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加减合结肠水疗治疗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2019-03-28 02:14邱腾宇蒋开平李建鸿胡洪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桂术水疗酒精性

邱腾宇 蒋开平 李建鸿 胡洪涛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佛山 528000)

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轻度疲乏、嗳气、腹胀以及肝区胀满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需选择有效方法展开疾病对症治疗[1]。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结肠水疗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33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7.83±9.63)岁;病程 1~79个月,平均病程(16.59±5.25)个月。观察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21~62 岁,平均年龄(47.85±9.65)岁;病程 2~77 个月,平均病程(16.63±5.2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辨证属脾虚痰湿型,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国药准字H37023415)治疗,70~140 mg/次,口服,3 次 /d[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结肠水疗治疗。苓桂术甘汤加减:制首乌、白术、半夏、陈皮、泽泻以及荷梗各15 g,甘草3 g,茯苓30 g,桂枝6 g。水煎,1剂/d,分2次服用。结肠水疗采用我院结肠透析机,选择灌肠6方(苏子15 g、山楂30 g、白芥子30 g)+开水10 L作为灌洗液,控制液体温度为35~37℃,治疗频率为1次/d[3]。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患者倦怠乏力、胸胁胀痛、腹胀矢气、脘闷不舒、恶心纳呆、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厚腻、脉濡滑等证候按无、轻、中、重四种程度分别记为0分、2分、4分、6分。症状积分减少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指数≥70%,体重恢复正常,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肝脏超声学恢复正常或从重度恢复到轻度,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症状积分减少指数30%~69%,体重较前明显降低但未达正常范围,肝功能指标有所改善,超声检查从重度恢复到中度或者从中度恢复到轻度,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体重以及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AST及ALT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AST及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ST及ALT水平比较(U/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ST及ALT水平比较(U/L,

组别 n AST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ALT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6 46 t P 38.45±8.39 39.19±8.92 0.410 0.683 27.52±9.12 31.73±9.15 2.210 0.030 55.31±20.23 54.16±19.19 0.280 0.780 30.22±10.15 38.73±15.55 3.109 0.003

2.3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以及CA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体重以及C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以及C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以及CAP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以及CAP水平比较

CAP(dB/m)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体重(kg)治疗前 治疗后46 46 t P 80.25±3.42 80.33±3.53 0.110 0.912 70.39±3.52 79.42±3.15 12.965 0.000 273.59±60.39 285.15±62.15 0.905 0.368 190.79±36.35 250.49±55.39 6.112 0.000

3 讨论

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等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出现密切相关,对这类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体重等指标干预,可显著控制病情进展[4~7]。中医将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归为“痰浊、积症、胁痛”等范畴,主要由于情志不遂、久坐劳倦、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引起,导致脾虚失调、肝失疏泄、气滞血郁、邪毒内送,故应将补肾、补血、补气,去痰浊作为主要治疗原则。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大多根据自己临床经验而自拟的经验方,或配合西药降脂、保肝等药物治疗,疗效肯定。苓桂术甘汤加减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常用方药。其中,茯苓可健脾渗湿,显著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且具有保肝、抗肿瘤等显著作用;白术可发挥燥湿利水、补气健脾的效果;制首乌在保肝、增强免疫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桂枝可补阳温、补气;半夏、陈皮、泽泻以及荷梗具有显著健脾效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温阳、抒情志之功效,可确保降血脂、保肝以及减肥效果获得充分发挥[8~9]。现代药理学分析,苓桂术甘汤加减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流变化的功效,并且利尿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给予结肠水疗治疗,可使得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获得进一步提升。结肠水疗采用现代化的仪器,能够彻底清洗整个大肠,充分利用结肠的清除和吸收功能,排除肠腔和肠黏膜上的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体内代谢残余产物,吸收对机体的有用物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且本研究所用灌肠液中,苏子具有显著降血脂作用,山楂为消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 AST、ALT、CAP水平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CAP水平及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选择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结肠水疗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AST、ALT、CAP水平及体重,对促进其早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桂术水疗酒精性
苓桂术甘汤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水疗在美国日渐流行
魁北克Strøm Nordic水疗中心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单兆伟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1例
厦门朗豪酒店「川」水疗中心获最佳酒店水疗奖项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