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义敏
(四川省青神县农业和畜牧局,四川 青神 620460)
青贮玉米的发展史,也是南方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史。最初的秸秆利用,是在玉米收获籽粒后,将青玉米秸秆采用铡草机、揉丝机等进行切碎处理,然后入池(窑)青贮发酵,这种青贮玉米饲料因营养成分差,后来被称为“黄贮玉米”。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对饲料营养成分的要求,大牧场开始使用带苞青贮,在玉米乳熟期,连苞带秆、带叶、全株收获青贮,这种青贮饲料,淀粉含量高达25%以上,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醇香味,适口性很好,非常适合饲养牛、羊等反刍动物,在青神县的几个奶牛养殖场,得到很好的利用。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需求非常强烈,而依靠畜牧业的发展来增收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刚进入21世纪时,眉山市提出了打造“西南奶业大市”的目标,大力促进了眉山市奶牛养殖的发展。伴随着食品安全的进一步强化,人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环保问题的强制性推进,为便于解决相关问题,散户养殖被逐渐淘汰,逼迫奶牛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促使相关的配套服务进入规模化发展,如青贮饲料的规模化生产,为养殖提供低成本的、营养成分更高的优质饲料,减少从牧区、甚至国外调入优质牧草成品的可能性。青贮玉米饲料的规模化生产,在眉山市迅速发展起来,青神县也不例外。一是玉米在全县是常规种植的作物,农民已经掌握了主要的栽培技术要点和管理方法;二是已经育成了较多且性能稳定的青贮玉米专用品种,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三是玉米作为高光效的碳四作物,生长期短,产量高,在青神县巳做到了一年生产两季的模式,极大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四是牧场周边的土地,作为青贮玉米饲料的种植基地,便于场内的粪污处理,极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施用了有机肥的玉米,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配肥了地力,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成为了可能;五是减少了运输成本。
随着青贮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许多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给机械化作业带来了很大一个槛:以青神县为例,多年(30年)年均降雨量达1069.5mm,而其中七、八月就达488.9mm,占全年的46%(见下表)。这个时间段,正是春玉米的收获季节,一场20mm的雨量,就会因土壤湿度大,容易导致陷车而让机械2~3d不能下地。若连续2~3次大雨,情况就更严重。而青贮玉米的适宜收获期,前后仅10d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玉米籽粒就进入蜡熟期,影响青贮发酵和消化吸收,降低了营养。
表1 多年平均降雨量表(1986~2015年) 单位:mm
一是在四川盆地内,平原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种植在丘陵地区。丘区土地田块小,高低不平,上下落差有些地方较大,很不利于机械化生产。那么就需要整改田土,但由于与土地的权属性质产生矛盾,势必会被农户阻止;即使通过沟通,农户允许整改,但费工费时,短时间内影响青贮玉米生产;二是丘陵地区的地势条件,极不利于青贮玉米的机械收获,尤其是大中型机械,甚至不能驾驶到地里,仅适合割台在2.5m以下幅度的小型机械。
一是目前的青贮饲料收获机械,非常缺乏。国外进口的机械,如迪尔,以大中型机械为主,不适合四川的地势地貌。而大部分的小型机械,都是收获为主,必须有运输车跟在旁边。这样又是一大难题,收获机械下地尚且困难,运输车就更困难了,任何一台机械陷入泥土中,就造成集体停工;二是在四川的所有青贮饲料收获机械,几乎都是省外小的机械企业,用旧的机械改造的,性能极不稳定,故障特别多,有时维修的时间比作业的时间还长。
一是四川盆地内,因雨水较多,玉米的高产栽培,一般需要垄作。尽管现在可以用机械起垄,但是,垄作栽培后,严重影响其它机械下地;二是玉米栽培的排湿工作,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在机耕、机播后,湿害的影响尽管在后期,但是工作必须在前期做。试验了多种机械开沟,但是沟里的土,被机械抛洒在沟的两侧,形成土埂,反而起到了挡水的作用;人工挖沟可以起到排水的目的,但很费工,成本趋高,无法降下来。排水沟的密度小了,不能起到排水的作用;密度大,又和垄作一样,影响收获机械下地;三是玉米的深中耕问题。现有的播种机械,均来自北方。播种后,玉米种子在地上的位置,顺机器的前进方向,形成一条浅沟,苗子大部分生长在沟内易积水,容易在前期就造成湿害。传统的方式是中耕,使用微型机械,进行深中耕,因业主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四是玉米中后期的追肥问题。玉米的高产栽培,在中后期必须追肥。但是,机械化作业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方案,是在底肥施用时,采用缓释性复合肥料,保证后期不脱肥;五是液体粪污(沼液)的施用。目前,大的牧场,都由政府投资,安装了管网系统,直接到地边。虽然理论上随时都可以施,但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可操作性问题,一半在玉米拔节后,就不施用了。重点还是在播种前后,一次浇足。
国家应该加大对新农机的研制投入,制造适合南方气候、土壤特点的耕作、收获机械。不能照搬北方的机械,甚至只能购买北方机械来使用。尤其是青贮玉米耕作、收获机械等,因市场对专项机械的需求量不大,制约了很多的企业来研发,政府应对专项研发的农机企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搭建农机、农业科研院所及农机企业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联合攻关,结合四川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将丘区玉米乃至其它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配套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使农机装备更符合四川地理、环境和农艺的要求。以达到农业高产、高效目的。
加快土地流转,带动一批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青贮玉米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生产机械化,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实现节本增效。
整合农业、财政、国土、水利等项目,进行定点投入,帮助青贮玉米业主进行土地整理、修建田间作业道等,改善基础设施,便于机械作业。同时建立完善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为重点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