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3-30 06:15贾红芳
科学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贾红芳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相对较强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只注重灌输理论知识,难以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更加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所以,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1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没有初高中的复杂,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阶段的数学是基础数学,是学生未来学习的一个铺垫,对以后数理化等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意义。学习数学应该是思维拓展的过程,但目前的数学教学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会影响学生后期的发展,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主动性不高。大部分教师是将一些公式从书本抄到黑板上,然后为学生进行讲解,紧接着就是题海战术来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敏感度,这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数学教师应将数学原理讲解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掌握知识,这是一个传递数学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真正学习到数学的本质,把握住题目的精髓。

2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2.1创设高效教学情境,渗透解决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高效的课堂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小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技能开展数学研究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渗透解决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这节课是对圆的初步认识,所讲述的概念较多,为了避免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创设了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掌握圆的有关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首先与小学生进行谈话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生活中在哪些地方遇到过圆?”学生都踊跃的回答问题,有的说光盘,有的说硬币,还有的说车轮。我紧接着问道:“那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安装在车轮的什么位置?”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了车轮的构造原理,车轴离开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这样车轮在行驶时才会平稳。通过这样的延伸,学生不仅掌握了“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还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自信心。

2.2通过推理意识培养思维能力

所谓的推理,指的是站在数学的角度,对事物进行一定的类比、判断与证明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数学发现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起学生的数学推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推理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养成严谨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教师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传统教学理念当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重视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还需要教师充分会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非常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纳入到教学目标当中,充分提升教学质量。

2.4立足学生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要更新教学方式

文化基础作为所有学科教学的立足之所,其不仅表现在能够运用学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还要能掌握这一学科所体现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要重视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把“知其所以然”与严谨科学的钻研精神联系起来,才能进一步利用现有条件拓宽教学创新思路,并创造条件来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生活化教學为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往往存在很多伪生活化案例,如高年级的路程计算、匀速行驶,在现实中特别是城市复杂的交通条件下,实现的可能性极低,用这样的案例而不去说明为什么而用,那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从一年级开始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更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2.5介入生活案例,激活学生数感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筛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课堂常态。数感素养是指学生对于数、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学生建立起数感,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数学意义,学会利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问题。因此,为激活学生数感思维,教师要从学生生活中选取案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找准思维切入点,适时切入课堂。这样学生通过更为形象的认知,数感思维得以激活,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以及数的意义,达到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

数学课堂介入生活案例时,教师要透彻分析教材,还要了解学生学情,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生活处处有数学,上课伊始,教师播放学生非常熟悉的《数青蛙》,伴随着儿歌的响起,学生一起哼唱起来。这时,教师让学生把听到的数字写下来,如果是三只青蛙,应是几只眼睛几条腿呢?学生就按自己头脑中三只青蛙的样子数出三只青蛙的嘴巴、眼睛和腿的数。这时,学生随意说出青蛙的数量,教师轻松说出青蛙的嘴、眼睛和腿的数,学生非常想知道教师能够迅速得出答案的原因。此时,教师引出倍数的概念,以小华去超市买文具进行讲解,小华买了2个橡皮,4个笔记本和8只铅笔,利用“几个几”展开表述,让学生初步感知倍数。学生通过儿歌和小华的事例,对倍数有了深入认知,感知倍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接着,教师说一个数,让学生说出青蛙的嘴、眼睛和腿的数量,学生数感思维被顺利激活,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教师利用儿歌和购物事例的生活元素,唤起学生对倍数的认识,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为学生数感素养的成长带来重要契机,课堂实效明显。

2.6安排开放性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以供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否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度还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把握好开放性问题的“度”。例如:有一个花坛,是由四个相同的小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大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边上种了10棵花,那么大三角形的一周种了多少棵花?一共种了多少棵?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必然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开始画图或摆出模型计算答案,在活跃的氛围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境界。

结论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学创新既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又要积极挖掘学生潜能,通过核心素养诸方面的培养,使教学创新有切入点与落脚点,真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孙玉桥.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119+128.

[2]宋霜红.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学周刊,2017,(14):109.

[3]罗雯.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创新的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133.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高河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