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识芳
(南安国光中学,福建 南安 362321)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这是我国人才培养在应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修订完善的。其中《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较于2003年实验版,整体变动很大,尤其是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集中体现了育人的价值,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必须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1]而美术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引导学生鉴赏作品当然也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观照和理解,才能领略到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所涉及内容很广,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都在其中。所以,在进行教学观摩的时候,经常碰到教师把鉴赏课上成类似语文或历史的文化讲述课,过多地灌输文化知识;另一种则相反,完全缺乏人文内涵的枯燥的专业课。当下是信息化迅猛的时代,高中生的文化接触面很广,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因此,上好美术鉴赏课既要注意美术文化的人文性,又要避免与其他文化课的雷同。因此,“文化理解”如何融入美术鉴赏活动是很值得探索的课题,下面是以湘版美术教材《新的实验》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各种教学尝试。
不久前,笔者参加福建省普通高中美术模块教学现场观摩课评选活动,在泉州培元中学上了一节鉴赏课《新的实验》(湘版教材),这节课内容涉及到大地、观念、装置等现代艺术,而且是借班上课,如何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课堂,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所以,笔者引用了一段泉州籍艺术家蔡国强在创作《故乡》的视频作为本课导入,学生们立即被视频中的老君岩、东西塔、刺桐花等众多泉州地方文化元素所吸引,而且,整个爆破绘画的过程是在一个教堂完成,一种神圣而亲切的情感在学生中流淌。教师提问到:“同学们,这幅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完成的?有没有用到画笔?”学生的答案可想而知,与传统绘画不同。蔡国强是他们熟悉的,老君岩、东西塔也是他们熟悉的,所以,教师直接点明:“实验性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火药就是颜料,而火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蔡国强找到了能联结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元素。”利用身边的文化人士和符号,生活的事例,唤醒学生对现代艺术的认同感,并且拉近与教师的距离感,这个导入是成功的。因为在上课之前,教师给自己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本课课题叫《新的实验》?编写意图何在?实验性在哪里?如何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观念?接着,仔细研读教材、教参、课标,查阅网上资料等,对作品的创新点以及核心理念一一读透化解,才确定选择蔡国强的《故乡》做为本课的切入口、突破口。通过观看《故乡》视频,学生欣赏了水墨般的爆破绘画,体会到游子的乡愁。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唤起一种乡土情怀和自豪感,[2]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感染了学生,课堂得以顺利展开。应该说20世纪以来的现代实验性艺术影响了许多领域的审美观念,也带来了视觉艺术的革命,如果站在传统艺术的视角去观照现代实验性艺术,难免会陷入教学困境。摸透教材,深刻认识和理解现代艺术家的探索与实验,领悟其核心理念,才能用更浅显易懂地与学生进行交互。
笔者紧接着抛出了课本中的《螺旋形长堤》,罗伯特·史密森在一个盐湖上用沙石筑起一条400多米的螺旋形长堤,从岸边伸向湖心,改变了原有的景观。提问学生:“如果经过这个岸边,你会驻足观看吗?”有学生回答:“我想顺着长堤走到底。”又有学生问到:“艺术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显然学生们想了解创作的意图,教师趁热打铁:“一些艺术家特别重视观众的参与,大地艺术就是这样,对自然加以修饰,可使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获得新的感受,同时,打破了艺术与自然的界限。”学生立刻明白了大地艺术的理念,自然不再是自然,而是有艺术生命力的自然,在自然中展示出人的力量。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至关重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学习习惯,所谓“循循善诱”就是如此。有意识的设问不仅可以诱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更是追寻艺术家的视线。因此,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总能推敲一个关键知识难点。观者被螺旋形长堤迷惑住了,这正是艺术家的创作出发点,大地艺术需要观众的参与,从而有了拥抱自然的人文体验。所以,课堂上学生一直被问题牵引,使得“文化理解”可以贯穿课堂始终。
接下来是贾科梅蒂雕塑作品《行走的人》,这是一件与传统雕塑厚重体量完全相反的作品,削瘦的人形有一种轻的感觉,让学生一脸茫然。学生问:“为什么像骷髅?人那么变形、细长?”这时,教师拿起了一根枯树枝展示给学生,学生又说:“更像枯树枝。”教师引导:“这件作品创作于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那时的人民经历了持久的战争苦难,有如惊弓之鸟,作者想表达当时人民精神的脆弱性,塑造了一系列弱不禁风的人。”教师又问:“什么形象是脆弱的?”学生说:“像枯树枝那样的。”这时,教师轻轻一折,手中的枯树枝断了,说:“一触即断的就是脆弱的,所以不能用传统大体量的手法来塑造。”学生们终于了解了创作的意图。以上教学并没有因抽象的知识而显得冷场尴尬,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特别是教师拿起枯树枝的时候,学生一直在想到底要做什么?成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创设了一个新的学习兴趣点,文化价值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贾科梅蒂创作《行走的人》灵感就是来自枯树枝,完全可以循着作者的视线来诠释作品,最朴素也是最直观的,学生们理解了人经历战争后的精神“脆弱性”,作者通过形似“枯树枝”的雕塑向观者发出:战争的本质是什么?无论胜负,都只会导致持久的苦难和伤痛。学生领悟了作品的意义,等于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从上述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围绕现代实验性艺术进行赏析,虽然学生对现代艺术比较陌生,或者对其中的观念感到晦涩,但每个鉴赏环节都有“文化理解”的渗透,用直观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不同作品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代的实验性艺术,并达到尊重多元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