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丽
摘 要: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维度下解读古诗文本,能够有效、准确地把握文本的语言魅力,表情达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文本解读与教学的生成,从而在教材解读,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体现语文核心素养观。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建构与运用
2016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核心素养被提高到教育的本质目标,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肢解,被割裂。过分强化字词、句子、段、篇,而忽略了语文表情达意的实质。古诗文教学也过多关注作者情感,语句赏析,忽视了诗歌教学的美感。本文基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增强诗歌教学的语文味道,回归语文本质。
“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学科培养思维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审美是针对语言作品审美。语言在表达美感普遍性上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是诗歌养育了中华民族。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人情感的重要抒发方式,凝聚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思维。特别是部编版语文教材,更是加大了古诗词教学的比例,由原来的90首古诗,增加到130首。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改变古詩文常规的教法,在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环节,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立足点,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诵读吟咏,培育语言素养
古诗词是汉语最美的展现方式,它注重音节、韵律,讲究节奏、平仄。所以,读起来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音韵美。在古诗教学中,我喜欢带着孩子们进行反复吟诵。学生一开始觉得新奇,好玩,等到慢慢掌握了吟诵技巧和方法,就会喜欢上吟诵。
在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时,因为篇幅较长,学生背诵起来有难度。讲课之前,我先给学生吟诵这首诗。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跟着老师学几遍就会了,很快就把整首诗背下来了。学会在吟诵的基础上,再理解起诗句,就很容易。
除此之外,吟诵也能让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诗以传情,诗以言志。凡是诗歌,皆以情动人。语言吟诵之声,带动情感的抒发,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相比于新式的朗诵,吟诵可以拖长音节,回环往复,一咏三叹。
二、巧设问题,提升学生思维
课堂上关键的方式就是有效提问。余映潮老师主张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形式,“它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有时候,老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提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最好的方式。古诗教学中,也是可以用问题式解读诗句的。
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我就连续用了几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景物特点和诗人情感。(1)诗人来这里做什么?(2)诗中写了哪些意象?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十几种景物。(3)请为每一种景物前加形容词。通过问题启发,思考讨论,小组交流,学生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非常深刻。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驱使其走向思维深水区,作深入的研读,实现思维发展素养的提升。
三、品鉴表达,提高审美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其语言艺术,进而体验作者的丰富情感,激发其审美想象,感受文章思想魅力,领悟作品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书面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鉴赏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古诗词语句优美,词语凝练。学会品鉴欣赏古诗语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让学生把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改写成一篇借景抒情散文。通过朗读交流,用词修饰语句,运用修辞展现语段的文采。在《水调歌头》中品赏月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诗人思绪驰骋,“把酒问青天”的魄力。课堂上师生都陶醉在诗人神奇的想象,优美的文字和哲理思辨之美中。
四、寻根溯源,关注文化传承
诗歌传承了诗情画意,文化情怀,学生通过吸取文化智慧,能体会到古诗词新的生命力。学到白居易的《忆江南》,我引导学生思考,想到江南,你会想到什么,他们有人说,想到草长莺飞,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想到“春水碧于天”“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同学说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还有同学想到《社戏》里的月下行船,水乡月色。真是思接千载,驰骋万里。看似我们在学习一首简单的诗,却把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对于江南美景的歌颂和赞美深深印在脑海里。不仅对美丽的江南景色充满向往,更感受到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还有古诗里学到“子规”。“子规”是一个饱含文化背景的意象,带着学生读一系列的“子规诗”,比较阅读中体会这一文化符号的内涵。
语文就是这样,当你读出了它的美,感悟到了它的美。自然就实现了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的智慧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不变不是保守,不是守旧,不变是对规律和真理的尊重,也就是对语文本质的尊重!
参考文献:
[1]万永翔.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7(6A).
[2]余映潮.主问题的教学魅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1(2).
[3]胡家曙.高校语文教学课堂活动的再升级: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4(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