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侠
【摘 要】豫南皮影戏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历经了几百年历史,集豫南地区民间戏剧、文学、音乐、手工艺、民俗于一身,唱词道白雅俗共赏,音乐唱腔优美动听,乐队构成简约明快,深受豫南地区民众的喜爱。目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从事皮影戏表演的艺人越来越少,其观众数量、结构也不容乐观。本文就豫南皮影戏的历史沿革、省内外研究现状及传承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藉此希望有助于豫南皮影戏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豫南皮影戏;传承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2-0021-02
一、豫南皮影戏的历史地位及沿革
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豫南皮影戏为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豫南皮影戏的范围包括湖北省随州市,南阳市的桐柏县,驻马店市的汝南县、正阳县和信阳市的罗山、息县、光山、新县、固始、商城、演川等地,在豫南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水平,虽然有“南腔”“北调”之分,但演出方式、内容、阵容、音乐伴奏和唱腔基本一致。演出时由艺人操纵着三根小竹杆支撑的牛皮影子,使影人的形象映于影幕之上,根据剧情的发展,举、止、动、静,喜、怒、哀、乐的表现,一动一静,举手投足都要靠艺人拿竹杆的基本功,民间常言“皮影戏好唱,三根棍难戳”。其特点是戏未开场,闹台先行,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唱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道白多用豫南方言,慢打慢唱,文戏多武戏少,多取材于古代历史传说。以它独特的技巧,表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神鬼变化等,真可谓是:“一口道尽千年往事,双手掌控百万雄兵”。
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最早的戏剧艺术,许多国外学者公认中国皮影戏是近代发明电影的先行者。豫南皮影艺术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承载着地方传统和民俗文化,皮影戏与民间信仰、岁时节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区域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艺术形态,皮影戏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和思想追求,更是寄托了当地民众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记载,明朝嘉靖年间,皮影戏传入豫南地区,清代中叶开始兴盛,各县志及史书均有皮影戏活动和演出记载,即使在民国期间的战乱时期,豫南皮影戏也未间断。文革时期受到“破四旧、立四新”的影响,豫南皮影戏走入低潮,艺人纷纷歇业,“刀枪入库、卸甲归田”。改革开放之后,豫南皮影戏重新焕发青春,戏团数量、艺人队伍、演出戏目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并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一朵绚丽的奇葩。豫南皮影戏植根于豫南山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民众的欢迎。
二、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省内外学者关于豫南皮影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刘丽琼的《豫南区罗山皮影戏艺术的发展现状与传承策略研究》(2012)对罗山皮影艺术的发展现状,罗山皮影戏的风格特征與文化内涵,罗山皮影戏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陈世海的《罗山皮影戏与民间文化传播》(2014)对罗山皮影戏的来由、罗山皮影戏目前情况、防止皮影技艺失传、罗山皮影在中原崛起中的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刘红玉的《村落文化变迁背景下罗山皮影的传承与保护》(2013)对村落文化变迁给罗山皮影的传承造成的受众基础缺失和传统皮影艺术乏人继承的困境进行了论述;曾凡广的《罗山县皮影戏音乐研究》(2008)从文化学的层面对罗山皮影戏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豫南皮影戏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分析了当前豫南皮影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对豫南皮影戏的发展前景、对策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在诸如生存环境、发展模式、传承理念、师徒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函待解决。
三、豫南皮影戏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豫南皮影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艺人队伍不断壮大,演出剧目日益繁多。目前,豫南地区各县均有皮影戏团,皮影艺人5000多人,特别是在罗山和光山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皮影戏剧团,经常活跃在周边地区,一个皮影戏剧团年演出220场次,演出内容十分丰富,且不受季节和时令限制,演出成本低,群众容易接受。演出的传统剧目有《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案》《岳飞卷》等120多本,也有部分现代剧目,如《朝阳沟》《小蕾卖鸡》《三个媳妇磨婆婆》《双全其美》《鸾凤和鸣》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皮影戏作为豫南地区民众的主要娱乐方式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它的生存与发展正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
(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观众结构发生变化。目前豫南地区绝大部分青壮年纷纷到城市务工,有的在县城甚至市区买房、安家落户,农村人口在慢慢减少,皮影戏观众队伍均为“六零六一部队”,作为皮影戏生存的的根基正在逐渐减弱。
(二)皮影戏剧目单一,难以满足人民的理想追求。传统的皮影戏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人定胜天、人定胜妖,正义战胜邪恶,这种故事因为情节简单,打斗场面较为热闹,对少年儿童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这种传统模式没有太多新意,故事情节单一,难以带给人们视听震撼,难以打动人心。
(三)演出队伍单一,竞争能力不强。目前豫南皮影戏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来实现的。不论是皮影人的制作、艺人的表演还是旁白、唱腔的设计都是由“师傅教徒弟学”得以代代相传。由于皮影戏艺人多是生活在农村里的民间艺人,其师承关系主要有“地缘传承关系、亲缘传承关系、师缘传承关系”等几种情况。并且,很多民间艺人文化水平偏低,有些还不识字,因而技艺的传承主要是靠师傅的口口相传,徒弟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
(四)现代化网络冲击严重。随着手机网络、无线电视、网络电视的发展,人民有机会能观看到更多、更丰富的娱乐节目,娱乐形式多样化,皮影戏不再是农村地区唯一的娱乐方式,皮影戏作为豫南农村地区主要的娱乐方式正在被悄悄代替。
(五)从艺人员数量后继不足,年龄结构老化。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枯燥的皮影学习上,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窘迫困境,目前艺人年龄绝大多数在50岁以上,30-40岁的年轻艺人少见。
(六)艺人收入水平低,每场演出费用500-1000元,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除去制作道具,购买原料,一年下来所剩无几。
四、豫南皮影戏传承发展对策
(一)政策扶持。培养、鼓励有学历、有文化的年轻人投入到皮影戏的创作和演出中,地方财政提高艺人待遇,在设备、道具、原材料、交通工具等方面予以资助,让皮影戏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事业。
(二)加大皮影艺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豫南地区的自然景观、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名气,每年来豫南地区旅游、经商、探亲的人达百万以上,这正是豫南皮影戏发展振兴的切入点。豫南皮影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要想实现长久的发展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皮影戏的制作、学习、表演活动,由此实现皮影艺术的兴盛。而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和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提升以及区域旅游产业则为皮影戏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豫南皮影戏和旅游、经商、探亲相结合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挑选出具有豫南特色的经典皮影戏,邀请来豫南的客商欣赏皮影艺术、举办各种皮影艺术展演活动或者是创办皮影艺术节等,既可以提高皮影艺人的收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也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政府搭台、皮影唱戏的效果。
(三)加大皮影戏的传播力度和传播方式。一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经典节目制成音像制品,广泛传播、保存,把皮影戏的经典节目制成质量较好的音像制品,可以在便于携带的收音机、CD播放器、手机里进行播放,从而增加豫南皮影戏的影响力。二是建立豫南皮影戏网站,依托网络,建立网站,改变各自为政的状况,专人统一管理,在网站播放一些带有经典特色的视频,增加传播力度,使豫南皮影戏的受众面增加,使皮影戏爱好者有更多的渠道了解皮影戏。
(四)剧目创作多样化,表演艺术多元化。打破传统“师徒传承”模式,使剧目的故事多样化,创作出一些打动人心的剧目。一是结合流行歌曲等元素,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目。二是结合国家改革开发和发展成就,创作反应当代人民生活的剧目,增加皮影戏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给观众带来一定震撼力的视听盛宴,不断满足观众求新求异心理。
(五)“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一是组织兵强马壮的皮影戏团到全国各地举行巡回演出,听听观众的呼声,找出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传承与发展措施;二是邀请国内发展良好的地方戏来本地进行同台演出,以戏会友,分析他们的地方戏共同特质,借鉴他们的传承与发展经验。
(六)字幕与配音并举。豫南方言在豫南皮影戏中的使用,曾经推动过豫南皮影戏的发展,豫南方言传承着当地的文化,凝结着当地的情感,但是如今也成为一定程度上阻碍观众理解的因素。豫南方言在豫南地区流行,但在其他地区的人要听懂豫南方言不是一朝之功,为了既不失去豫南皮影戏的原汁原味,又能让观众看懂、听懂,字幕和配音就显得日益重要。
五、结语
豫南皮影戏历经百年风雨,如今己经没有往日的辉煌,随着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发展,皮影戏在满足观众文化需求方面显得越来越吃力,甚至面临着逐渐萎缩的严重威胁,保护传承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政府、戏曲科研工作者、艺人和广大皮影戏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明水.罗山皮影戏[J].寻根,2015(5).
[2]刘红玉.村落文化变迁背景下罗山皮影的传承与保护[D].温州大学,2013(4).
[3]陳世海.罗山皮影戏与民间文化传播[J].才智,2014(1).
[4]刘丽琼.豫南区罗山皮影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策略研究[J].大舞台,2013(2).
[5]曾珠.豫南罗山皮影戏音乐调查与民俗价值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6).
[6]曾凡广.罗山县皮影戏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8.
[7]曹玲玉.河南罗山皮影戏音乐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