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静 梁露 张立冉
【摘 要】 优良的家风体现为:热爱祖国、明礼进德;尊老爱幼,和睦友善;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方面。弘扬优良家风的现实意义在于:重视塑造公民品格;推进实现和谐社会;践行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家风;内涵;时代价值
一、家风的内涵
1、家风概述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或道德要求。从古至今,不同生活背景、身份和地域的家庭所特有的家风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多样性。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就决定了我国的家风也具有多样性。二是传承性。家风是家族在长时间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薪火相传,一代一代沿袭下来影响家庭成员的传统风尚。三是时代性。家风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比如从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到如今很多家庭提倡民主文明。四是稳定性。家风的历史悠久性和传播的潜移默化性让家风具有稳定这一属性。使之在家族范围内进行稳定的传播,在长时间里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
2、家风的内容
我们将家风的内容大致分成治国、齐家、修身三方面。
(1)热爱祖国、明礼进德。祖国的团结稳定是我们家庭和谐,个人成才的重要基础。爱国更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都应遵守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2014年《走基层,春节采访节目——家风是什么》中,不论是身处台湾的著名主持人从小教育儿女不要忘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身处异国的游客教导孩子要注意素质,讲文明懂礼貌,不要给中国抹黑。都是爱国的重要体现。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明礼的示范。唐太宗以德修身,以礼教人,终成就大唐盛世。当今社会,倡导明礼进德的好家风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环节。
(2)尊老爱幼,和睦友善。《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长幼序,友与朋。我们就不难看出自古中国重礼仪,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孟子·公孙丑上》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说,行善是君子的最高品行。中国能赢得礼仪之邦的称号,与中华民族与邻为善、和睦相处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3)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古有商鞅立木取信,今有保定“油条哥”,诚信已贯穿于我们始终。面对社会越来越多的诱惑和利益,更应该秉持发扬“诚实守信”这一准则,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相比国外所倡导的“享乐主义”,我国传承至今的勤俭节约在当今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弘扬优良家风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因此优良家风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1、优良家风是塑造公民品格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导师,那么家庭则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人生的第一个校训。家风引导着家庭成员的发展方向,影响着整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在我们思想还未成熟时期,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很多都源于对长辈的直接效仿,从幼儿开始,我们的性格、习惯和行为养成都与家风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并且会贯穿人生始终。习主席的父亲从小就明确了很多家规家风,所以在2001年习主席任职福建省省长时曾在老父亲生日写过一封家书,信中可以看出老父亲对习主席榜样的引领作用,而时至今日我们仍看得出习主席对于自己家风的传承,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家风传承是人逐渐走向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步骤,其对人的作用是影响一生的。
2、优良家风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家庭的和谐方面。成千上万个小家庭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而每个社会成员都来源于既定的家庭,毋庸置疑地会受到家风的约束和影响。家风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起到一定的规范家庭成员道德行为的作用。所以,优良家风对于和谐家庭的重要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
3、优良家风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只有融入到社会当中,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显然,家风成了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家风很明显的一个特性就在于它的潜移默化性和实践性。所以家风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可以更好去把握和实现,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简单的一条标语、一个口号。
(1)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落实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的意识形态,指导着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精神层面的境界。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人们生活中,则需要具体化、生活化、常态化的家风来发挥它的作用。我们生活在家庭里,从小都被家风家规所约束,在被约束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则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一长期的实践中就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所以,以家风作为载体,使宏大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浅出,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落实,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落小的重要方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倡导核心价值观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每个公民都能自觉遵守,贯彻于我们方方面面的生活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针对于党员干部领导,而是真正面向大众,面对每一位公民。每个家庭都有家风,每个人都会受家风影响,家风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价值观教育,也是落实价值观的最小细胞,广大的群众基础使得家风成为价值观落小的最直接的方式。
(3)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落细的重要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个微小的层面引导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价值观成为公众认同并践行的准则。优良家风的培养需从生活和小的层面入手,包括教育孩子怎样形成生活中的良好品质,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由生活化的途径入手,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而家風就是这种最日常、最贴近实际生活的形式。从好家风的形成入手,让核心价值观践行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学习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结语
家风虽简单朴实却处处彰显着它的价值,从横向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发展,到纵向一个家族一个国家发展都与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风给予我们的教育是最基础最根本最长久的,我们要重视和传承优良家风,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参考文献】
[1] 书立方编委会. 孟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夏伟东.道德本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 陈晋.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6-7.
[6] 裴德海.从一般价值到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双重逻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龙 静(1993—)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