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眉 鲍芳
【摘 要】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艾青诗歌的特色。艾青诗歌有浓重的历史时期特色,有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特色,从历史最黑暗的时期到迎来光明,译者不但确切地翻译出作者所写诗歌,还完美地翻译出了这三美,让外国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光明的热爱,对新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接受美学;艾青诗歌;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2-0218-03
一、引言
随着中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也愈加密切,因此有许许多多的篇章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以供世界各地的人们文化交流。艾青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诗人,是新诗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诗人(刘婕,2008)。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历史时期的特色——苦难、战争,因此他的许多文章都被翻译成英文供外国人阅读,从而了解艾青的爱国情感以及中国的历史时期的特征。本文选取的译文是1982年出版的《艾青诗选》中欧阳桢等译的版本,从接受美学视角来看译者对艾青诗歌《太阳》《向太阳》的翻译,以及翻译中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再现。译文完美地再现了诗人对太阳的那种独特的情感,太阳是诗人对希望的信仰,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是为祖国而战的原动力(刘婕,2008)。
二、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接受美学的中心概念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理解和阐释作品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前提(陈洁,2007)。从接受美学视角看翻译要努力寻求与读者的“对话”和交流,要突出“隐含的读者”的接受地位,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决定着读者对文章的选择,只有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才能吸引读者,让文本进入读者阅读视野(刘凤梅,2005)。
接受美学强调从受众出发,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读者的吸收是一个作品中最为关键的地方,没有加上读者的思想,文章就只是文本,是连缀在一起的文字,是永久存在着的,是独立的,不受接受主体的干扰,它的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它的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发生改变;但是,一旦加上读者的思想,文本就不再是文本,它便是真正的一份作品,作品是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存在于接受主体的感受之中,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一份作品的形态(姚斯,霍拉勃,1987)。当然,译者存在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译者是原作的读者,即接受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二度创造者,翻译的出发点和指归都是读者(刘凤梅,2005)。
三、艾青的语言特点
艾青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诗人,他有浓郁的爱国情怀,他的诗歌烙刻了时代的印记,为自由体新诗的语言、形式的成熟以及体裁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申洁玲,1999)。他的诗歌有两个主要的意象——土地和太阳。太阳是艾青对希望的信仰,是他灵魂中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生生不息的追求(刘婕,2008)。
闻一多先生(1926)曾提出过新格律诗“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的是有音尺、平仄、韵脚;绘画美强调的是辞藻具有色彩感,鲜明,给人以画面的形式感;建筑美强调的是整齐,统一,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整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艾青诗歌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在整体上是统一的,符合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
四、接受美学视角下艾青诗歌的英译
艾青诗歌有浓重的时代色彩,还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色。艾青诗歌有一个主要意象就是太阳,它象征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欧阳桢等人的翻译完美地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并使三美得以再现。
(一)音乐美的再现
音乐美强调的是有音尺、平仄、韵脚,这是诗歌首要的美,有了音律美,才有诗歌的韵律,音乐美强调的是它的节奏,让人读着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并产生共鸣。
例1: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
The sun is a golden red orb
是发光的圆体
A brilliant orb
是在扩大的圆体
An expanding orb
作者连续使用三个“圆体”来形容太阳,译者同样采用直译的方式,在句尾用了三次“orb”,这并没有让读者觉得冗余,反而有一种“音乐美”,让人读着更加朗朗上口。“金红色”“发光”“在扩大”,这是太阳的特点,采用排比的句式更能给人加深印象,如果翻译成“The sun is a golden red brilliant and expanding orb”就沒有原文所传达的那种气势,仅仅是描述了太阳的特点,而重复“orb”就会增强读者对太阳感官的认知,感觉它由远及近,一步步向人们靠近,给人们带来光明与温暖。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它富有音律感,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增强读者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更能促进读者对作者情感的认知,能够感受出作者对太阳的那种向往,向往太阳所带来的光明。
例2:照着他们的
Shine on their
光洁的,年轻的脸
Bright youthful faces
发皱的,年老的脸
Wrinkled old faces
红润的,少女的脸
Flushed girlish faces
善良的,老妇的脸
Kind grandmotherly faces
译者采用直译的方式,将所有重复的“脸”给翻译了出来,增强对比性,使译文有了音乐美,而且四组对脸的描写,并非是随意的几个形容词,而是两两对比,年轻的脸与年老的脸的对比,少女的脸与老妇的脸的对比,写出了太阳普照意境,表达光明已经朝我们走来,我们将马上取得胜利。四个“faces”并不会显得译者的翻译过于直译,而显得译文生硬,反倒表达出了原文所表达的意境,增强译文美感。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它符合接受美学的中心概念,期待视野。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所面临的危机与所期望的光明的到来。
(二)绘画美的再现
绘画美强调的是辞藻具有色彩感,鲜明,给人以画面的形式感。当文字给人以画面感时,就赋予了它生命。
例1: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Like a wheel of fire over the sand dunes
太阳向我滚来……
The sun rolls on towards me…
译者采用直译的方式将原文强烈的画面感展示在读者面前。“over”一词,给人以太阳悬于沙丘上方的感觉,给原本毫无色彩的沙丘带来了光和热。沙丘和像火轮一般的太阳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roll”有翻滾的意思,太阳带着它无限的生命力,难以遮掩的光芒,向着我翻滚而来,给我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rolls on towards me”这句,一下子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恢宏的画面。译文受译者与原文本的交流和视野融合的影响,当然译者还必须考虑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第二次参与和接受,并且译者不可能等到翻译活动结束之后再对后者加以考虑,他往往在翻译活动中就要提前预测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考虑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以使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达到第二次融合。如果仅仅重视同原文的交流,实现与原文的视野融合,忽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译作是无法产生的(张梅,2012)。而本文译文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完全翻译出了作者的情感,并且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将绘画美完美地展现出来。
例2:使生命呼吸
It gives breath to life,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Making the branches of trees dance toward it,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Making the rivers rush forward with song.
“dance”“rush”“song”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增强文字的画面感,突出了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勃勃生机。“breath”,呼吸。呼吸是一个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太阳使万物得以呼吸,给了他们生命。“dance”有手舞足蹈的意思,而这动作透露出来的就是高树繁枝的高兴,他们在极尽全力地欢迎太阳的到来,感谢太阳给他们带来的活力。“rush”,冲,表达出了河流的急切,对太阳的到来的欣喜,想要拥向她的迫切。“with song”还运用读者的听觉, 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画面感。所有的动作都体现了太阳所到之地而带来的生机。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中心概念,读者在阅读全文后能很好地理解太阳所带来的喜悦之情,译者完全把原文的那种对比给描绘了出来,正因为有太阳,才有了万物的生机盎然,对读者对原文主题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三)建筑美的再现
建筑美强调的是整齐,统一,在诗的内容和格式上都拥有美,并且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使文章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表达出作者强烈奔放的感情。
例1:用他们的手劳作着
Who labor with their hands
用他们的嘴呼嚷着
Who yell with their mouths
用他们的脚走着的城市来的旅客
Who tramp over the streets of the city
原文采用的是整齐统一的句式,连续用三个“用他们”开头,译文则使用了三个“who”, 采用从句的方式,在翻译出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保留了原文的格式。而且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译者也同样翻译了出来。“劳作着”对应着“labor”,“呼嚷着”对应着“yell”,意思与格式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都是用一个单词来概括原文的一个词,完全符合建筑美的整齐、统一的特点,满足了接受美学中的读者期待视野。
例2:我们的牲口被吃光
Our animals devoured
我们的父母被杀死
Our parents slaughtered
我们的妻女被强奸
Our women raped
原文句式统一,译文也完全统一,“devour”是指狼吞虎咽地吃光,在原文吃光的基础上,更加进一步地描述出了侵略者的残暴,加深读者的理解,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slaughter”,屠杀,译者没有简单地用“killed”,而是用“slaughter”,同样充满了对侵略者的控诉。“妻女”,译者没有使用“wife and daughter”而是用“women” 这使得句式与前文格式保持一致,同样也没有改变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在人们看来“women”表示弱势的一方,侵略者连弱者也要凌辱,更加强调了他们的惨无人道。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它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文学体裁形式与原文完全一致。
五、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字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作用,认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实践才有具体意义(陈洁,2007)。译者对艾青诗歌的翻译,完美地传达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艾青对光明的一种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译文不仅传达出了艾青所表达的情感,还译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点,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画作一般,更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
参考文献:
[1]H.R.姚,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陈洁.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异质文化的移植[J].中州学刊,2007(4):240-242.
[3]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23-26.
[4]刘婕.试论艾青笔下的土地和太阳[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63-64.
[5]申洁玲.亲情及其超越——论艾青诗歌中大地与太阳意象的双重内涵[J]. 江苏社会科学,1999(2):136-141.
[6]闻一多.诗的格律[J].北京晨报·副刊,1926.
[7]张梅.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传记文本翻译——从《史蒂夫·乔布斯传》中的一封情书谈起[J].译林,2012(6):14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