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真
(邹城市中心店镇卫生院彩超室,山东邹城 2735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主要的三大形成因素:静脉血液流速过慢、静脉壁受损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常见的表现为患者一侧下肢突发肿胀,疼痛剧烈。X线静脉造影是其主要的诊断方法,但是近年来超声造影开始广泛地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资料显示,超声造影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极高。本实验通过探讨超声造影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性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治疗的42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6 例;年龄 25~80 岁,平均年龄(62.36±5.68)岁;其中血栓发生于左下肢的有20例,发生于右侧的有22例。所有42例患者入院后经超声造影均提示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平均管腔狭窄率为(95.32±6.85)%。
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检查髂静脉、股静脉和胫腓静脉,取俯卧位检查腘静脉、小腿上端各支分支静脉以及胫前静脉。当患者静脉显示不清楚时,嘱患者站立或用力屈伸脚趾使患者的下肢静脉充分充盈,从而确保对患者下肢静脉检查的准确性。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肢采用不同的探头进行检查。观察血管管径、血流速度和血流信号。
对比患者两侧肢体的血管的情况以及介入治前后患者的患肢的情况。
1.3.1 患者的患肢在介入治疗前后肿胀情况、疼痛缓解时间和患肢周径的比较 以患者自身健肢的情况作为评价患者患肢的标准,判断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的疗效。将患者患肢肿胀和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与健肢同位置周径差小于1 cm视为介入治疗有效。否则无效。
1.3.2 患者的患肢在介入治疗前后超声造影情况的比较 以患者血管通畅、管腔狭窄程度、血流影像明显增强、可见连续血流影,视为介入治疗有效,否则无效。
所有的42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溶栓治疗,术后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均较前有所好转,具体情况如下。
经介入治疗后,所有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和疼痛情况均有所好转,患肢周径与健肢周径差均<1 cm。表示介入治疗有效。
经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管腔狭窄率明显下降,在治疗之前患者的平均管腔狭窄率为(95.32±6.85)%,在接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管腔狭窄率仅为(32.58±8.92)%。管腔狭窄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全部42例患者在入院检查时经超声造影检查示:完全无血流10例(23.80%),有部分血流影32例(76.19%),经抗凝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介入治疗后,复查超声造影评估患者的溶栓效果,全部患者的血管管腔获得大部分或完全再通,血管管腔内血流信号影较前明显改善,术后管腔狭窄率明显降低,血管通畅程度较介入治疗前明显增高。
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治疗不及时或者不恰当的活动都会导致栓子的脱落,栓子随着血液流动,给机体的其他部位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肺栓塞和脑栓塞,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利于患者的愈后[1]。
许多学者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血管自身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关[2]。并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静脉血流速度减缓,引起血液流速过缓的原因是有很多,长时间的卧床和下肢静脉曲张等都能引起,手术患者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时,周围静脉扩张,下肢静脉血流减慢,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松弛,下肢血流速度减慢,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静脉壁受到损伤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时也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最常见的临床的表现为一侧下肢突然肿胀伴随着剧痛,行走时加剧[4]。体格检查时,可发现患者的下肢的肿胀程度每天都会增加,下肢的肿胀程度增加这一体征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确诊中具有较大的价值。且当深静脉血栓发生时可引起浅静脉曲张,常于1、2周后开始出现。有些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的表现,在缺乏典型的表现时,可采用血管无损伤检查法、上行性静脉造影、造影X线片和一些实验室检查来帮助诊断。下肢深静脉造影常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然而改检查为有创性检查,且造影剂可引起其他脏器的损害[5]。而超声造影因其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腔内的情况,可以发现血栓的位置及受累的部位,并且具有实时性、无创性等优点,目前其已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6]。超声造影可通过对检测探头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显示待检查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了血流的速度、方向和信号[7],也可以观察血管的充盈情况,可以有效地定位发生栓塞的血管,能够为进一步的溶栓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证据。
该实验表明,超声造影是目前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