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9-03-27 05:24:14赵艳军王盈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脑外伤延续性偏瘫

赵艳军, 王盈

脑外伤患者术后常伴有肢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危害[1]。患者住院期间能接受规范化的护理,出院后常出现护理管理和教育的脱节。因此,患者出院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延续性护理是一种较新的护理模式,它是将护理由院内延伸到家庭或社区的护理模式[2-3],着眼于住院与出院护理的连续性,它可以帮助患者在出院后能持续接受有效的、规范的护理,努力实现院内与院外护理的无缝隙链接。本研究以微信平台对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明确颅脑外伤史,经头部CT或MRI证实;手术后偏瘫,肌力Ⅰ级~Ⅳ级;神志清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神志不清,失语,精神失常;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病史;有心理障碍病史;资料不全者,失访者。将实施延续性护理前(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9~74岁,平均(41.9±10.3)岁。将实施延续性护理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出院)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0~76岁,平均(42.7±9.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患者出院前一天,签知情同意书后纳入本研究,建立档案。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措施包括:出院当天发放神经康复手册,宣教生活上注意事项,康复锻炼指导,用药指导,预约下次复诊时间等。出院1、3、6个月电话随访各一次。

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微信平台由延续性护理小组管理,小组成员皆是经过统一培训的专科护士。每位患者由住院期间的专科护士负责,出院前一天邀请患者加入微信平台,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该平台,根据出院护理指导计划,定期向患者推送公共健康宣教,或定向推送个体化宣教。微信平台功能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偏瘫康复训练方法,生活饮食注意事项以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等;②护患沟通:通过微信交流,责任护士及时为患者解疑答惑;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及注意事项,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等。鼓励患者根据耐力适量活动,提倡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及过度锻炼等;指导陪护人员护理时注意事项;对情绪不良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适时药物干预治疗,建立互信的护患关系。对特殊患者,如病情加重、未正常参与微信互动等,进行入户随访、微信语音通话提醒,根据病情做出护理计划,协助患者预约复诊和住院。

1.3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由统一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心理状态评分。

1.3.1 神经功能康复评价 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4],分值范围0~42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5],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③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患者的脑功能[6],满分45分,得分越高说明脑部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1.3.2 心理状态评价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7]调查评估。SAS、SDS最低标准分为25分,SAS≥50分为处于焦虑状态,SDS≥53分为处于抑郁状态。分数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CSS评分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值均较出院时减低,Barthel指数分值升高,CSS评分分值减低,但组间患者比较各项评分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比较分)

组别NIHSS评分Barthel指数CSS评分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时出院6个月对照组(n=48)13.74±1.359.16±1.2857.46±13.4169.29±14.3736.88±3.8530.28±3.37观察组(n=50)14.11±1.286.11±1.1456.82±13.6485.46±15.1237.05±3.6424.17±3.12t值1.39312.4680.2345.4220.2259.318P值0.1670.0010.8150.0060.8230.003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脑功能康复周期长,多在出院后进行,而患者及其家属专业知识有限,导致康复效果不佳。由于患者恢复慢,并发症多,经济负担较重,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康复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也造成负面影响[8]。住院期间患者接受院内护理能满足治疗与康复需求,但出院后,若缺少持续性护理指导,将对患者神经功能和心理恢复造成极大影响。延续性护理旨在为出院患者提供持续性的院外护理,指导患者康复训练,保证院外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心理状态的改善。

微信平台借助于互联网,支持多媒体的发送,具有可视性、互动性、多样性等特点[9],其在延续性护理中具有很大应用前景。为了适应临床神经外科护理学发展的要求,我们对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实施了延续性护理,借助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生活和用药方面的指导、心理护理等,我们可以有效地掌握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病情早日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患者神经功能和心理状态康复较快,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脑外伤患者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的 6个月[10]。因此,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日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康复训练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可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持续的、科学的、有效的护理指导,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进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外伤延续性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6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0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重型脑外伤并肥胖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