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9-03-27 11:42董兆燕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负性情绪并发症

董兆燕

【摘 要】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0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负性情绪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疾病康复。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负性情绪;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2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儿科护理工作主要针对患儿的身心发育与疾病防治,加强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可促进疾病康复,降低病死率,保障患儿生命健康。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体重、身体各器官均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由于患儿年纪较小,新陈代谢较快,机体所需的水分及能量较多,但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欠成熟,免疫力低下,适应与调节能力较差,短期内发生重大病情,易发生各种并发症[1]。因此,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旨在探讨该护理模式对患儿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0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500例。其中对照组男243例,女257例;年龄1-12岁,平均(6.82±2.02)岁。观察组男246例,女254例;年龄1-13岁,平均(6.77±2.10)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为:①加强护理业务培训:定期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强化护理理念,并落实于日常护理中,加强对儿科疾病知识培训,便于更好实施护理工作。②开展专题讲座:定期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患儿及其家属参与,采通俗易通的语言介绍患儿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与优势,告知注意事项,使其明确治疗与护理依从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性。③心理疏导:增加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保持语言亲切、和蔼,缓解患儿紧张与不安,获取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可采用讲故事、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提高治疗与护理依从性。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d后负性情绪,采用SDS量表及SAS量表[2]评估抑郁、焦虑情绪,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负性情绪越严重。②比较两组住院期间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配对样本t检验用于组内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观察组干预前SDS评分为(58.88±5.81)分、SAS评分为(56.34±5.25)分,对照组SDS评分为(58.93±5.79)分、SAS评分为(56.42±5.17)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6、0.243,P=0.892、0.808);觀察组干预后SDS评分(46.92±2.79)分、SAS评分为(43.81±3.05)分低于对照组(50.46±3.15)分、(49.67±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11、28.782,P=0.000、0.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静脉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60%;对照组静脉炎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7,P=0.004)。

3 讨论

儿科涉及领域较广,由于人流量大、病情复杂,患儿多对医院有恐惧、紧张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较差。相关研究指出,优质护理服务可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减轻患儿心理负担,便于及时观察病情,有效预防并发症,对患儿整体病情恢复具有促进作用[3]。

本研究对我院儿科近一年收治的患儿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SDS评分与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患儿而言可促进负性情绪消除,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综合患者基础状况,为其提供针对性、全面性、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可充分满足患儿护理需求,最大程度上减少患儿治疗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减轻心理、生理负担,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治疗与护理[4-5]。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认识到既往护理过程中存在护不足,掌握优质护理的重点,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与患儿家属积极的沟通交流,可取得家属的认可与支持,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儿及家属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可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使家属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能够做好针对预防,避免或减少疾病复发[6]。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患儿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霍振云,贾秀英.“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5,39(3):284-285

嵇志娟,嵇志刚,刘宁.影响家属对新生儿优质护理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5):718-720.

杨书环.优质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负面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174-178.

徐加,任小军,郝瑞朝,等.优质护理服务对肾内科护患纠纷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9):2400-2402.

蔡盈,晁玲,史德利,等.优质护理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5,19(3):588-590.

王晶,邢爱春,于铁强,等.优质护理在儿童浮膝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3):352-354.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服务负性情绪并发症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