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卓 吴哲 汪祥松 孟婧莹 钟宇博
【摘要】从近些年的形势来看,西方的社会思潮愈演愈烈,对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下,如何帮助我们广大的青年学生,广大的马克思主义接班人认清当下的社会思潮,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减轻甚至消除当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影响成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关键词】社会思潮 学生党员 党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D261.1;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65-0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对话也越来越频繁,西方的一些主流思潮慢慢渗透、传播入我国,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的社会思潮产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
一、党性修养概述
党性修养是指党员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使自己的党性认识、思想觉悟、政策水平、文化知识、道德情感等方面达到一个新水平的修养实践。党性修养和做人修養密切相连,一方面,党性修养以一般人的做人修养为基础,做人修养和党性修养具有一致性,做人修养好有利于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党性修养高于修养,因为共产党员是先进积极分子,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历史任务对中共党员有比一般群众更高的要求。
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以党章为标尺,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修正自身思想和行为,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艰苦的自我磨练、自我改造,克服非党性、增强党性的过程。
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社会思潮具有六个特性,一是历史性,二是区域性,三是群体性,第四功利性、第五变异性,还有第六症候性。社会思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存在地域性的影响,在一些群体中有集中显现,思潮也会带有一种利益和欲望的表达,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会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呈现着八种思潮,即邓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有自由主义思潮、拜金享乐思潮,还有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以及民粹主义思潮。
邓小平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拥护的。邓小平思想下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邓小平思想引领的正确的、先进的社会思潮可以给大学生以社会主义理论的滋养,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现象分析和辨别能力,自觉抵制来自西方的社会思潮,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丰富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能够激励为实现社会的理想目标和个人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树立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观念和理想。
老左派坚持斯大林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具有左倾思想特征,并没有结合我国国情特色,可能误导大学生党员群体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新左派单独的认为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模式,认定走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它反对中国与世界接轨。自由主义核心价值观过度地强调自我,将自我置于国家之上,不符合大学生党员的人生价值观。民族主义是一种盲目排外的,对一切西方思潮采取敌视态度,过于偏激。民粹主义强调一种绝对平均主义,多依托网络进行宣泄,对新时代学生党员的思想造成冲击。新儒家思潮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它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分的全盘接受,将马克思主义同儒学尖锐地对立起来。拜金享乐主义突出个人欲望的满足与过度纵欲享乐,大学生党员信仰不坚定容易被腐蚀蛊惑。这些思想阻碍了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校园风气的形成 ,对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极大的考验。
三、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一)重视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的融入,强化课堂育人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也是高校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要通过思政理论课,坚定地向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有力的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用这个多数人公认的“核心价值”来引领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同时,紧密联系现实,努力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工作热点、生活难点问题,有效的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要保证实效性、有效性和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考试评价之中,让普通学生和学生党员实实在在大学教育中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网络阵地,强化网络育人
网络是培育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我们要进行网络党性教育的建设,把我新媒体发展规律和学生心理,以丰富的形式内容设计网络党课,设计主题教育栏目,宣传优秀学生党员榜样,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营造良好的网上育人环境,抵御新思潮对学生党员的冲击影响,让学生党员在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
(三)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强化常态育人
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二是要以重点节日、传统节日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为契机,举办体现时代特征的丰富多彩的红色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师生全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关爱。
(四)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育人
制度建设对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一是学生手册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修订,强化核心价值观内在与外在约束力的结合,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遵循,让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和肯定,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和否定。二是落实党员的民主测评,党员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学生生活中起模范先锋作用,确保思想入党和行为入党,不断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参考文献:
[1]陈丽,张厚军.当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影响与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2]郝佩佩.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5,(3).
[3]侯再宣.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的途径[J].理论观察, 2016,(1).
[4]袁盛财.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兼及《西方文化概论》教学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 2018,(6).
[5]任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文明校园创建[J].福建教育,2018,(3).
作者简介:
温卓(1985.8-),女,汉族,吉林四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