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寻找文本中的那一粒

2019-03-27 12:02胡水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

胡水莲

[摘   要]优秀的文章有它优秀的理由,文言文也是如此。凝练简明是古文的特点,被选编到教材中的文言文,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在解读这样的文本时,我们往往能通过一个字或一个词打开通往文本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大门。教师可通过确立和分析文本中的关键字——“异”,来解读《方山子传》,从而探寻文言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方山子传》;“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1-0025-02

文言文的教与学一直是个难题,它令学生谈虎色变,令教师煞费苦心。通常状况下,文言文教学是这样一种状态:教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但多数学生昏昏欲睡,反应冷淡。气氛沉闷是文言文教学课堂的常态,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成了文言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归根结底是语言的“文学”;语文,就是要围绕语言来展开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第一位的,可见对语言的涵咏仍然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的不二法门。

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借助文本本身的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从而完成知识性内容的教学任务。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几乎每一篇都有一把能打开通向文本世界大门的钥匙,而这把钥匙通常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所谓“一沙一世界”,抓住文言文中的这些字、词、句,追根溯源,往往能探幽入微,以一斑而窥全豹。《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评论苏轼《留侯论》:“以‘忍字立论,并以‘忍字贯串全篇,‘忍是全文的骨架,这种笔法,叫作‘一字立骨法。”其实,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就带领学生找到文本中这样的“立骨”之字,并通过对这个字的涵泳窥探文章的脉络和人物的血肉。本文就以苏轼的另一篇著作《方山子传》的教学为例,寻找文本中的那一粒沙,以探寻文言文教学的一般规律。

在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理解方山子的精神内涵——“隐”“侠”;二是扣住“异”字让学生学习苏轼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整体阅读,系统掌握

文言文的阅读和小说散文的阅读一样,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被中断。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读音、字义、句义的圈点勾画,同时对人物的样貌与经历也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尤其是对时间、事件、人物性格、作者评价等浅表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阅读更多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在整体阅读阶段,我引导学生“顺瓜摸蔓”,找到了苏轼的写作思路,即文章的脉络。本文有几条线索,如时间变化中方山子的同与不同,空间转换中方山子的变与不变。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时间、空间的受化是苏轼选材用料的依据,是行文的逻辑顺序和脉络结构。理解到这一点,学生便能从文本中走出,在“高空”俯瞰文本。但通过这些,学生也只是了解了苏轼的行文逻辑,要想接近苏轼的灵魂,就必须理解他的写作动机,即织布张网的最初动机——“耸然异之”。

二、涵咏咀嚼,扣“异”问“隐”

苏轼一生只为两位与他同时代的人立过传,一是陈公弼(《陈公弼传》),二是方山子(《方山子传》)。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因而愿意将其记录下来。那么,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苏轼的是什么呢?学生不难发现文中语气和用词都格外用力的一句:“余既耸然异之。”

扣住“异”字,我引导学生寻踪觅迹:文中哪些地方让苏轼感到奇怪呢?学生经概括得出:1.生活之异——毁冠弃车,庵居蔬食;2.形貌之异——峨冠方屋,妻妾自得;3.际遇之异——一世豪士,独穷山中。以上这些无不指向方山子“隐者”的身份,这个“异”字使得方山子的形象呼之欲出,它甚至直接指向方山子的精神人格。“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方山子对落难的苏轼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实在令人奇怪,不仅令当时的苏轼不解,也令我们困惑,觉得他不察人情。然而,这正是真正的隐士的情怀,陶渊明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富贵得失尤为在意的世俗之人当然会对仕途的得失斤斤计较,但舍弃了富贵名利的真正的隐士又怎会把这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放在心上?正所谓“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陶渊明《感士不遇赋》)这里的方山子是以行动宽慰朋友:无须介怀,不必萦心!这是真正的隐士对荣辱的豁达的态度,它正暗合了苏轼的人格追求:“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三、乘风入波,扣“异”悟“侠”

在方山子的诸多变化中,有一些“不变”的东西,是令苏轼特别着迷的。虽经入世而出世,由公侯而布衣,有一点“不变”始终让苏轼惊讶,乃至于“耸然而异”。那么这“不变”的是什么呢?经过我的提示,再经交流与讨论,文中“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一句自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一个“犹”字说明“精悍之色”经时光流逝,今日亦然。此处的“犹”字,照应开篇的“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也呼應苏轼谪居黄州喜遇云山于时他的洒脱之态——“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更反映出方山子一以贯之地对钱财权势的态度——“用财如粪土”“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这不变之“侠气”不再只是表面上的“使酒好剑”,它已经内化为方山子超然独立、特立独行的精神人格。

这种“侠”之精神,前有庄子《逍遥游》通过“至人”“神人”“圣人”来讴歌,后有司马迁用《史记》浓墨重彩地倾力赞颂。“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的“侠”之精神光照千古。而方山于虽经乱世而隐于民间,但经苏轼的妙笔其“隐”而“侠”的坦荡与磊落熠熠生辉。

四、巧用对比,多见“异”处

以上分析的是在“变”与“不变”的对比中所见到的方山子的人物精神,事实上,文章围绕“异”字设置的对比随处可见,让学生来概括归类无疑是锻炼他们概括能力的最好时机,如少时志向与晚年选择的对比,环堵萧然的居处与自得之意的神情的对比,家世煊赫、财产万贯的家境与庵居蔬食、独穷山中的现状的对比。且通过这些对比,学生也能看出方山子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富足。

由此可见,作者在运用对比上独具匠心,我让学生去寻觅,去体悟,在字里行间发现和探索,这样既能提升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能提升其写作的水平。

五、收篙问深,求同存“异”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谤讪新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后被贬为黄州團练副使,这样的打击,不可谓不大。苏轼写方山子,实际上是在叹自己的悲惨遭遇。苏轼在《临江仙》中这样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事实上,方山子的选择又何尝不是苏轼的追求?方山子怀抱济世之志,欲以读书“驰骋当世”,却遭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苏轼胸怀天下,却被一贬再贬,沦落至黄州,二人均“终不遇”,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苏轼因诗文遭祸,此间种种,不便直言,但在《方山子传》中多有折射,可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苏轼通篇无一字一句愤懑之语,可字字句句却都凝聚着苏轼对统治者的痛斥。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说:“山林里巷,或有隐德尔弗张,或有细人而可法,则皆为之作传以传其事,寓其意。”这说的就是苏轼吧。然而苏轼终不能遗世独立,他心中依然有天下苍生,他与方山子虽志同道合,但最终不能走上同一道路,这一相异之处,使得苏轼对方山子敬重有加,因而在为方山子作传时可谓“隐约其辞,语多深婉”(出自《古文鉴赏辞典》)。沈德潜称赞这篇文章时说:“写游侠须眉欲动,写隐沦姓字俱沉,自是能传神能事。”(出自《唐宋八大家文读本》)

这就是知人论世,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方法。打通文本与作者的界限,找到作者与世界的连接方式,这也许就是教师和学生打开语文世界大门的正确方式。

探寻一个巧妙的切入口,找到文言文中通往思想天地的那一粒沙,让学生举着“字”“词”“句”的“火把”照亮整篇文本,可谓“四两拨千金”。事实上,具有这种特点的文本还有很多,《留侯论》中的“忍”字,《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宴”字,《游褒禅山记》中的“悲”字等等,这些只字片语都凝聚着作者的苦心,留待后世的有心之人去发现。作为教师,我努力带领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让学生可以和所有的文本及其作者进行认真而深入的对话。

[   参   考   文   献   ]

[1]  吕晴飞.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2]  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