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正伟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笫48~49页例1、“练一练”,第52 页练习八第1~4 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唤醒经验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数学上的图,谁能看懂?
小结:像这样的图叫做“线段图”,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画线段图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图的直观、清楚,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
师:小春和小宁都是邮票爱好者,他们在集邮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小宁和小春一共有72枚邮票,两人邮票数量相等,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改变信息:“两人邮票数量相等”改为“小春比小宁多12 枚”。
师: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相比,你有什么感觉?到底这个问题难在哪里呢?
师:现在两人邮票数量不相等,数量关系变得复杂了。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两人邮票数量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分析问题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入新知,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唤醒经验,产生画图策略的需要。】
三、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尝试画图,感知策略。
师:怎么画线段图整理信息呢?在脑子里先想一想,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尝试:有想法了吗?在学习单上先尝试画一画。
介绍:我们掌声有请这位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画线段图表示题意的。
点评:画得怎么样,谁来点评点评?
小结:画线段图整理信息,既要画出条件,还要标注问题。
示范:下面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再来画一画。(指导括线的画法)
追问:为什么先画小宁的?
小结:看来画线段图时,跟谁比,先画谁,也就是先画作为标准的数量。
修改:请大家根据黑板上的线段图快速修正你所画的图。
复述:如果把文字先隐去,现在谁能对照线段图,说一说题意?
比较: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看文字,还是准备看线段图?
2.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独立解决。
师:先仔细观察线段图列式解答,再和同桌交流。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交流汇报。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同学的想法。
方法一:
用总枚数减12 枚,就是小宁邮票枚数的2 倍,可以先求小宁的枚数,再求小春的枚数。
预设1:结合图说。
师:这位同学的介绍好在哪里?听明白的举手?找个懂你的人再来说一说。
预设2:没有结合图说。
师:写了这么多算式,老师好像还没明白,谁再来教教我?
师:你一边指着图,一边介绍算式,我听懂了,谢谢你。这么多的算式,你们是根据什么思考得出的?哪些同学也是这样做的?
方法二:
用总枚数加1 2 枚,就是小春邮票枚数的2 倍,可以先求小春的枚数,再求小宁的枚数。
追问:你们都明白了吗?你们是根据什么思考得出的?
动画演示:好方法值得回味,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再来体会体会。
追问:为什么减12,(让小春变得和小宁一样多)总数怎么变,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为什么加12,(让小宁变得和小春一样多)总数怎么变,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方法三:(拓展)
师:要使两人邮票同样多,还可以怎么办?
(3)比较沟通。
师:虽然这三种方法不一样,但有一样的地方吗?
小结: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是都是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追问: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原来都说难,现在竟然找到了三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你觉得都是谁的功劳。它又不会说话,怎么帮你们了?
小结:线段图不仅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信息,还能表示数量关系,启迪我们思考。
(4)检验答案。
师:答案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进行检验。
预设1:看看两人的邮票总数是不是72 枚。(30+42=72 枚)
预设2:还要检验小春是不是比小宁多12 枚。(42-30=12枚)
小结:把得数代入原题看看符合所有已知条件是一种常见的检验方法。两种方法也可以互相检验。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本环节充分让学生先思考后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体验中感悟、内化。通过比较沟通,学生依据自己实施的策略在头脑中拟出问题解决的具体操作程序,同时真正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将画图策略内化。】
四、回顾反思,建构策略
师:我们一起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当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时难以确定解题思路时,可以先画图表示题意,因为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更容易找到解题方法;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整理本节课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
五、巩固应用,内化策略
1.练一练。
师:这幅线段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图略)
快速算一算。
比较“练一练”和例1 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不同点:多一些、少一些的画法不一样。
相同点:都是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的实际问题,解题时可以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都要想办法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转化为相等的数量。
2.试一试。
师:两个不相等的量我们能够变成相等的量来解决,想不想来点有挑战的?
出示:班级图书角上层和中层数量相等,下层比中层多12本,三层书架总共有132 本书,三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3.想一想。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画线段图的策略,其实线段图我们早已接触过。让我们跟着大屏幕一起来看看。
4.夸一夸。
师:今天谁对我们的帮助最大?请你来夸夸它。
文化渗透:看看数学家华罗庚怎么夸的,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分离万事难。
【设计题图:通过多层次的变式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思想。】
六、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画图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清楚地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