曷极!

非唯利欲、肉欲、物欲横行。更有对好友见死不救,背恩弃义之“巨虎”,更有高铁霸座,拦截地铁之类“群蝇”。然巨虎事发,群蝇犹不自省,腆面奋起,“直非五十步笑百步耳” ?

如是,为一己私利弃道义于不顾,贪一时方便置规矩若罔闻者。皆以不义之利,替大利之义。故窗外之事,闻之可笑,思之可悲,何哉?

文革十载,流毒无穷。经济猛涨,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学术不兴。此三者兼而有之。

逢此顽疴,须经猛药。道德教化,势在必行。法令不出,无以镇乱象;检察不力,无以肃世风。民劣世沦,稍察可见;国乱人邪,急切难平。然世既穷人,人不可自穷。亦当自修内圣,精进仁心。人则在在谋其利,我则在在求诸仁。贫而不穷,不负本心。

如是,生如莲花。若幸弘道,则尘世亦清净地。若难扬法,亦当不负神明三尺,安贫又何如?

综上,笔者是《论语》的研习者,也是经典教育的“传道”者,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学生心灵的修缮做点实事。然而,久而久之,自觉“救赎”乃为“自救”,在濡染学生的过程之中,笔者的人格也在悄然生长、拔节,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我看来,将《论语》引入课堂让我的语文教学回归根本,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旨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猜你喜欢
注疏国学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垂”改成“掉”,好不好?
如何读懂《论语》?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论语》注疏之西方传承:从理雅各到森舸斓
半部《论语》治天下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