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疗效

2019-03-28 02:14程相范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程相范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民医院儿科 西峡 4745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好发于儿童的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疾病,患儿以发热、皮疹、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手足肿大的临床表现为主,还可引发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健康安全[1]。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亦无治疗该病的特异性药物,丙种球蛋白以及阿司匹林等抗凝类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常用药物[2]。故本研究以我院收治小儿川崎病患儿为例,旨在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 6个月 ~8岁,平均(3.06±1.95)岁;病程 5~10 d,平均(7.08±1.45)d。B 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 5个月 ~7岁,平均(3.13±1.77)岁;病程 6~10 d,平均(6.95±1.29)d。两组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年龄≥3个月;均明确诊断为小儿川崎病;持续发热时间≥5 d;患儿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伴先天性心脏病;伴严重感染疾病;先天肺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异常;先天免疫功能异常;入院前接受过阿司匹林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患儿家属拒不配合治疗。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先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65020149)治疗,30~50 mg/(kg·d),分3次服用,退热后3 d逐渐降低用量至3~5 mg/(kg·d),并持续用药6~8周。A组给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国药准字S19994004)治疗,1 g/(kg·d),静脉滴注,若不退热则再用1 d;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同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2 g/(kg·d),静脉滴注,若不退热则再用1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黏膜充血、手足肿胀、淋巴结肿大等。(2)炎性因子包括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以取两组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的方式进行检测。(3)T淋巴细胞水平包括CD3+、CD4+、CD8+等。

1.5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以及生化检验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发热、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基本消失,红细胞沉降率、血清IgG水平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和红细胞沉降率、血清IgG水平等生化检验结果均有所好转,但未恢复正常,为有效;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B组发热、黏膜充血、手足肿胀、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n 发热 黏膜充血 手足肿胀 淋巴结肿大A组B组41 41 t P 2.16±0.34 1.32±0.41 10.098<0.05 4.46±0.51 3.39±0.32 11.379<0.05 5.36±0.57 4.18±0.44 10.493<0.05 3.19±0.35 2.30±0.18 14.480<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 PCT、CRP、TNF-α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 B组PCT、CRP、TNF-α 水平均明显低于 A 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PCT(ng/ml)治疗前 治疗后TNF-α(pg/ml)治疗前 治疗后A组B组CRP(mg/ml)治疗前 治疗后41 41 t P 1.85±0.27 1.91±0.31 0.935>0.05 1.09±0.35*0.52±0.18*9.273<0.05 78.63±6.52 78.81±6.24 0.128>0.05 60.49±5.89*44.17±6.02*12.408<0.05 2.16±0.34 2.25±0.29 1.190>0.05 1.51±0.21*1.16±0.18*8.103<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均明显升高,且B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CD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B组CD8+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CD3+治疗前 治疗后CD8+治疗前 治疗后A组B组CD4+治疗前 治疗后41 41 t P 55.39±4.21 55.52±4.35 0.138>0.05 60.19±5.63*67.47±5.49*5.928<0.05 25.36±4.67 25.51±4.83 0.143>0.05 33.95±5.89*43.24±6.02*7.063<0.05 29.53±3.14 29.31±2.97 0.326>0.05 23.20±2.36*18.79±2.01*9.109<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有1例患儿出现轻微头晕、恶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B组有1例患儿出现头晕头痛,1例患儿出现轻微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346,P=0.556)。

2.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多发于5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且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由于其与普通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容易延误治疗[3]。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小儿川崎病患儿多合并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且发生后会异常激活机体免疫调节系统,从而导致患儿IFN-γ、IL-1、IL-6、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合成及分泌,导致血管炎性病变,进而引发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血管重建,晚期还会造成患儿病变血管狭窄、栓塞,进而造成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4]。

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常用药物,其中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组胺等炎性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不仅如此,阿司匹林还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TXA2含量,从而进一步下调TXA2介导的血小板聚集[5]。而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其可减轻小儿川崎病患儿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从而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丙种球蛋白对加快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溶解具有积极作用,还可阻碍血管壁上免疫复合物的辅助,从而阻断炎症反应[6]。

本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大剂量治疗的B组临床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接受常规剂量治疗的A组,P<0.05;治疗后,B组 PCT、CRP、TNF-α 水平均明显低于 A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A组,CD8+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表明加增大丙种球蛋白用量可有效抑制小儿川崎病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能调节患儿免疫功能,从而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大丙种球蛋白用量不会提高用药风险,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采用加大丙种球蛋白剂量联合阿司匹林对治疗小儿川崎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