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精气神 新春新气象

2019-03-29 12:06冯明
大众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动则寡欲养神

冯明

常言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神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缺乏精神、少气无力是疾病表现,而失精、脱气、无神则意味着生命垂危。中医认为,精、气、神三者关系密切,相互滋生,精充气则足,气足神乃旺。保养精、气、神,是健身延年、延缓衰老的重要方法,尤其是精、气、神逐渐衰退的中老年人,更应珍惜此人身“三宝”。

节制以养精

“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之于生命活动譬如发动机中的油,古人常用油灯比喻,将失精称作“油尽灯枯”。精难生而易耗,保精之道首先在于节制。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纵欲,最易损耗精气,故中醫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节制性欲,以防妄耗精气。

“葆精之道莫如寡欲。”人之有欲如天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一般正常,过则为六淫。寡欲不是禁欲,有适当的欲望本非坏事,但若太过则易伤身,应适当调整心态、养精蓄锐,少做些虚耗精力之事。

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认为睡能还精。就是说,高质量的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最佳方法。民间有“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的谚语,可惜现在不少人不重视“子午觉”(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很多年轻人更是将日夜颠倒、长期熬夜视作家常便饭,甚至“拼搏奋斗”的象征。近年来不断有中青年人英年早逝的新闻报道,大家要引以为戒。

培补以养气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中医认为,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气的作用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五大方面,涉及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血液运行、津液濡润、抵御外邪等生命活动。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虚,多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科学合理的饮食是补气的重要环节,也可在食补基础上辅以药补。“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其他如黄芪、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等也是大众比较熟悉的补气中药材。此外,古人的养气七法也可参考:“一者,少言语,养肺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少思以养神

民间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说法,养神之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养神?除了尽量避免劳心费神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精神专注。

省思少虑,抑目静耳  常言道:“闭目养神”“眼不见心不烦”“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现代社会先进的通讯设备和丰富的传播手段,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扰,不少人有明显的信息焦虑倾向(人在短时间内接受过多繁杂信息,大脑中枢来不及分解消化,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情绪)。此时须适当远离网络环境,以凝聚精神,可进行静坐冥想、气功导引等活动。

恬淡专注  我们不能消极地认为恬淡虚无就是无所事事,任时光蹉跎。书法家苏局仙在102岁时曾说:“人的养生法,只有‘动静二字。动则人所易解,静则往往认为是四肢休息,呆坐养神,实则百念丛生,无所谓静。真正的静就是心神专一。如创造发明,勤学苦练,兴致淋漓,思想集中,饥饱不知,寒暖不惑,呼之忘应,这可算入静之境界。”因此,聚精会神地从事某项工作也利于养神。老年人体力较弱,闲暇时间较多,可适当培养艺术方面的爱好,所谓“琴养心,棋育智,书蕴性,画怡情”,对健康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动则寡欲养神
养生的最高境界
太极
要重视清静养神
日常养神七要点
期待美好
期待美好
是动则病的探讨
动则养身
简单悟语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