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璐 尚慧芳
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纸质玩具越来越注重其寓教于乐的作用。为分析现有儿童纸质玩具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风格以探寻儿童纸质玩具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文章采用归纳法对目前市场中以儿童为主要用户的纸质玩具进行研究,目前儿童纸质玩具呈现出系列化、交互体验升级、个性化等特点,并受到涂鸦、孟菲斯风格等潮流艺术风格的影响。同时,STEAM教育理念对纸质玩具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纸质玩具将呈现出多维度交互、元件简洁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儿童玩具 纸材质 多维度交互 个性化 STEAM教育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2-0128-03
引言
纸玩具是一种以纸为原材料制作的供玩耍嬉戏的物品,早在隋唐时期,人们就开始将纸运用到了日常生活娱乐中,例如纸鸢、花灯、纸扎等,中国民间传统纸玩具肩负着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因此喜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并使用蝙蝠、仙桃等富含寓意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经历了漫长的时代洗礼,现代纸玩具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时代审美的变化开辟出了新篇章。
一、纸玩具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材质玩具,纸质玩具具有以下优势:1.可控性强:纸质玩具多是需要儿童自己动手拼装的,同时儿童也能在动手拼装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设计,由此带来的满足感会加强儿童对该玩具的喜爱程度。2.成本低廉:纸材相对金属、塑料、木质等材质价格低廉。儿童对同一个玩具的兴趣持久性差,且伴随着儿童成长,对玩具需求的变化,使家长不得不高频购买玩具,价格低廉的纸质玩具更加适合市场需求。3.绿色环保:纸材是一种可回收的绿色环保材质,因此以纸为原材料的玩具设计符合绿色环保的时代发展趋势。随着各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纸质玩具通过融合各种高新技术在益智性的基础上,正朝着优化游戏体验的方向发展,以为提高儿童创造力提供更优质的选择。
二、纸质玩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纸质玩具设计趋向主题系列化
1。叙事性增强,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
纸质玩具设计朝着有主题的系列化玩具的方向发展,将故事可视化,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也增加了玩具的叙事性。儿童通过真实的角色扮演,能置身其中更容易地了解故事,有助于提高儿童对文化故事的消化程度。(如图1)所示,这是法国儿童玩具品牌JECO发行的一套玩具纸质工具包,以森林动物为主题,通过构建以及搭配单个纸质动物,能够组建出多种森林场景,儿童可以依据不同场景来创造故事,学习关于森林植物、动物常识知识,玩具的叙事性增强,就会增加对儿童的吸引力,从而充分发挥玩具寓教于乐的作用。
2。交叉搭配,创造体验升级
又如法国漫画家迪迪埃创作的Bible MiniWorld系列套装(如图2),该系列含圣经一书中的多个场景,每个事件都搭配了不同的场景,为儿童连续、生动地呈现出历史故事。其中一套是以摩西为主线的纸质玩具,包含了13个小人物和很多用于创建大厅以及内部装饰的配件,描绘了摩西生命中的不同事件,从其婴儿时期在尼罗河被救,到领导希伯来民族从埃及迁徙到上帝的应许之地。这些部件又可以与圣经系列玩具中的其他场景交叉混合搭配,以创造出新的场景和故事,同一套玩具就可以创造出多种场景和故事,提高了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加了玩具的新鲜感。
系列化纸质玩具相对独立纸质玩具来说,其连续性使得故事的叙述更加生动,其多样性更好地激发了儿童想象力,增强了儿童角色扮演的游戏乐趣,增加了用户黏性。更重要的是,系列化纸质玩具由于通用性强,各部件之间都可以交叉组合,儿童得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故事场景以及游戏玩法,有利于提高儿童对玩具的热爱持久度,提高玩具的利用率以及使用价值。
(二)纸质玩具设计融合多维度沉浸式交互体验
由于红外线、蓝牙等技术的成熟,纸质玩具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正向融合多维度沉浸式交互体验的方向发展。通过大量的纸质玩具比对,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纸质玩具都只具有声、电、光等视听类浅层交互元素,对儿童的操作做出简单的反馈,其有趣性完全不敌深层交互玩具。实践证明,多维度交互的玩具带给儿童的体验更加丰富,也更能刺激儿童的兴趣点。
例如在2016年7月的韩国MIK展上,韩国创新型品牌Solidia Lab(如图3)带来的一款手工益智玩具——SSELTO,该系列产品到目前仍在持续更新升级。它是利用电机、蓝牙控制器以及手机实现对玩具动作的控制,能够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移动,具有动态记录功能以便再现之前的动作,以及在特定動作出现的声效功能。现阶段的SSELTO系列产品也提供了编码功能块,在韩国,其作为物联网时代融合范式的新产物,已参与到10余所小学的课后学习中,用以提升学生的空间组装感以及编码能力。
日本任天堂的Labo游戏机(如图4)自2018年4月20日发售之日起便销售火爆。将NS设备插到一个个形状各异组装简单的卡牌纸盒中之后,它会利用IR红外摄像对物体运动轨迹和热信号进行捕捉和追踪,从而使玩家体验不同的游戏模式,例如钢琴、赛车、机器人。在机器人模式下,玩家可以穿戴自己组装的机器人战甲,自由挥舞肢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宛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沉浸式游戏交互体验。
目前大量的纸质玩具仍停留在视、听等浅层交互上,多维度交互体验的纸质玩具非常少见,但具有多维度交互体验的深层交互玩具所带来的游戏体验是浅层交互玩具不能媲美的,以Labo机器人为例,其手脚全身可动的控制器所带来的操控体验以及多维度沉浸式交互体验极大增强了游戏乐趣,令众多玩家为之沉迷。相信在利用了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高新技术后,儿童纸质玩具将会实现视、听、嗅、味、触等全部感知的联通,提高模拟的真实度以带来深层次交互体验,使玩家体验沉浸式交互,以获得更愉快的游戏体验。
三、纸质玩具设计玩转个性化
新生代的父母更加重视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希望为孩子日后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纸质玩具朝着个性化更加突出,“留白”空间变大的方向发展。
1.不完全个性化纸质玩具
提供借助多媒体可自主设计的空白模板已成为儿童纸质玩具个性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种不完全个性化的纸质玩具。韩国创新型公司raonsquare在2016年推出了PLAYDODO系列玩具,其中一款由几个贴有图案素材的立方体以及一个多媒体交互展台组成的立方体纸玩具(如图5)便是此类玩具。
该玩具通过立方体与屏幕的接触,将立方体上的图案贴附到屏幕玩偶的皮肤上,用以装饰。有趣的是,立方体上的图案可以由玩家自行创造。而后儿童可将玩偶的平面图打印出来,进行组装,成型的立体玩偶又可以通过扫描进入到PLAYDODO系列的多媒体交互游戏系统中,与其他儿童的纸质玩具共同进行到后续游戏。
2.完全个性化纸质玩具
除此之外,不借助外部媒介便可实现个性化的纸质玩具同样存在,例如积木,由于最终呈现形态完全由儿童决定,因此被称为完全个性化纸质玩具。与传统木质积木相比,纸质积木因为质轻,可以搭建出大体积物体而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如图6)所示。儿童沿着折痕折叠好每一个小单元后,就可以自行设计,搭建出属于自己的纸模,以此来培养儿童的空间组装感以及艺术创造性。
纸玩具的个性化,正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纸质玩具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突出纸质玩具的个性化,给玩具元素做减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艺术感、空间感,也有助于儿童耐性等性格方面的培养,实现为儿童的素质培养打基础、做加法。
四、纸质玩具设计吸收潮流文化
涂鸦、孟菲斯风格等潮流艺术成为现在儿童纸质玩具设计的主要风格。因为时代潮流趋势的影响,许多艺术家、时尚界大咖会参与玩具的设计与制作,如田中信、卡尔·拉格斐等,他们的作品虽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充满了趣味、梦幻与超现实感,也能部分反映纸质玩具的设计风格发展趋势。目前,涌现了很多以涂鸦、孟菲斯作为设计风格纸质玩具。
1.涂鸦文化的运用
涂鸦是艺术家们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与感知,透过最质朴、原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或惊艳怪诞,或趣意童稚的绘画图式与艺术符号。涂鸦艺术纯真朴实、自由的创作精神与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理念相得益彰。其鲜明的色彩、独特的图形构成以及纯真朴实的精神是涂鸦艺术广泛应用于儿童纸质玩具的重要原因。不同于传统的涂鸦艺术,运用于儿童纸质玩具中的涂鸦文化表现手法更为简洁、轻快。纸玩具涂鸦艺术作品用其独特的图形表达与浓烈的文化色彩吸引着众人的注意力。
PAPER PUNK是美国一家创新型的纸质玩具品牌,其品牌下很多产品都融入入了涂鸦元素(如图7)所示,这是一款猫的纸质玩具,它吸取了涂鸦文化艳丽色彩的特点,大胆采用黑色与黄色,提高了玩具的活力。其图案采用规则几何图形,使玩具更加简洁、大方。田中信的纸质玩具,(如图8)所示,其色彩也是采用了黑色与其他鲜艳色彩的冲撞搭配,对几何图案放大、缩小、渐变、重叠,富有创造性地凸显纸玩具的角色魅力,延续了涂鸦纸质玩具的简洁、轻快、放松的表现手法。
2.孟菲斯风格的运用
除了涂鸦文化,孟菲斯风格因喜用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以及几何图案而广泛应于在儿童纸质玩具设计中,如DJECO折纸套装(如图9),采用了比较跳跃粉红、粉绿等鲜艳的色彩作为主色调,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另有多样的图形与线条充斥其间充当皮肤纹理,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案来代替真实物体的纹理,生动有趣。其几何图案的排布多采用模块化,将图形按规则的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或不规则进行等间隔或不等间隔条纹状、有秩序地安排、处理。
在儿童纸质玩具中运用涂鸦文化与孟菲斯风格等潮流文化风格的设计素材,符合当代社会审美以及儿童的色彩偏好,也为纸质玩具增加了时尚感。
五、纸质玩具设计开始贯彻STEAM教育理念
STEAM教育是由1980年美国人提出的STEM教育发展而来,为了加强对学生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这四个方面的教育,强调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后因人们越来越注重儿童艺术的培养,增加了“Art”,发展为了STEAM教育。因为纸质玩具具有可控性强、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使得纸质玩具成为占有巨大优勢的STEAM教育传播载体之一。同时将纸玩具与STEAM教育融合,也有助于将STEAM教育理念落地,为更多人了解,在家中就可以进行有关STEAM理念的教育活动。
1.STEM教育玩具如日中天
目前儿童玩具市场占比较大的为STEM教育玩具,(如图10)便是一套STEM教育纸质玩具,是由法国设计师Raphael Pluvinage和Marion Pinaffo所设计的。这是一本“玩具书”,每张纸上都印上了特殊的导电油墨电路,通过裁剪、折叠、拼接、甚至填色,每页纸都能变成一件独立的、可交互的玩具,使儿童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例如其中一页纸可以组装出一个纸钢琴,将电池和声频零件插在示意的位置,把预先裁好的“琴键”折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琴键”的电路都是不一样的,通过铅笔画连接每个键上面的电路线,会出现不一样的电阻,这样按下“琴键”,闭合连通电路后,就会千奇百怪的声音。在调音的过程中,儿童就能够学到关于电路、电阻的知识,拓宽儿童的思维方式。
纸玩具与STEM教育的融合,使得STEM教育落地,被更多人了解、运用于日常教育娱乐。
2.STEAM教育玩具展露头脚
由于对艺术感的重视,STEM教育理念正逐渐被STEAM教育理念所取代。将STEAM教育贯彻于儿童纸质玩具设计中,不仅能够对儿童的科学技能进行启蒙,提高今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的能力,还补充了STEM教育缺乏艺术性培养的问题,更符合新时代父母重视儿童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例如,美国LittleBits公司的littleBits Base Ki(如图11)是一套由磁化的、模块化的电子小硬件、纸模组成,在不需要焊接、编程或接线的情况下就可以创建电路,通过连接电路与纸模,创造出可动的纸质玩具,符合STEAM教育理念中对S、T、E、M的教育目标。除去套装给出的固定纸模道具外,家中任何日用品经过装饰都可作为道具,从而可以发明各种自制纸质玩具,符合STEAM教育理念中对A的教育目标。在littleBits Base Ki的宣传片中,儿童就将电路板与书结合存一起,做出了的专属自己门禁装置。
总的来说,教育理念是玩具设计发展的引导者,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纸质玩具的设计,也是玩具设计理念的基础。STEAM教育是目前接受度较广的教育理念,儿童纸质玩具设计必然会在STEM教育玩具的基础上丰富自身,向STEAM教育玩具发展。
总结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决定了我国对玩具需求量大。将纸作为儿童玩具的原材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符合绿色发展的时代主题。市场需求是产品设计的导向,对儿童情感需求的重视,使得纸质玩具设计需要不断升级交互体验以及汲取优质潮流文化;家长对儿童教育培养的重视,使得玩具设计需要贯彻优质教育理念。可以说,纸质玩具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够反映出大众审美的发展趋势,也能够折射出儿童教育的情况。
主题系列化、沉浸式体验化、个性化、潮流化、STEAM教育理念化的纸质玩具设计发展趋势符合儿童情感需求,以及当今社会教育理念,为培养儿童的艺术性、空间感等综合素质能力添砖增瓦。儿童纸质玩具将在科技进步以及STEAM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做减法,将玩具元素的简洁化,操作步骤的简洁化,使儿童在有限元件的基础上,自我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玩具的个性化,使儿童发明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玩具,升级游戏体验。未来的纸质玩具将不仅是一个玩具,还是一个能带给儿童、家庭感动的玩具。
参考文献
[1]杨丹,吴建华,何秀玲,李雪.信息素质教育游戏的教育性与游戏性融合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7):13-18
[2]刘宝顺,张军雯,姜跃超.基于情感化的交互式儿童玩具研究[J].设计,2016(12):120-121
[3]徐宁,仓诗建.儿童玩具情感交互设计研究[J].设计,2016,29(11):142-143
[4]王金瑶,徐倩,杨亚萍.传统材料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17,30(15):96-97
[5]郭华.京剧人物纸制玩具的设计实践[J].装饰,2018(02):140-141
[6]任琳琳.現代玩具市场影响下的纸质玩具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旬),2013 (10):119121
[7]袁华.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7
[8]于晓丽.基于儿童STEAM教育的玩具设计探索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
[9]Taylor PC Enriching STEM with the arts to better prepare 21st century citizen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Science Educators and Teachers 2018: 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