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9-03-28 02:22谢素霞邱相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阿替普红花国药准字

谢素霞 邱相君

(1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 洛阳471023;2洛阳东方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3)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栓所引发脑血供突然中断类疾病,可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该疾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去除血栓,恢复脑动脉血流,改善脑梗死区域血液供应,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常用方法,可溶解血栓,促使闭塞血管再通;红花注射液由中药红花制成,具有活血化瘀功效。本研究分析红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ACI患者NIHSS及QOL评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女16例,男 22例;年龄 49~82岁,平均(67.35±7.2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0.5~4.5 h,平均(1.96±0.68)h。对照组女19例,男19例;年龄50~80岁,平均(66.96±6.4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0.5~4.5 h,平均(1.93±0.66)h。两组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ACI诊断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慢性感染类疾病;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史;伴脑内出血者;伴心房纤颤者;伴有自身免疫疾病者;伴严重心律失常者;伴有活动性出血类疾病者;发病至就诊时间>4.5 h者;伴有药物无法控制高血压者;既往发病留下神经功能缺损或首次发病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胞二磷胆碱(国药准字H53020287)0.75 g静滴、乙酰谷酰胺(国药准字H20123218)1.0 g静滴、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4221)500 ml静滴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

1.3.1 观察组 予以红花注射液(国药准字Z42021130)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国药准字S20160055)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0.9 mg/kg,总剂量的10%在1 min内静推,剩余剂量以静滴方式给药,滴注时间控制在60 min内;红花注射液40 ml与注射用生理盐水250 ml混合后静滴,1次/d,共治疗4周。

1.3.2 对照组 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给药剂量及方法同观察组。

两组静脉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无出血者予以硫酸氢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56410)75 mg/次或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19980008)75 mg/次,1次/d,口服。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分子标志物(PAC-1)水平。(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NIHSS评分范围为0~42 分,0~1 分为基本正常,2~4 分为轻度,5~15 分为中度,16~42分为重度;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评分:包含五个领域(环境、躯体、社会、心理、综合),评分范围为 0~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正相关。(2)疗效评价标准:NIHSS评分改善>70%,为显效;NIHSS评分改善20%~70%,为有效;NIHSS评分改善<20%,为较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采集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CD62p、PAC-1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及QOL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QOL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QOL评分比较(分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NIH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 P QO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 P 38 38 20.730 14.876 0.000 0.000 17.777 13.209<0.05<0.05 t P 9.79±2.01 9.81±1.98 0.044>0.05 2.21±1.02 4.50±0.96 10.078<0.05 41.88±10.01 42.17±11.25 0.119>0.05 78.69±7.92 72.19±8.35 3.482<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CD62p、PAC-1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D62p、PAC-1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CD62p、PAC-1 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D62p、PAC-1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D62p、PAC-1水平比较(%,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CD62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PAC-1治疗前 治疗后 t P 38 38 13.986 4.836 0.000 0.000 16.594 13.127<0.05<0.05 t P 5.29±0.41 5.31±0.38 0.221>0.05 3.21±0.82 4.50±0.96 6.300<0.05 45.08±8.31 44.97±8.45 0.057>0.05 20.89±3.42 24.19±4.88 3.414<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符合指征的ACI患者实施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以尽早恢复脑部血液供应,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梗死面积。阿替普酶是含有526个氨基酸糖蛋白,能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与血栓溶解,是治疗ACI常用药物。赵宏等[2]研究指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CI能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总有效率为81.0%,存在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武国君等[3]对此进行了相似研究,发现7.1%患者未成功恢复梗死区血流,其原因与堵塞动脉血栓较大、静脉溶栓难以完全溶碎及闭塞动脉存在血管狭窄,溶栓后再发血栓等有关,因此,考虑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红花注射液是采用现代工艺提取红花制成的注射液,含有红花甙、红花黄色素、红花多糖等多种成分,能加快纤维蛋白原溶解,抑制二磷酸腺苷等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能增加静脉溶栓效果,预防溶栓后再发血栓事件的发生,且能扩张动脉血管,有利于增加动脉血流量[4]。同时王根强等[5]研究发现,红花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此外动物学实验表明,红花注射液能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脑组织损伤[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ACI应用红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目前,已明确ACI发生与血小板活化相关[7]。CD62p是P选择素表达于血小板表面一种跨膜蛋白质,属于细胞粘附分子家族,在静息血细胞表面呈低表达状态,当受相关因素刺激如氧自由基、凝血酶等,可在数分钟甚至数秒内大量释放,生成止血所需的各种细胞成分,促进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激活,诱导血栓形成;PAC-1为糖蛋白,是活化血小板膜糖蛋GPIIb/IIIa的抗原决定簇,含有与纤维连接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粘附蛋白结合的特异位点,血小板活化后其可特异性结合粘附蛋白,促进血小板聚集,是引起血栓最后的共同途径[8]。因此,CD62p、PAC-1可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D62p、PAC-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红花注射液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应用,能抑制血小板活化,这亦是两者发挥疗效机制之一。综上所述,ACI应用红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抑制血小板活化,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阿替普红花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