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塑造学生精神世界

2019-03-30 11:00孙鸿飞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感诗意语文课堂

孙鸿飞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也就是说,你对事物的观点、认识决定了你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反过来说也可以这样理解,你对事物的态度、方法,正是你对这个事物的观点和认识的反映。由此观之,作为每天进行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师,不论我们是否对“语文是什么”有所思考,但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自己认为的“是什么”的课堂实践。正如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所说: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在有意无意地对“语文是什么”做着属于他自己的诠释和演绎。如果你认为“语文”就是基础阅读、作文分数,那么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就是反反复复的“卷山题海”;如果你认为“语文”就是字词段章、语逻修辞,那么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就是无休无止的“解剖观察”;如果你认为“语文”就是听说读写、积累沉淀,那么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就是无时无刻的读书写作;如果你认为“语文”就是教育规范、修德育人,那么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就是每分每秒的教导训诫;如果……我们的教学实践呈现了我们对语文课堂的理解。当然,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他的教学实践只反映着他在某一时刻对语文课堂的理解。

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没有方向的前行毫无意义,南辕北辙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越努力,离目标越远。所以,我们只有清楚了解语文是什么,才能知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清楚了解语文的本质特征,才能知道语文课堂的本质特征。由上文我们可知:语文是“诗意”的,那么语文课堂也勿庸置疑是“诗意”的。

一、“诗意”的语文课堂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宗旨

广义的“诗”不仅仅指文学意义上的“诗”,它是一切艺术的统称,更是人类观照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灵魂的栖息方式,简而言之,是一个人看待世界、人生与价值的观点和角度。这种认识世界、人生与价值的“诗”的广义性,我们命名为“诗意”。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指出:同是一件事物,由于一个人所持的态度不同,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不同。一个人对待事物可分为三种态度: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美感的态度。而我们“诗意”地来看待世界、人生与价值,则为用美感的态度来对待事物。用“诗意”来观看教师的职业,则又有了不同的视角和境界。用这种态度来教学,就如同王崧舟老师所描绘的生命境界:在这样的一段时间中,你会迎来一次生命与生命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美丽邂逅!我支付的是生命,结缘的是生命;在生命境界中,你会对自己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时刻负起责任。用“诗意”来对待教师的职业,你看到的不是作为职业给自己带来的维持生活的物质利益,不是学生未来的升学成绩,前途发展,也不是科学理论、方法实践,在你的眼中,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生命本体,看到的是一个生命体存在的美好状态,看到的是一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形象,一种形象的直觉。所以,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是符合生命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对一个生命存在的珍视与尊重,更是對一个生命存在的美好的欣赏和憧憬。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以教师的“诗意”去对待我们的教育生命和职业人生,更重要的责任是“诗意”地培养和教育受教育的生命个体——我们的学生。

课堂由教室、教师、学生三者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室中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任何学科的教育教学都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培养塑造人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所有教师的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立德树人”,通过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就是通过对祖国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理想信念、丰富的情感世界、高雅的品位追求、卓越的才干能力的有益于生命,有益于社会的人。而语文教师进行“立德树人”的价值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具有独当之任。圣贤哲人把他们的人生智慧、经验教训、所思所悟用文字的方式记载在篇篇经典诗文中,那里有孟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的正大浩然,有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有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国忧民,有文天祥 “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舍生取义……那里有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和魂魄,有人立于天地之间的意义和价值,有人的“精”“气”“神”的普世价值。语文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只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用“诗意”的观照世界的方式,用美感的角度去认识发现我们教育教学的真正价值,理解和思考我们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运用和实践我们教育教学的真正方法才可能实现。换言之,用功利与道德的角度,甚至是科学与都不能真正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宗旨和理念,语文教学就会变成一个学生升学考试的科目,一本宣讲世界的《圣经》,一条语言技巧的公式,没有温度,没有性情,没有关怀,没有美感,没有生命。

二、“诗意”的语文课堂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教育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实践中最大的难点不止在于对文本中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的认识、挖掘和讲授,更为重要的是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社会人类的发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个体生命差异,如何能使学生体验感受、理解积淀,形成自己的生命精神,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思考的问题,这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高层次目标。举例来说:课堂上学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通过诗句品析鉴赏,懂得了杜甫的忧国忧民,兼济苍生的情怀,懂得了杜甫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胸襟。但是,仅仅了解、懂得、知道还远远不够,记在笔记上,书写在试卷中,驻在脑海里,这只是知识的传授、道理的宣讲、美好的鉴赏,更重要的是要在生命中对这种精神品质敬仰、崇拜,以及憧憬、向往、立志也要做这样的人,胸怀天下,有家国情怀。这不是简单的解析、教授可以做到的,必须要有教育者苦心孤诣的设计、匠心独运的策划、满含诗意地教授才可能实现受教育者灵魂的触动、生命的认同、情感的共鸣、价值的追求。

这就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把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作为自己课堂的终极目标。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个体生命的物质基础上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潜在于每个生命体的细胞中,那里面有精卫的执着、夸父的勇敢、女娲的慈爱、愚公的坚毅;那里面有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自然、墨家的兼爱、佛家的慈悲;那里面有陶渊明的恬淡、李白的潇洒、杜甫的沉郁、苏轼的圆融……那里面有无限多的中华民族的基因,但这种物质生命的文化基因要通过不同境地、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不同状态地加以触动、共鸣、引发,最终形成中华民族个体的民族文化生命,从而将物质个体基因变成生命体真正的组成部分。这就是一种文化的生命,而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这一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语文教师作为文化人的担当和使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横渠先”为读书人的责任和使命定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人自应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塑造具有中华精神的中国人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三、“诗意”的语文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的任务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语文学习只能是潜移默化,只能是熏陶感染,只能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只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能是触类旁通,只能是“举一隅而三隅反”……语文学习不靠聪明,耳聪目明,头脑灵光,“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人往往学不好语文。耐不住寂寞,等不得时间,所有知识汲取马上就转化为技能或财富,甚至不必考虑是非对错,不必思考来龙去脉,这是功利性的学习;语文学习须有智慧,“慧”在于心,所有的知识必须经过“心”的过滤、沉淀、涤荡,经过“心”的纠结、思虑、澄澈,最后才成为自己生命精神的一部分,与自己的物质身躯合二为一,形成人独有的个性精神、道德品质、境界层次,表现在外表上就是气韵和风度,就是优雅和沉静,就是端庄和正气,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语文的学习一定是长期的、隐性的,必须是超越實用主义的,必须是以生命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宗旨、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为人全面、长期、终身的语文发展而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拟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确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也即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所指内容。这四个要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融通。作为语文教育者应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激发和保护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纯正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所以,语文教育者要在教学文本中找寻最有意义的价值取向,这是课堂教学中的“金字塔上的明珠“,是”万千河流归大海”的流向,是课堂教学的终极价值,至高点;语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使学生在“熏陶感染”下获得生命的汲养、精神的力量,感受文学的魅力、文化的价值。这就需要语文教育者要有深刻的理解力、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分析力、独特的审美力和艺术的设计力,要由语文教育课堂上沉稳的调动力、灵活的反应力和儒雅的表现力,从而形成教师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如沐春风”,欲罢不能,这也就是王崧舟老师所说的“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实现方法就培养学生的“语感”,即直接、迅速地能够从生活体验和实际情境中学习和感悟到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我们都知道语文和文字都是生活实践中通过我们祖先的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发明创造的,那么我们学习语言和文字的过程也必然是由生活体验和实际情境的“感性”中而来。。

教育家夏丏尊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这样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称这感觉为‘语感。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想到希望、生命等话题;见到‘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展为语言文字。他强调:“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

语感是一种能力,一种感觉,一种素养,正如语文教育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所言:“因为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强加,不能移植,也不能‘粘贴。”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不能仅凭借死记硬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判断推理等方式获得,必须引发学生作为语感主体去感觉、感受、感悟,使学生在感觉、感受和感悟中对自己已有的语言感觉系统进行调整、改变、丰富、生动、深刻,从而在新的语言感觉系统形成中享受到这种变化的愉悦和幸福。如同王尚文先生所说:“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就是要艺术性地创造和真正地引导学生享受高品位的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在这种创造和享受中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境界的提升、精神的升华,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言:“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从“言语”的角度来塑造生命,这是“诗意”语文课堂的宗旨、目标和使命。

综上所述,“诗意”语文的课堂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宗旨、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的任务。在课堂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语感”为重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重要任务,通过精深的教学理解、精湛的教学技艺、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妙的教学语言,将文字赋予温度、给予生命,唤醒学生生命体内民族的基因,从而在“言语”中塑造具有民族文化的鲜活生命,立德树人。而这样的语文课堂,一定是“春花烂漫”的,一定是“诗情画意”的,一定是“鸟语花香”的,一定是“情意绵绵”的……一定是充满着教育者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的,一定是充满“诗意”的,就像王崧舟老师所说的:“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猜你喜欢
语感诗意语文课堂
诗意地栖居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被耽搁的诗意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