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正名

2019-03-28 06:49:06封国华
中国篆刻 2019年3期
关键词:易牙佛家日语

文︱封国华

“亲不见,爱无心”的段子在网上流行非常之广,甚至有些书法群里也有书友时常转发。这个段子无非是嘲讽简化字的不合理,有许多正体字的简化确实有不合理之处,特别是同音字替代的简化字,造成文字使用紊乱的现象,在书法创作中还原繁体时有些名家也常出错。“愛”简化为“爱”,笔者认为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简化字“爱”还原繁体时没有发现有谁用错的情况,“愛”简化为“爱”合乎情。“愛”简化为“爱”笔画减少,从字体结构上看仍不失美观,“愛”简化为“爱”合乎理。不过,许多人认为,“爱”没有了“心”就失去了它的表意功能,“愛”简化为“爱”不合理。笔者看过一些书家、儒家、佛家的讲座,主讲人也讲到了“愛”,都强调“心”在“愛”中的表意功能,说没有“心”怎么去爱?“愛”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心”确实是一个义符。不过,许多人对“愛”的表意功能并不完全了解,表示“愛”的意义关键的义符是“心”吗?非也。《说文》:“愛,行貌。”

有一位著名书家在讲座中说简化字“爱”虽然没有“心”,但还有“友”,表示友爱。其实简化字“爱”仍是有“心”之爱,不是友爱。如果你具备了法眼,你就会发现简化字“爱”中仍有“心”。当然,笔者所说的“法眼”不仅指佛家“五眼”中的“法眼”,毕竟我们都是凡人,修炼到法眼层次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懂得书法的草书法则就能明白简化字“爱”仍是有心之爱。这是赵孟頫《吴门帖》中的“愛”,可以看出“愛”中间“心”的中心点已省略,但是“夂”的第一撇往上延伸了,这在书法中属于以线代点;这是赵孟頫在《归去来兮辞》中的“愛”,“心”的卧钩用一点表示,这在书法中属于以点代线;这是傅山《书杜甫诗卷》中的“愛”,可以看出傅山将“心”草写的三点连起来用一横表示,这在书法中属于以线代点。简化字“爱”即采用了“愛”的局部草法楷化。因此,“愛”简化为“爱”合乎法。简化字的“爱”表面上看下面是“友”,但骨子里隐藏着“心”,“爱”仍是有心之爱。

由于“愛”也由“㤅”取义,爱也指仁惠、慈惠。《韩非子》:“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意思是说:“主上太过仁慈法令就无法立足,主上威严不够,下层就会侵犯上层。”“爱”由仁惠、慈惠引申指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也指亲爱的人,特指男女相恋。进一步引申指珍惜、怜惜、喜好、贪恋、迷恋等。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这里的“爱”指爱惜、珍惜。意思是说魏文侯出游的时候,看见一个反穿皮袄背柴草,于是问这个人说:“你为什么要反穿皮袄背柴草呢?”这个人回答说:“我是爱惜皮袄上的毛啊。”魏文侯说:“难道你不知道皮袄里子磨烂了,毛也无可依附。”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爱毛反裘,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宋史·岳飞传》记载,赵构问岳飞,如何才能够天下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里的“爱”就是指贪。在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女方已经拒绝男方求爱时,男方却还死皮赖脸纠缠女方,说对她是真爱,可以给她一生幸福。这种所谓的“真爱”本质就是贪,属于贪爱。著名作家许地山在《集外·狐仙》中说:“贪爱是当你想着你爱一个女子的时候,心里只为满足自己,并不顾别人的情形如何。”真正的爱不是拥有,不是索取,而是奉献。“爱”也可以指溺爱。著名作家朱自清在《儿女》中说:“我亲见过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不曾好好地教育他们,便将他们荒废了。”这里的“爱”是指父母对儿女过于深切的感情,也就是溺爱。

儒、释、道、医在传统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爱”的理念各自不同。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儒家经典《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就是爱人,亲的本义为亲密,引申指父母,进一步引申也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儒家把对父母的爱放在首位,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公元前645年,管仲病危,齐桓公亲自去慰问说:“仲父的病很重了,如不讳言而此病不起,仲父有什么遗言教我呢?”管仲回答说:“您即使不来问我,我也要有话对您说的。不过,怕您做不到罢了。”桓公说:“仲父要我往东就往东,要我往西就往西,仲父对我说的话,我敢不听么?”管仲整整衣服起来对齐桓公说:“我希望你辞掉易牙、竖刁、堂巫、开方。易牙擅长烹饪,有一次,桓公对易牙说:‘唯蒸婴儿之未尝。’于是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献给您。人情没有不爱自己儿女的,他对自己的儿子都不爱,能爱您么?您喜欢女色而忌妒,竖刁自己宫身而为您管理宫女。人情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他对自己身体都不爱,能爱您么?公子开方侍奉您,十五年不回家看望父母,齐国与卫国之间,不用几天行程就到了。人情没有不爱双亲的,对自己双亲都不爱,能爱您么?我听说过:作假的不可能持久,掩盖虚伪也不会长远。活着不干好事的人,也一定不得好死。”管仲病逝后,齐桓公虽辞掉了他们,但一年后又起用。后来易牙、竖刁、堂巫、开方瓜分齐国,公子开方将七百多社土地和人口送给了卫国。

佛家把爱分为大爱和小爱,大爱就是众生平等,善待一切生命;小爱指夫妻情侣之间的爱,佛家推崇大爱。《大智度论》云:“大慈,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家的大爱体现在赈灾、济贫、救病、护生。佛家特别重视护生,保护动物是最前卫的环保意识。《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道家的哲学就是顺应自然,对于爱也是一样。爱要讲究方法,不正确的爱,会让人很难受,让人陷入爱的牢笼,成为爱的奴隶。有时过于热情的爱,甚至还会把人爱死。《庄子·内篇·应帝王》中有一则寓言,南海之帝倏和北海之帝忽跑到中土国开碰头会,说是交流新潮汐的信息,中土国王浑沌尽地主之谊款待倏忽。一日,倏忽二王研究怎样报答浑沌。倏说:“人有七窍;两眼看物,双耳听声,一口饮食,两个鼻孔呼吸。唯独这位老兄可怜,一窍不通。应该帮助他呢。”忽说:“是呀。应该让他看看海洋,同时听听信息,尝尝美昧,呼吸一点新空气。”于是他俩决定给浑沌开窍,一日凿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医家的爱主要体现在救治病人。唐代医药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述,凡是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无求,要有慈悲恻隐之心,解救人民病痛之苦。对于患者就医,不论贫富、美丑、长幼、愚智、种族、亲友或仇人,都应一视同仁。对于救治病人不得顾惜自己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痛苦就像自己感同身受。不可以畏避艰难险阻,不论寒暑、饥渴、昼夜、疲劳都要一心赴救。能做到这样就是人民的好医生,反之就是生命的戕害者。医家孙思邈这种精神属于大爱。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喜欢创作“博爱”书法作品送人。孙中山对博爱的诠释引用了《孟子》,他在《军人精神教育》中说:“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意思是说:“大禹想到天下有遭水淹没的人,就像自己也被水淹了一样;后稷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就像自己也挨饿一样。所以才那样急人所急。”“博爱”和墨家提倡的“兼爱”都没有等级区分。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不仅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洋溢在众多的文艺作品中。在通俗歌曲中,以“爱”为题材的词作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不过 ,大多描写的是无病呻吟的小爱。剧作家黄奇石作词的《爱的奉献》宣扬的是大爱,韦唯在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后广为流传。央视《正大综艺》主题曲同名《爱的奉献》,它由翁炳荣作词,翁倩玉演唱。这首歌旋律欢畅优美,歌词内容同样是宣扬大爱。在《正大综艺》播出以后,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欢。不过,这首歌的歌词由于引用了几种外语,在传唱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失误。开头一段有外语的歌词,在央视节目中打出的字幕,以及在众多音乐网站和视频网站上,我所看到的字幕都是这样的,“爱是love,爱是amour,爱是rak,爱是爱心,爱是love”。Amour为法语 ,意思是爱,rak为泰语发音, 意思是爱。翁炳荣先生将泰语引入歌词,那是因为跨国公司正大集团的创始人是泰籍华人。这段歌词列出了“爱”用不同外语的表达方式。但仔细一看就会觉得有问题,“爱是爱心”不是外语表述。我们听一下翁倩玉的原唱就会发现,这里的歌词不是“爱是爱心”,而是日语“爱是愛し”。“愛し”日语发音是aishi(阿伊兮),由于日语中的【い】【i】发音可以弱化,翁倩玉的演唱似“阿兮”。其实不懂日语的话我们也能区分,歌词中有两句含有“爱心”,一句是“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另一句是“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歌唱”,翁倩玉的咬字发音清晰标准,与“愛し”明显不同。那么这首歌误传的面为什么那么广呢?笔者分析有两个原因,日语“愛し”其中包含汉字,日语中的假名源于汉字,平假名し与心形似,导致形讹;aishi与爱心音似,导致音讹。央视主持人朱迅演唱时不仅将还将“愛し”唱成“爱心”,而且还将“爱的芬芳”唱成“爱的风帆”,不过央视字幕括注纠正了。有些音乐网站上也和朱迅一样犯错。歌词的记录或抄录都需慎重,笔者应知名音乐人郭雅婷老师之邀,帮她抄写她的原创词作,笔者不仅将她给我的文稿与音乐网站上的字幕比对,而且还仔细聆听她的原唱,发现有出入或疑问,我们及时沟通,然后再定稿抄录,这样可以做到准确无误。我认为这是对作者的一种尊重,也可以避免失误而误导大众。正大综艺主题曲《爱的奉献》误传这么多年,幸好没有像宝丽金唱片公司发行的《千千阙(阕)歌》一样造成恶劣的影响。希望大家都能记住歌词: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付 宁 第十二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二等奖

猜你喜欢
易牙佛家日语
一锅炖肉
百花园(2024年5期)2024-06-10 05:24:11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名人吃喝那点事
简析梁漱溟思想的两次转向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3:30:37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感动是一碗迷魂汤
学习博览(2014年5期)2014-07-04 06:26:23
感动是一碗迷魂汤
视野(2013年23期)2013-08-15 00:45:04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外语学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