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深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能都开始重视初中生的教育。特别是我国的初中生都属于青少年时期,所以学生都会因为一些生活问题或者一些学习上的压力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全面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初中生的日常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因此本文主要从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外的现状出发,对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制约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强化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思想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与对策
在现阶段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很多专家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展了全面的探索,而且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现阶段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已经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认可。但是即使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很多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导致我国教育者对青少年的教育大多数情况下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我国初中生对于理论都不是特别感兴趣,很多时候都听不进去理论知识,因此我国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从而让初中生真正意义上了解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外的现状
在深入分析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上,需要我国著名学者对其进行分析。其实不管是我国,国外很多国家对于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情况。所以现阶段要从两个观点来叙述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个观点就是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的现状,第二个观点就是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的现状:
其实在国外,很多学者都对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欧洲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就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方面结合开展研究,并采用“美德袋”的模式将慷慨、节制、自尊、诚实、公正和中和打包在一起[1]。由此可见国外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进步。
由于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因此我国不仅仅拥有千年的历史,同时教育也是历经了千年。但是传统的教育中很多教师没有过分的重视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很多初中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而近几年我国相关教育部门逐渐将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作重点,从而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这对于我国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发展[2]。
二、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制约条件
想要真正意义上的阐述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制约条件,现阶段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教育者角色影响,第二个方面就是教育者素质影响,接下来笔者就对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育者角色影响
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育者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为初中生还属于孩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踏入社会,因此这些学生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为榜样、为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树立好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全面的开展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堂中如果学生遇到了问题,教师需要有耐心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者素质影响
由于我国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初中思想道德教育课堂长期处于讲解知识的体系中,很多教师就会忽略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很多家长也都认为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开展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浪费时间,因此导致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3]。
三、强化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对强化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几个主要的条件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其中第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注重教育的多元化,第二个有效途径就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第三个有效途径就是实施全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接下来笔者就要对这几个有效途径进行深入阐述:
(一)注重教育的多元化
一直以来对于我国的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教师都没有过分的重视,导致很多初中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以至于阻碍了学生日后的发展。久而久之,教師就逐渐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国的教育部门决定时常开展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在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4]。在课下,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的群体中,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仔细的观察每一个学生,如果发现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把教师当成最好的朋友,向教师吐露心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明白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并找到合理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给学生打造一个长远的未来。
(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想要在初中课堂中落实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因为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发展,导致我国很多教师都选择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而是一味的为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导致学生逐渐感受到课堂的单一、无聊,慢慢的远离课堂。因此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以及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课堂的领导者,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并大力的融合时代特征,充分的在教学中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爱意,进而可以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学业,从而可以顺利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
(三)实施全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想要全面了解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实施全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叙述:第一个方面就是设立“心理素质笔记”,第二个方面就是设施成长纪律,接下来笔者就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1.设立“心理素质笔记”
想要做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設立“心理素质笔记”,教师通过这个笔记可以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状态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记录的变化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让教师更加仔细的了解学生同时还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一旦教师发现哪一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需要教师帮助其解决问题。
2.设施成长纪律
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想要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状态需要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面的记录,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做好自我纪录。在实际的课堂中发现自我记录实际上是一种反映自我剖析的过程,同时也是反应学生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教育初中生的过程中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针对初中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大多数的初中生都属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不仅仅性格比较暴躁同时对还具有非常强烈的反叛心理,特别是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一旦遇到一些坎坷就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且现阶段我国的初中教育由于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考上一所重点高中,然后在高中好好学习,日后考上理想的大学,所以初中生对于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而保证学生可以以平和的心态来进行学习,在未来的中考中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坚,连榕.心理健康标准三维层次模型探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
[2]黄国栋.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SCL-90问卷数据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宁夏卷)[C].2010.
[3]郑斌.呵护心灵翅膀放飞青春梦想——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
[4]裴学进,郑攀君.国(境)外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制度与启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
[5]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
(作者简介:张利红,中学一级教师,本科,作者单位:古云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