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爽
【摘 要】老旦是京剧中尤为重要的行当之一,表演艺术可以说是京剧老旦的灵魂。在京剧老旦表演中,眼神的运用尤为关键,眼神的有效运用对于整个戏曲表演而言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传神的眼神能够增加戏曲表演的感染力,不仅有助于塑造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进而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
【关键词】京剧;老旦;眼神;运用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031-01
在京剧表演中,眼睛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传神部位,尤其是对于老旦角色而言,更要善于通过眼神的运用来传达情感、个性,这样才能够使得戏曲人物更加丰富饱满。在京剧老旦表演中,通过角色的眼神可以帮助观众更加了解到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而使得观众与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为了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作为京剧老旦角色,需要加强对眼神的有效运用,眼中有神,才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京剧老旦表演中“眼神”的作用
老旦是指扮演妇女角色的戏曲行当之一。在京剧老旦表演中,千姿百态的人物都离不开“眼神”得表现。通过眼神的有效运用,可以配合角色身段、场景、唱念来更好的塑造老旦的人物形象,进而使得表演更加丰富饱满。所以说,在京剧老旦表演中,“眼神”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戏曲行当十分多样化,而不同的行当在眼神表演风格方面也有所不同,比如闺门旦的眼神需要含情脉脉,花旦的眼神需要聪慧灵活、小旦的眼神需要灵气十足,而老旦的眼神需要饱含风骨[1]。首先,老旦行当中,眼神的合理有效处理可以在京劇表演中发挥表现视觉情境的作用,比如老旦演员眺望、偷瞄、侧瞄、远视等眼神的运用,可以使得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把看到的一切景象通过眼神表现出来。这样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体验人物情境,进而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任务的内心情感。其次,对于老旦演员而言,眼神是表现角色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的重要窗口。还有在京剧表演过程中,两个角色的表演还可以通过眼神来体现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眼神的运用已经可以代替苍白的语言,使得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最后,在京剧表演过程中,眼神也是表现舞台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观众之间都需要通过眼神来进行交流。而通过眼神的交流所体现的情感会更加饱满、真实。
二、京剧老旦表演中“眼神”的运用
(一)眼神的真实性。艺术的生命是真实,因此,在京剧老旦表演中,眼神也需要真实,对此,老旦在京剧表演中可以多结合生活实际,以角色的复杂的情绪及心理状态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角色的性格、形象,以及所处的环境等,通过眼神演绎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李逵探母》中李母就是因为终日哭泣而哭瞎了双眼,哭瞎就等于睁眼瞎,这就需要根据哭瞎的真实情况来表现眼神。如老旦演员眼球完全外露,或者眼睛全部上翻露出白眼球都不能符合哭瞎人物的情景要求,这就需要老旦演员眼睛届时上翻,感觉眼睛睁开,但是又不能露出白眼球,运用上下眼闭兜起来的眼神技巧来表现母亲的悲伤和艰苦。这样既可以满足舞蹈美观要求,同时也更加符合角色的形象和特点。
(二)眼神饱含情感。在京剧老旦表演过程中,演员想要与观众达到情感的共鸣,必须通过眼神来传达情感。所以在京剧老旦表演过程中,演员眼神的运用需要注重情感性。饱含深情的眼神融入到老旦戏曲表演中可以人物更加鲜活丰满。在京剧老旦表演中表现情感的词语有很多,比如神采飞扬、喜出望外、悲喜交加等。这就需要老旦演员能够根据角色的定位、心理的变化等来合理运用眼神,进而达到眼神会说话的效果。在京剧《坐楼杀惜》中有逼写休书这一情节,阎惜娇逼松江写休书,宋江忍气吞声,阎惜娇气势汹汹,两个人的愤怒都可以通过眼神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2]。而观众通过角色眼神的交流,也能够体会到角色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进而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想象。
(三)眼神具有风骨性。对于一个优秀的京剧老旦演员而言,应该做到演什么像什么。老旦行当运用眼神看似容易,其实复杂,其需要结合老旦角色的形象、特点、背景等进行合理运用,而老旦角色多为年长的妇女形象,这就需要结合角色年龄、性格等特点来掌握眼神的运用技巧。会说话、会传神的眼睛能够讲述出任务的经历、环境、背景等,进而将观众带入到戏曲情境中,引起情感的共鸣。所以,老旦演员在京剧戏曲表演过程中,还需要运用饱含风骨的眼神,以此来使得人物更加饱满,同时更好的体现戏剧的美。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京剧老旦戏曲表演过程中,角色的眼神可以说是表演的灵魂和精华。戏曲演员需要通过眼神来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同时通过眼神也可以展现角色的情感、形象、心理等。因此,作为京剧老旦,其眼神必须要饱含真情,在表演中,需要切实根据老旦人物的情感、形象、心理等合理运用眼神,使得眼神与角色相联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感染观众,进而取得更加完美的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明春.浅谈老旦台步表演及练习方法[J].戏剧之家,2018,(09):37+52.
[2]王李霞.浅析戏曲花旦表演中的眼神之美[J].戏剧之家,2017,(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