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海博
【摘 要】《盐铁论》记载的“盐铁会议”发生于汉昭帝时期,会议通过对国家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讨论而体现出儒家与法家思想的碰撞。从桓宽所著的《盐铁论》中,我们发觉这场辩论的胜利者属于儒家学派,政府最终在盐铁专卖制度上做出了退让。但从历史上看,盐铁制度延续千年,不仅未有废除迹象反而愈演愈烈。《盐铁论》的辩论结果与历史事实的冲突其实是中央集权的法律体系与儒家思想的冲突。
【关键词】盐铁论;盐铁专卖;儒家;法家
中图分类号:DF0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236-02
一、问题的提出
《盐铁论》记载的“盐铁会议”发生于汉昭帝刘弗陵时期,代表儒家思潮的“文学”与代表法家思想的“大夫”关于一系列朝堂经济政治问题辩论,其中的主要议题围绕盐铁专卖制度的存废而展开,故名为“盐铁会议”。
《盐铁论》首先让人折服的是书中激烈且精彩的辩论式对话,笔者拜读之时,联想到今日高校学生与之相比略显拙劣的辩论技巧与缺乏实际价值的辩论话题,不禁深感汗颜且羞愧难当。再者,《盐铁论》用对话的形式展现出了儒家与法家不同的治国理念、政治立场、财富观念以及经济政策。作者桓宽本人在写作编排此书时体现出坚定的儒家立场,多次在对话结尾处加入法家大夫“无言以对”的词句,整本书试图宣扬儒家的思想与政治法律主张。在可考的诸多《盐铁论》评论之中,亦有相当数量的人士认为此乃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进一步加深的体现。
但是《盐铁论》没有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盐铁专卖制度缘何成为了中国古代无法解开的死结?仔细阅读《盐铁论》的对话内容,笔者发现盐铁专卖制度之后,体现出中国传统法律与制度的一种困境。
二、“盐铁专卖”制度背后的角力
“盐铁专卖”制度诞生于汉武帝大兴兵戈时期,在桑弘羊主政经济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桑弘羊将盐铁专卖制度作为“均属平准法”的关键,以此为朝廷庞大的开支提供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但在显而易见的国家现实财政需求背后,是多方角力后最终确立起的军国大政。武帝晚年,其开始着手于恢复数十年战争对经济民生的破坏,不久汉昭帝继位,因昭帝年少,霍光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延续武帝晚年确定的方针政策。直到盐铁会议召开,儒家与法家展开辩论,朝廷才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儒家“文学”的建议,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盐铁专卖政策。在思想斗争的背后,却是多方现实利益的角力。
(一)中央朝廷的担忧。于政治层面,汉文帝时期“七王之乱”爆发,在各反叛诸侯国中,吴王刘濞是反政府军中的主力。据史料记载,吴国在刘濞的治理下,国富民殷,相对文景时期节俭的中央政府,吴王可谓富可敌国。究其原因,是因为吴王拥有吴国领域内的铸币权与盐铁买卖权。在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企图反叛未遂,其所在淮南国亦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在汉代初期“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地方政权挑战中央政权的危机可谓此消彼长。经济实力是战争的基础。中央政府“盐铁专卖”制度的施行,从经济上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收归中央管辖,从经济上削弱了地方诸侯国对中央朝廷政权的威胁,同时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度。其次,中央集权的政治化趋势在经济制度上便体现为“盐铁专卖”的垄断制度。
于法律层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律的儒家化逐渐加深,随着法律的儒家化,大一统的法律观念日渐深入。在法律层面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表达的直接含义便是君主对国家拥有完全意义上的所有权。在君王拥有国家合法所有权的基础上,代表君主的中央政府实行的“盐铁专卖”制度并未侵犯地方政府或是黎民百姓的经济权利。因为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在法理层面上并不存在任何明显的瑕疵。
于经济之上,中央政府特别是一个渴望有所作为的中央政府,在汉朝财政若不求之于盐铁税收则难以维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结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一以贯之的整个封建社会,将盐铁税收收归国有,则可抑制百姓之中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中央政府认为盐铁专营制度有利于抑制地方豪强的势力,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土地过度兼并,从而保护小农经济时代的社会稳定。
(二)地方豪族的野望。在《盐铁论》一书中,儒家文学一方数次提到盐铁专卖制度导致国家与民争利,政府当藏富于民而非聚财于国。但是置身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下,我们不难察觉其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其实是地主阶层。再者,从现实条件推测:盐铁买卖的运营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如盐铁营生下放地方,有能力且有机会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人群只有富裕的地方豪族。
儒家文學一方同时强调,在国家盐铁专营的过程中,因吏治腐败而出现了“县官作铁器苦恶,价贵,或强令民买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贵”的局面。指出盐铁专营制度衍生出三大问题:一则是官营垄断造成货物质量低下;二则是缺乏竞争者而导致货物价格虚高不下;三则是强买强卖时有发生。儒家认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方法便是引入竞争,即下放盐铁经营的权力,在根本上改变国家对盐铁经营权的垄断,其他衍生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儒家文学的观点认为:“国家应当由人民来经营产业,国家只要收取租金便好,国家藏富于民,民富则国富,民穷则国耻;山泽应当开放,盐铁应由民众(实则地主)经营,只要百姓合理开发,官府便不应掠夺。”此观点存在一定的现实基础,在汉代生产力与通信不便,国家难以做出充分有效及时的经济指令。国家允许民间进行经营开发,这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亦可适量地增加财政收入。
(三)会议结局——利弊权衡。历史记载本次会议之后朝廷一定程度上采纳了儒家文学的谏言,于是废除了酒类官营与铁官,但是根本上并未改变盐铁由国家专营的局面。桓宽所著的这版《盐铁论》鉴于其自身的儒家立场,其中多处体现儒家文学“胜利”的记载其实并不可信。其次,在桑弘羊等人之后给朝廷的奏章中提到“贤良文学不明县官事”,这种评价虽不充分但却异常关键。翻阅《盐铁论》一书,至今依然能对桑弘羊等人的评价深感认同。例如儒家文学甚至在论及国家现实财政需求以及边防军队的开销时声称:“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最终的处理结果,可以发现朝廷非常清楚盐铁专卖制度带给中央政府的可观利益,但同时,为了缓解吏治腐败与安抚地方豪强,在专卖权的分配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退让。
三、盐铁制度背后的困境
盐铁制度基本上贯穿了历史上所有的中央集权王朝,在国外,盐铁专营制度也不罕见。但就书中记载的盐铁会议而言,各方代表的言论皆有自相矛盾的困境。这些困境一定程度上也是2000年盐铁的制度困境。
(一)贤良文学的自我冲突。《盐铁论》中贤良文学不断声称国家当藏富于民,政府不当与民争利,同时诟病盐铁专营制度带来的强买强卖与官吏腐败问题,呼吁国家下放盐铁经营的权力。但是下放专营权的后果并不能实现富国富民,其在客观层面上必然导致了土地兼并的加速,地方豪族的崛起也最终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一如明末东林党的误国误民。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对豪强征收税款的减少必然将加重对平民的剥削。这两个结果都与贤良文学的愿景背道而驰。
(二)现实的法家——难以超越的现实吏治。法家大夫们相较贤良文学一方明显要现实和精明许多。但桑弘羊等士大夫难以操控的却是官僚体制(吏治)的腐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注重现实的法家在历史上最终恰恰被现实的吏治所打败。盐铁专营带来的吏治贪腐在后世同样蚕食着帝国的财政税收。在专卖制度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民心。
将视野放于世界范围,盐铁制度的问题从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这一困境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爆炸式增长使盐铁专营制度基本绝迹。最终,数千年来无数能人智士遗留的制度困境,在生产力的解放面前却变成了一个不称之为问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聂鑫.盐铁问题的困境[J].法律科学,2007(1).
[2]施丁.秦汉豪族的呼声[J].学术月刊,1999(11).
[3]赖建成.《盐铁论》的结构分析和臆造问题[J].中国文化,1996(2).
[4]曹端波.西汉经济政策大辩论[J].学术探索,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