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也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围绕生物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创造性、逻辑性、灵活性及发散性的塑造展开分析,可以为生物课堂中促进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有效塑造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生物课堂 塑造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79-01
作为衡量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思维品质指的是个体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特征方面的差异,优秀的思维品质需要具备独特创造性、逻辑连贯性、灵活跨越性及敏感散发性。而通过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生物教学需要将学生思维品质的塑造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教学手段的优化,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一、再现科学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生物教材的经典实验中蕴含着较强的思维创造性。例如,“光合作用探究实验”中以同位素标记的方式验证光合作用中原子的转移途径、“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中将小肠粘膜与稀盐酸的混合物注入动物的静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一起注入动物体内等属于经典实验,这些操作中富含的创造性设计推动生物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基于此,生物教学中对此类知识的教授与讲解有助于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有效塑造。
上述生物学实验与知识的研究属于由现象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发现现象与提出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敏锐性,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着生物研究者的思维创造性。基于此,生物教师需要对教材知识与实验中的创新性方法及思路提高重视程度,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将学生带入知识发现的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与研究,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得到有效培养。
二、借助科学研究方法,塑造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所谓思维逻辑性,指的是思维活动的有序程度及对信息进行整合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其本质上属于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指的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先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假设,然后依据假设进行科学推理与合理验证,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假说—演绎法的运用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充分体现,例如,“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内容中,首先提出“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的问题,然后进行“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导致下部不均匀生长”的假设,进而通过“拜尔、詹森、温特实验”实施验证,最终得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而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不均引发向光性”的结论。
假说—演绎法的应用要求研究者在认真观察与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然后以科学的推理作为对问题进行解释的假设,进而围绕假设进行严密的实验验证,如此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该过程兼具较强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环节较多且紧密联系,研究者需要具备清晰的思路与严谨的推理能力,才能保证所得出结论的有效性与正确性,思维的逻辑性由此得以充分体现。基于此,生物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假说—演绎法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施验证→得出结论”的逻辑思考过程,进而在此过程中使其思维的逻辑性得以有效培养。
三、改变实验操作内容,深化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进行思维活动的灵敏程度。思维灵活性体现在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全方位探究、综合性概括、机动性整合等方面。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生物课程中实验的教学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所掌握技能提升实验效率、创新实验设计及优化实验结论,此过程对思维的敏捷性与应变性具有较高要求,恰可以达到塑造并訓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变动促使学生思维得以灵活性锻炼。第一,变换实验材料。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教师可以用花生或者洋葱代替梨、苹果等教材原有实验材料,如此可以指引学生通过彻底理解原有实验操作的目的与原理,设计出花生、洋葱等实验材料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第二,改变实验方法。例如,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中,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观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问题的解决,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先用高像素相机拍照再放大照片的方式提高观察的便捷性。第三,变更实验目的。如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用食盐与蔗糖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现象,最终得出对比结论。如此一来,该过程不再是验证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实验,而是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检验与证实。以上实验的变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通过思维的调整与应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以有效的塑造。
四、应用课程拓展学习,培育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的发散性指的是以不同途径与方向进行设想而探究多种答案。生物教材中不乏论据有待充实的内容,教师可以以这些内容作为塑造学生思维发散性的资源。例如,对“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产生配子种类”的探究,学生在刚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情况下,会得出“AB、Ab、aB、ab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的结论,而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减数分裂的概念与原理,指导学生将“是否发生交叉互换”作为探究条件对问题进行重新推究,如此促使学生得出完整的结论。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程拓展学习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使学生跳出原有的认识范围,以全新的角度进行问题的验证与探究,进而得出完整结论。因此生物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隐形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以此作为激发与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的有效载体。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生提升学习质量的先决要素,同时也是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对此,生物教师需要围绕学生思维创造性、逻辑性、灵活性与发散性的塑造,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并改进教学手段,进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有效塑造与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桂林. 基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的课程改革反思[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57-59.
[2]肖安庆. 高中生物教学中“滑过现象”的分析与矫治[J]. 教学与管理,2015,34:73-74.
[3]陈卫东. 生物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三个递进层次[J]. 教学与管理,2016,04:70-71.
作者简介:
邵然(1985年5月-),女,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高中生物教师,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