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峰 温德惠 郑英娟 王月红 徐乐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肺部结构和(或)功能改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发的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衰竭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1]。右心导管检查是肺心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金标准,但其属有创检查,难以满足短期内高频评估需求[2]。而在肺心病的演变过程中,患者右心功能变化包括适应期、病理改变期、右心衰/全心衰期,因此,早期评估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改变,对于指导临床诊治、降低右心衰发生风险有着重要意义。多篇文献报道心衰患者BNP明显升高[3],本研究进一步观察BNP联合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早期评估价值,探索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24例肺心病患者。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3]且左室功能正常,按照其右室功能改变,将51例右室功能减低者纳入右室功能减低组,将73例右室功能正常者纳入右室功能正常组。此外,选取40名经全面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未见心肺疾病的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3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协议。
1.2.1 血清BNP检测 抽取3组受试者入组次日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 mL,使用Triage生化分析仪(美国BIO-SITE公司)对其血清BNP水平进行检测[4],试剂盒购自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 斑点追踪技术 使用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荷兰Phillips公司)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受试者取左侧卧位,于平静呼吸状态下,使用S5-1探头(频率1.0~5.0 MHz)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图像,选取右心室心内膜显示清晰的图像,于频谱多普勒模式下,对三尖瓣口最大反流速度(V)进行检测,据此计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5];于实时三维模式下,手动描记右室舒张末期横径(RVEDD)、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收缩末期面积(RVESA)并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6],RVFAC=(RVEDA-RVESA)/RVEDA×100%。启动EchoPac工作站,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对心尖四腔心灰阶动态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软件自动于右心室心内膜缘生成感兴趣区(ROI),手动调整ROI宽带使其与室壁厚度一致,而后根据右心室应变率曲线记录斑点追踪相关参数[7],包括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D),右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及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SRe/SRa。
对比3组受试者血清BNP水平、斑点追踪技术相关参数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超声心功能指标与血清BNP水平、斑点追踪技术相关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斑点追踪技术联合血清BNP评估患者右心功能减低的参考价值。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性别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年龄、LVEF、PASP、RVEDD、血清BNP水平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3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n/%)
右室功能减低组、右室功能正常组、对照组血清BNP、PASP、RVEDD依次下降,右室功能正常组、对照组RVFAC高于右室功能减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受试者血清BNP水平及超声心功能指标比较(x±s)
右室功能减低组、右室功能正常组、对照组TAD、SRs、SRe、SRa及SRe/SRa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受试者斑点追踪技术相关参数比较(x±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BNP与PASP、RVEDD呈正相关,TAD、SRs、SRe、SRa及SRe/SRa均与PASP、RVEDD呈负相关(P<0.05)。见表4。
表4 斑点追踪技术相关参数、血清BNP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分析(r值)
肺心病患者的右心功能处于持续变化过程中:首先为适应期,此时为适应不断增加的肺血管阻力,右心室心肌逐渐增厚、心腔逐渐增大,进而引发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上升,并表现为舒张功能受损;其后为病理改变期,此时心肌纤维肥大、萎缩、间质水肿、灶性坏死逐渐加剧,往往伴有收缩功能受损;最后的过程为右心衰甚至全心衰[8-9]。因此,实时评估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对于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及右室受累、指导临床诊治均有着重要意义。
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心脏功能的首选技术,传统超声技术主要通过测量PASP、RVEDD、RVFAC实现右心室功能的无创评估,但其对图像的质量要求高,且通过三尖瓣环运动了解右心室收缩功能存在敏感性不高的问题[10]。此外,由于右心室解剖结构复杂,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功能存在重复性不高、受操作者操作影响明显等弊端,不仅具有角度依赖性,也难以为右心功能的定量评估提供可靠参考[11]。
斑点追踪成像是一种新型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自动追踪灰阶图像感兴趣区并记录相同部位心肌在不同帧频中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心肌功能的局部及全局定量评估。其中,SRe主要与心室舒张与心房压平衡有关,心肌处于扩张延迟期时,SRe受心室舒张影响明显,加之心室舒张时多数充盈量位于早期,故SRe能够为心肌舒张功能的评价提供可靠参考[12-13];正常状态下,舒张晚期心房收缩使心室容量增加、心肌负荷上升,而肺心病患者往往伴有心肌肥大、心肌坏死,是导致舒张功能不全、SRs下降的主要原因[14]。在本次研究中,肺心病患者SRs、SRe低于对照组,且右室功能减低组SRa、SRs、SRe下降更为明显,与上述结论相符。TAD的变化与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有关,本研究肺心病患者的TAD变化与右心室游离壁收缩力增加有关,上述变化往往伴随着右室舒张末期容积的上升与每搏输出量的下降[15],因此,TAD亦可为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
BNP是一种来源于心室的多肽类激素,拥有促进水钠排泄、舒张血管、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及抵御心脏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等效应[16],且已有研究证实BNP在预测肺心病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参考价值[17]。本研究观察到右室功能减低的肺心病患者,其血清BNP浓度大幅上升,且右室功能正常者血清BNP浓度仍高于对照组,说明肺心病患者普遍存在BNP过量分泌状态,而右心室功能减低伴随着的容量负荷上升、室壁压力增加,可导致BNP分泌量进一步上升以稳定心血管系统平衡[18]。此外,相关性分析亦显现出BNP与PASP、RVEDD的相关性,进一步印证了血清BNP在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参考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斑点追踪技术联合血清BNP可评估右室舒张、收缩功能,在弥补传统超声心动图敏感性低的弊端的同时,为肺心病患者病情及右室心肌损害的评价提供更为全面的定量参考,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建议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