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焜
[摘 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使中学生出现了历史认知错乱、价值观念扭曲、文化认同淡漠和脱序行为频发等状况。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协调推进课堂驱动机制、教师引导机制和学生内生机制等多元路径,为引领中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协同发力。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虚无主义;侵蚀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1-0051-02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高中学生之中呈现出深入渗透、加速传播的态势,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学生的历史认知、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认同等,而且正成为高中学生脱序行为频发的诱导因素。要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学生的侵蚀,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其内在原因,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歷史虚无主义侵蚀中学生的基本现状
(一)历史认知错乱
历史虚无主义以对历史人物、事件和文本等主流历史观点的“颠倒式”定义著称,极易对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且尚未稳定的史观和历史知识体系产生冲击,直接造成部分中学生历史认知错乱。譬如,部分中学生将袁世凯、汪精卫等反面历史人物当成“悲情英雄”顶礼膜拜,对黄继光、董存瑞等真正的英雄则嗤之以鼻。
(二)价值观念扭曲
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虚无对历史人物、事件和文本等业已形成的主流历史共识,更是极力鼓吹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营造了不利于中学生成长的价值环境。在此影响下,部分中学生只关心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对于公众权益、国家利益等相关问题漠不关心,这极大地阻碍了他们正向价值观念的确立。
(三)文化认同淡漠
历史虚无主义将西方文化和西式价值奉为圭臬,无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但凡涉及“传统”二字都被无故贬斥为落后腐朽。由此而来的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加速扩散,以致于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不断崩解,文化断流的红线开始下移。
(四)脱序行为频发
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学生的侵蚀不仅深刻体现在其精神层面,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学生的行为层面。不少中学生按照臆想肆意调侃历史人物,脱离时代背景评价历史事件,并将这种虚无的态度映射到自身的其他行为中。譬如,在微博、贴吧等中学生聚集的网络平台上,为侵华日军残暴行径辩护的中学生时有出现,甚至有一小撮中学生堂而皇之地以身着侵华日军军装为荣。
二、历史虚无主义侵蚀中学生的原因分析
(一)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
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然会投射到中学生的现实境遇之中。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政治定力相对薄弱,而现实社会问题的“实然”与理想形态中的“应然”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步调一致,再加上历史虚无主义以“反思历史”为幌子,通过挑选、裁剪和拼凑相关史料来论证所谓的“革命错误论”等观点,导致部分中学生在困惑、怀疑之中陷入其精心编制的圈套,丧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
(二)新媒体的推波助澜
自从以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空间立体化和传播途径隐匿化等著称的新媒体出现后,中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的方寸之间,而无时无刻不处在网络化的场域之中。从日常使用的微信、QQ等社交软件,到天涯、虎扑等人气论坛,再到快手、抖音等新兴短视频APP,几乎都在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半径之中。在新媒体裹挟的网络化大潮中,历史虚无主义以高频次、多渠道的态势不断升级迭变,迷惑性与伪装性大幅提升,冲击着中学生既有的历史防线。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
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力图以“是什么”的权威话语形式将知识单向灌输给中学生,中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既无法在重复性的知识记忆中产生情感共鸣并内化于心,也无法解决在学校之外由历史虚无主义催生的困惑,很难对中学思想政治课产生认同。此外,中学思想政治课长期“超负荷运转”,其他课程又未能与其形成合力,无法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难以及时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诘难。
(四)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是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渗透和利用的薄弱之处。一是中学生正处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弹性阶段,且更倾向于快餐式的“碎片化”学习,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类观点一知半解却又热衷传播。二是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欠缺,但却对各类“新鲜的知识”独有偏好,这种所谓“新鲜”容易使中学生萌生兴趣,难以察觉其背后企图,从而被历史虚无主义所遮蔽。三是中学生叛逆心理严重,与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权威的表现形式“不谋而合”,容易对所谓“反传统”“反主流”的历史虚无主义产生认同,不自觉地成为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帮凶”。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引领中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多元机制
(一)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驱动机制
1.以“学术性”的课堂模式增强理论深度
如教学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的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教师可以将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贯穿教学的典型案例。在阐述文化生活现状“喜与忧”时,向学生介绍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言论,着重强调历史虚无主义蔓延之忧,用苏联、东欧等国家兴衰成败的翔实史料论证任由其泛滥的危害。“学术性”的课堂模式旨在将晦涩难明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2.以“探讨性”的课堂模式加大教学广度
如教学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的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时,教师可以开展辨析历史虚无主义的专题性探讨活动。第一,提前通知学生预习相关课程,联系时事政治中的热点问题和具体案例,引导中学生参与历史虚无主义相关问题的讨论探究。第二,将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小规模的辩论赛、演讲赛等形式,结合本框“区别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大众文化”“明确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等知识要点,帮助中学生形成对待历史虚无主义的正确态度。第三,通过小组内、小组间的探讨形成班级共识,将探讨成果以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予以展示,进一步强化中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已有认知。通过以上三步由浅及深的“探讨性”课堂模式的展开路径,促使中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对相关部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生成对待历史虚无主义的正确认知和科学方法论。
3.以“延展性”的課堂模式拓展思维宽度
以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例,在进行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教学时,可以选择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补充素材。在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的过程中,可以补充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发展的历史与成就、近年来部分暴露于公众面前的“精日”言行、改革开放以来激荡纷纭的西方思潮等素材,以讲清讲透历史虚无主义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的威胁。在挑选补充素材时,一定要坚持“可信、可读、可用”等原则,重点关注党史国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本等,避免争议素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延展性”课堂模式的灵活性,调动起中学生的积极性来阐释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
(二)加强建设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引导机制
1.打牢基本功
所谓基本功,即是指以政治立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为主的三项基本素质。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牢记思想政治课兼具学科知识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双重属性,主动以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将学术研究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始终,时刻关注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学生中传播的最新动向,把握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2.运用新方法
所谓新方法,即是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中学生意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诞之处。第一,高中政治教师要利用新资源,将影视、动漫等文艺作品中的有益成分转化为政治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譬如,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电视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高质量的视听作品,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输出能引起学生情感共振的历史观。第二,高中政治教师要探索新场域,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所构建的“微场域”中把握话语权,运用中学生的话语形式、逻辑等谋划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度报道和专题解读。
3.做好引路人
在面对纷纭激荡的社会思潮时,中学政治教师无疑是中学生的参照物,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影响着中学生对待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和看法。因而,高中政治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利用各种时机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的“黑暗面”,输出正能量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教师的政治定力传导给学生,以期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三)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生内生机制
1.锤炼历史思维
以必修二政治生活等内容的学习为抓手,引导中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生活背后党史国史的逻辑性,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伪饰,由此锤炼的历史思维将引导中学生洞悉历史虚无主义所谓“言之有理”的外表包装下的本质危害。
2.运用理论思维
以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为契机,利用理论思维辩证看待中国的近现代史、当代史以及基本国情和发展趋势,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脱离现实的刻板印象,引起中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中学生在对历史虚无主义产生困扰时,能主动通过思想政治课寻求回答,增强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底气。
3.坚守底线思维
历史虚无主义的核心本质虽然始终如一,但其形式多变且处在不间断的更新之中,广大中学生要以底线意识增强警惕性,甄别隐藏于各种“戏说”“恶搞”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坚决与其划清界限。同时,要通过聊天、阅读等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方式,帮助受到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同学走出思想误区,力求通过“朋辈效应”收到积极的效果。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