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会
摘 要: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美学著作《艺术论》中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他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中或想象中体验到痛苦和快乐,把这种感情在画布上或大理石上表现出来,并使其他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这就是艺术。他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对此,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色彩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色彩教学 艺术情感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1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美学著作《艺术论》中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他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中或想象中体验到痛苦和快乐,把这种感情在画布上或大理石上表现出来,并使其他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这就是艺术。他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在诸多艺术表达方式中,有关色彩感觉的培养是最能深入青少年内心的,巧妙而科学地运用色彩心理学,对改变学生的个性和智能与情感的平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未来社会形态会更丰富,其生活方式也更趋多样化,个人良好的个性情感将会是立足社会,参与竞争的基石。为此,我们更应对学生的情感世界予以关怀。美术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成功的学习必定有积极的情感感受。
什么是色彩的情感感受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注意的主体是什么,都不可能舍弃和违背各种色彩给我们的影响,就如我们在欣赏皑皑白雪时不可能看不见蓝色的天空和附近的岩石及树林。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颜色时常误认为只有七种,即红、橙、黄、绿、青、蓝、紫,其实在周围有几十万种色彩不被我们所注意。而美术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从认识、欣赏、运用身边的色彩进行学会认识世界、创造世界。人类区分于动物的是拥有高尚的情感,而对于事物的色彩有较深的接受性反应,这是情感感受的最好佐证。尽管我们对“美”的标准、定义、范畴等在理论上有不同的见解,但我们对它的感受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即色彩的通感,这种通感是人类长期的生理感受知识所积淀的视觉经验。如大红的太阳,冬天给人以温暖,人们对红色就感到是温暖,同样是红色的火,人们曾被它灼伤产生过痛感,于是对红色也会产生危险的感觉。绿色是青春、和平、希望、生命象征,也能给人以恰静、清新、鲜明的感觉。蓝色是智慧、沉静的象征,也能给人以空旷、冷静、深远的感觉。灰色是失望、冷淡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深沉、忧愁、消极的感觉。当然,这些单人的心理感受又因人而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培养学生敏感的色彩感觉固然重要,除了使色彩知觉平衡且充实外,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色彩感情。许多学校及其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只注重色彩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教导,疏忽了色彩的情感培养,以及色彩情感对学生的个性、智能、情感平衡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色彩情感的教育,是因受“色彩感觉与智能的高低,情感平衡无关”的观念支配着。在我看来,情感与智能同等重要,智能虽然能使一个人具有解析事物与问题的能力,但情感完善的效用和判断在青少年时期会让学生身心发展更趋于健康、科学。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对事物的体会比旁人来得更深入和真切,正所谓:“从一朵花见宇宙,自一粒沙窥世界”。这是情感丰富的最佳写照。利用色彩教学培养学生的真善情感虽然不是美术课教学的全部内容,更不是美育的全部,但这种局部的教学实践却向我们证明美育是对人自身素质最深层次的开发。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使自己趋向于更健康、更道德、更智慧、更美好和更幸福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潜能。包括美术课在内的美育的基本作用就是指导和促进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发挥和发展,并且在永不满足、不断超越中把自己推向更高的人生境界。美的吸引力赋予人生的更新境界就在于:当美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带来享受的愉悦时,享受者正在生产、创造着美。在色彩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了升华,其原理也在于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色彩的这种心理效果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如果我们能够在实施色彩教学中切实地关心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和情感心理,我们就可以透过他们的作业了解到学生的情感个性。重视学生色彩情感反应,同时使学生了解色彩与情感关系的基本心理知识,这不仅加深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呼应,对我们课堂教学非常有益。如在色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教育,就是色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皆知绿色代表着植物和自然生命,黄色和红色代表阳光,其实在人类潜意识中都存在着追求森林和阳光健康色调的本能。一般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少年都对色彩比较敏感,因为目前我们生活的环境“疲乏”,孩子打开窗户,看见的不是繁茂的花草树木,也不是河流,更不是田野和森林,所见的只是具有很强空间污染的建筑物:楼房水泥墙、白闪闪的瓷砖、铝合金钢窗、不锈钢保安笼,仅有的一点绿色植物,也处于城市尘埃的拂打中。在这样“疲乏”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对绿色所代表的自然界清新的活力感觉,从情感上必然流露出心怀憧憬,他们会在色彩教学中,在课堂作业中直率的表达出来,除了生理上本能的需求,更表达了他们的情感欲望。而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田野间,满目是苍翠的茂林与流水潺潺的山润,所以他们绝大部分对绿色不会表现出特别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色彩课堂中发现那些孤僻或对色彩反应迟钝的学生要特别关心,我们的色彩课堂要搬到公园、近郊、山润、田野中,带领学生感受自然、领略自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不但有利于陶治学生的高尚情感,同时对他们写生作业的成功也有积极意义的。在色彩教学中运用特殊心理效应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也是十分有益的。许多学生喜欢红色,可以说红色是青少年最喜欢的色彩。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偏爱红色略有担忧,其实这是不必要的。青少年對色彩的反应,尤其是对于红色这样强刺激色彩比较喜欢是因为孩子的视觉心理和情感心理都单纯、原始,所以他们选择和强刺激性色彩,具有肯定性、表现性、攻击性是天经地义的。
在美术课中利用色彩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较多,但不管采用哪条途径和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通过美和审美,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情感世界,从而让他们在健康、积极的情感驱动下去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的创作能力,进而认识现实社会的人的本质力量,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我们的生活,改造我们的世界。以美育人将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与价值追求,而本文阐述的色彩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实践与认识,就是这主旋律中一个正在追求教育固有价值的小小音符,它力求为孩子们的将来铺设一条通往富有美好情怀而又是智慧的色彩人生之路。当他们愉快地踏上这条大路并满怀激情地向前进的时候,那么我们的教育才可以说是真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