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利
一、找到生活原型,重构运算意义
小学数学中的运算主要有加、减、乘、除四种。从这四种运算的定义来看,加法是所有运算的“源头”,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作如下梳理:
[加数(减数)不同 加数(减数)相同 加:5+7=12 乘:2+2+2=2×3=6 减:6-4=2 除:6-2-2-2=0 6÷2=3 ]
与这四种运算相关的问题是小学数学的基本问题。如何提炼它们的原型呢?其实,生活中的运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与合。所谓合,就是由部分而为整,也就是加;所谓分,就是由整而为部分,也就是减。在分与合的过程中又会出现规律,这种规律表现在运算上就是等合与等分。按照这种理解,上表又可以进一步完善为:
[加数(减数)不同 加数(减数)相同 合 加:5+7=12 等合 乘:2+2+2=2×3=6 分 减:6-4=2 等分
除:6-2-2-2=0 6÷2=3 ]
这种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予以引导、训练和巩固。比如:“爸爸给我5元钱,妈妈给我4元钱”——合境;“原来有5只鸟,飞走了1只”——分境。有些“合境”是有规律的,如“每天吃5颗糖,6天一共吃几颗”,5个5个地合在一起,所有加数相同,就用特殊合境运算方法——乘法。它是合境中的特殊情况,属于“等合境”。“分境”中也有特殊情况,如“15颗糖,每人分5颗,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可以把算式写成15-5-5-5=0,但更简单的算法是15÷5=3。这意味着除法是分境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称之为“等分境”。这样看来,等合境与合境互通,等分境与分境互通,等合境与等分境互通,合境与分境互通。这样理解就解决了“减法为加法的逆运算、除法为乘法的逆运算”的理解难点。
二、怎么审题,审什么
如何借助运算意义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先来看一道题:“每天吃4个苹果,5天一共吃几个?”教师会怎样引导学生审题?以前,教师是这样教的——
每天吃4个 每份数
吃了5天 份数
一共吃了几个 求总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数量关系审题,也就是利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解应用题。现在,我们这样教:
师:大家会解决吗?请把你的想法用图或算式表示出来。
生1:4×5=20(个)
生2:
师:第一天吃了几个?(4个)第二天吃了几个?(4个)第三天吃了几个?(4个)……5天吃了“几个4”?
生2:5个4。
师:用什么方法解决?
生2:乘法。
显然,现在我们更注重借助画图,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假如按照传统方式教学审“每份数、份数和总数”,结果会怎样呢?水平中上等的学生或许能理解,理解稍慢的学生,记忆量稍大就糊涂了。
基于上述教学片断的对比,我们不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三种审题方法——画图、逼问意义、数量关系,哪种更好?画图法往往是为理解服务的,将图画清楚了,题目自然也会解了。逼问意义是最一般化的方法,它固然能解决问题,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数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架,尤其在解决多步问题时有一定的优势。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新教材“淡化”数量关系?以前,我们总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数量关系式,然后再用分析法与综合法来解题,但随着数量关系式的增多,一些学生越来越吃力,进而出现机械记忆、会做不会分析等问题。
第三个问题:“画图法”缺了什么?课改后很注重“画图法”,旨在发挥几何直观的支撑作用,但如果缺乏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就缺少了厚实的基础。
审题,到底要审什么?境,从运算的角度可以分两类:合境与分境。我们多次观察基础偏弱的学生的解题过程,从他们迟疑的表情来看,他们找不到题目的重点,尽管我们经常提醒学生多读几遍题,画出关键字、句,但对他们来说并不管用。
一步问题,只要分清问题的“境”,是合境(或等合境)还是分境(或等分境),学生自然会判断用什么方法运算。两步问题,境和境串起来就发展成为一个“节”,审“节”就是弄清这些境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比如:“兰兰买书用去25元,又买了5本练习本,每本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由题意可知,兰兰一共买了两样东西,是合境,用加法;其中,买本子是等合境,用乘法;这两个境就形成了一个“节”,即合为大境,等合为小境,大境中套了小境。
在解决三步甚至多步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先审“境”(有几个境,什么境),再审“节”(几个节)。比如:“南南和小红去植树,南南每天种10棵,种了5天,小红每天种8棵,种了4天。两人一共种了多少棵?”这是一个大合境中包含了两个小的等合境的题目。审题的过程就类似语文中的结构分析——
读题:两人植树。
审境:有合境,用加法;有等合境,用乘法。
审节:合为大境,两等合为小境。
解决:南南种的棵数+小红种的棵数=总棵数。
列式:10×5+8×4。
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把握问题的情节,学会挖掘题目中隐含的内容。这样分析题目,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形成如下的结构图:
大合境
南南種的树 + 小红种的树 = 一共种的树
(等合境) (等合境)
审题能力的提升对后续学习的作用非常大:一是解决问题不再感到束手无策。二是熟练掌握审“境”与“节”的方法后,对列方程解决问题很有帮助,因为学生不再受困于找等量关系,又可以减轻记忆和理解的负担。三是整合了学科之间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意识到解决数学问题就如同分析语文文本,讲了一件什么事是“境”,怎样发展的是“节”。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