锜言增
(福清第一中学,福建 福清 350300)
所谓问题意识,一般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就是能自觉地、主动地意识到问题的一种能力,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通过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产生的认识冲突,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出现强烈的探索真实问题或想做出发现式创新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主体不断地积极思维,直至问题解决”[1]。从学习心理学方面来推断,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和个体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相伴随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好学乐学。这也是语文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中的“实践性”的应有之义。我们在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文本为依据,在语文课程观的统摄下精心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能够用鉴赏批判的眼光分析探究文本,在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7年版语文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2]
语文的课堂教学,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积极互动,事实上就是一个“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课堂教学即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组成班级的学生尽管几乎都是同龄人,但由于家庭条件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个性兴趣不同,四五十个同学聚在一起组成的班级,事实上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相对稳定的“小社会”。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化过程。班集体对班级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班集体有着极其强大的教育功能,班集体本身就是一个蕴藏着丰富“宝藏”的课程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构成其中的一部分课程资源,他们共同组成这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本身也构成了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它是由教师、教材和学生(班级全体学生)共同构成的,明乎此,才能认识语文课程学习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师教教材”的教育学意义。当然,每一节课“教师用教材教”的过程都是教师、教材和学生(班级全体学生)共同生成课程并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就是不同情感不同思想的交流过程,不同见解的碰撞过程,不同思维的相互启迪过程,也是不同“语文课程资源”的融汇过程,学生借此“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语文课堂这种“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每一个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从中定然会生发出许许多多有价值的问题。此其一。
其二,在师生共同学习语文教材的同一篇文本时,教师与学生由于学养的不同、阅历的不同,学生之间由于知识结构不同、个性经历不同,也定然产生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也必然从中生发出许许多多的问题。
其三,语文课程的内容涵盖广泛,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就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题——从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可见,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绝好素材。语文业界普遍认可,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是有形的、封闭的空间,置身其中的师生的思想、情感、智慧是无形的,它们从有形的教室辐射出去弥漫在天地间,社会生活的无限丰富性都将成为师生间、生生间对话交流的话题(问题),都构成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其中所生成的问题,定然既源源不绝,又丰富多彩。
能否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教师。所以,教师观念——契合新课程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有民主意识,明了在法律上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懂得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起到课堂教学“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的积极作用。其次,教师还需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并合理安排教育教学内容,还要强化问题意识,培养科学解决问题的研究态度。可以说,教师具有教育教学的强烈问题意识和积极研究态度,是有效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必要前提。”[1]基于此,一个合格的教师理所当然需要养成思考探究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精准地抓住一节课的核心问题,并组织创设轻松有效的对话环境,积极引导师生、生生互动,在课堂这种具体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为了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课程改革势必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课程文化的革命,因为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课堂形态、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教育范畴各个方面的变革,这其中许多方面的变革是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形态的变化就是如此。
传统的满堂灌传授式教学法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当代高中课堂教学的主流,为此,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学习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语文教师“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养,也关乎课堂的组织能力。所以,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因为教师不仅需要精心设置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敏锐地感知到学生生成的问题,并由此将课堂教学往深层次拓展。
下文就以笔者教学实践中具体的一节课例试作分析印证。
《子路从而后》是《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一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中的一章,选自《论语·微子》。笔者对这一篇课文已经教过很多遍了,自认为对班级学生的学情也和了解,走上讲台上这一节课,驾轻就熟。开始,当课文分析到“子路拱而立”这一句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拱而立”是什么样子?显然,“拱而立”字面意思很简单,但要具体描述是什么样子,最好得用肢体语言形象展示。要精确定位,还真没有把握。这时,另一个学生的问题又“不合时宜”的提出来了:丈人在耘田,子路为什么要“拱而立”?
笔者也意识到问题更尖锐,也更有水平,适时启发学生思考:丈人在耘田,子路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他可是个好帮手啊,他为什么不下田去帮忙耕耘,在这个过程中却是拱手而立,你不觉得这样的场景很滑稽吗?
这两个问题师生在课上都不能很准确地回答。学生的讨论当然也莫衷一是。师生约定回去查资料,留待下一节课解决。
在信息化时代,查找资料是很方便的。第二节课,经由师生探究,这两个问题得到了较满意的解答:
“拱而立”是什么样子?
一个有表演天赋的同学先走上讲台把“拱而立”的具象形态样式示范给同学们看。然后,笔者将课前借助网络资源截屏出三帧“拱而立”的图片经由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再次给予学生非常直观的印象,从中也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礼仪教育。
至于第二个问题——丈人在耘田,子路为什么要“拱而立”,这个问题涉及到思维拓展与提升,涉及到对文本内涵的深层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由于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师生探究讨论后明确:“子路拱而立”既体现了作为孔门著名弟子的子路恪守礼仪的规范(对丈人的尊敬),又以形象而生动的实例有力地佐证了孔子及孔门弟子轻视农业劳动的客观事实,从而印证了丈人对孔子的批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
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在课堂教学中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并逐渐上升到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这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大有裨益。课堂教学中的这种引导、思考、讨论和辩难生成了具体的、鲜活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对每一个置身其中的学生个体而言,都是一场场生动活泼的“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最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语文课堂教学理所当然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渠道。
长期以来,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呈现出较为疲弱的态势,这在文本的阅读理解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很多教师也常常感慨语文难教,感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我们探本溯源,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其根源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长期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学生不会分析,不会质疑,阅读文本时就会茫无头绪,回答问题时当然就不着边际了。因此,教师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抓住本质问题探讨分析……这种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理念,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事实上,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常态中,我们才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文本时的探究兴趣,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这种“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分析批判能力,养成质疑辩难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2]
西谚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语文教师长期有意识的引导训练才有可能实现的。
今天,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度)》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落实,“一个不争事实是,课程改革正在改变着课程,改变着教学,改变着教师,最终改变着学生。”[3]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当是达成这一教学最终目的的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