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019-03-27 02:55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8期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村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00)

一、选题背景

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流动和区域流动,体现了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经的现实。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普遍现象和规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一方面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在流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众多问题,因此,深入学习和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和以及各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和深层次的影响机理,有助于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更有序、有效地流动,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实现劳动者和雇主效用最大化,也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而且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所以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尤其是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农业发展的影响,无论是对我们全面认识劳动力流动现象,还是对我们重新安排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其意义都非同一般。

三、文献综述

国外人口流动理论在20世纪5 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盛行一时。W.Arthur Lewis (1954)的古典主义模型认为,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此时只要城市部门工资高于农村维持生产的工资水平,农村对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就是无限的。尽管该模型存在忽视农业发展的缺陷,但掀起了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问题研究的热潮。D.W.Jorgenson(1961)的模型关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认为在农产品供给能力大于人口增长对口粮和其他农产品的基本要求之后,农业部门才能为工业部门中的就业者提供食物支持,但对城市失业问题的忽略也使其存在缺陷。M.P.Todaro(1969)的模型引入就业概率,认为劳动力转移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实际收入乘上就业概率)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G.S.Fields(1975)改进了Todaro模型,增加了除预期收益之外决定城市失业率的其他因素,其研究结论显示,在考虑了上述因素之后算出的失业率比托达罗模型得出的失业率要低。

20世纪80年代,钱纳里和M·赛尔奎因(1987)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多国模型”,提出了产业与就业之间的关联,建立了劳动力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计量关系。卢卡斯和斯塔克(1985)运用效用理论,研究家庭劳动力的配置与家庭总效益的关系,分析农村劳动力家庭转移决策和行为动机。Harberger (2014)认为D.盖尔.约翰逊通过对现有的经济理论、数理方法和计量工具的运用,进行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之间关系的研究。Daniel A.Summer,John M.Antle,Bruce L.Gardner (2004)肯定了约翰逊的研究框架和方法,尤其是Johnson分别在1948,1951,1953,1954进行农业要素回报的分析,主要有关农业人力资本的报酬问题,指出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有益于提高自身的报酬,而且对当地农村劳动力报酬提高也很重要。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始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少学者从决定因素、转移方式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行综述。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区域、城乡间发展速度和水平极不平衡同时相互交织的国家,对劳动力流动带给农业的影响研究应具有区域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农业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阶段和资源配置框架下来分析研究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

四、研究思路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及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考察与总结的基础上,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对研究结果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1)介绍了劳动力流动的经典理论,并对各种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同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众多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类,比较了各类研究的共同点和存在的差异;(2)阐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趋势,并总结了各个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以及这些流动特征的变转化对农村要素禀赋所产生的影响;(3)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机制,农村要素的变化对农村各个产业发展做起的作用;(4)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的实证主要是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模型、Logit模型、单位根检验、协整、误差修正模型等。通过上述各种计量方法的应用,定量化的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5)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五、研究方法

本文大量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并以相关研究方法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我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状况,揭示我国如何有效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对国内不同流派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进行相关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对我国内部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形式进行比较,试图获得能够知道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2)历史分析方法。系统全面的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找到其中影响转移的障碍,发现我国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从社会的、历史的角度宏观把握,发现隐藏在复杂表象下的规律和特征;(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对这些影响因素因素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定量分析为定性分析提供支持,据此为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六、创新之处

一是对传统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了修正。传统模型对我国早期劳动力流动解释力较强,但是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的新情况突破了原有模型的假设,进行我国特色变量的研究,更好符合我国国情。二是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业发展从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即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使其研究结论更具合理性。

猜你喜欢
劳动力流动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