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卫星
【课前思考】
一、教材本质——“假设、验证法”
教材是先呈现“鸡兔同笼”的历史原题,再将原题改成数据较小的例题,最后引导学生填表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列表举例方法,引领学生经历从假设验证到有序列表再到一次调整的过程,明确数量关系。特级教师牛献礼在《沟通联系 突出思想——“鸡兔同笼”教学实践与思考》一文中写道:沟通多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上都是“假设—比较—调整”的思维方式。
二、设计本质——“假设、调整法”
学生对此题数学本质的理解几乎是零起点,不同尝试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每一种方法都是“假设—比较—调换”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思维过程,是假设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沟通逐一尝试、跳跃尝试、一次尝试等不同的列举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假设思想的本质,聚焦尝试假设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明确基本信息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今天我们来研究鸡兔同笼问题,知道鸡兔同笼的意思吗?
师:鸡兔同笼是一种数学问题,早在1500年前我国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这样的趣题:鸡兔同笼,有9 个头,26 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板书:鸡头+兔头=9 鸡腿+兔腿=26)
师:你读懂哪些信息?猜一猜这个笼子里可能有几只鸡?有几只兔?
预设:2 只鸡,7 只兔。
师:谁有不同的意见?
师:在碰到新问题时可以用猜测的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
(板书:尝试 猜测)
师:学习有趣的推理一课时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有序记录?
生:表格式。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理清已知信息以及隐藏信息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为后续的假设、尝试、验证奠定基础。】
二、初识“假设—比较—调整”,理解“鸡兔互换”的规律
1.出示问题:鸡兔同笼,有9个头,26 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2.借助表格整理解题过程。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上台填写发现的内容。
3.反馈学生作业。
头数 鸡(只) 兔(只) 腿(条)9 1 8 34 9 2 7 32 9 3 6 30 9 4 5 28 9 5 4 26
4.对比发现规律。
师:腿的条数是怎样变化的?谁的只数变化会使腿数减少?
小结板书:鸡增加1 只,兔减少1 只,腿数就会减少2 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尝试有什么认识?
师:刚才我们用列表举例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发现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规律,只要按照这样的方法和步骤,不管头数和腿数是多少都能找到答案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例题从简单入手,化难为易,发现规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表格的用处,在表格中发现规律。让学生感悟到1 只鸡与1 只兔进行交换,脚的总数量会相差2,并直观理解“相差2”是怎么发生的。通过与实际脚数比较,逐步调整,直至调整到正确答案。这整个过程,便是“假设—比较—调整”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运用“假设—比较—调整”,加深对尝试法的理解
1.出示历史名题:《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我们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这道题吗?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3.反馈学生的方法,明确调整的方向。
(1)逐一尝试。
头数 鸡(只) 兔(只) 腿(条)35 34 1 72 35 33 2 74…… …… …… ……35 24 11 92 35 23 12 94
师:从1 鸡34 兔(或1 兔34鸡)开始,逐一检验排除,“地毯式搜索”直至找到正确结果为止。
(2)跳跃的尝试(出示两张)。
头数 鸡(只) 兔(只) 腿(条)35 34 1 70 35 33 2 74 35 31 4 78 35 29 6 82 35 27 8 86 35 23 12 94 35 22 13 96
头数 鸡(只) 兔(只) 腿(条)35 1 34 138 35 5 30 130 35 10 25 120 35 15 20 110 35 23 12 94 35 25 12 90
(学生解释自己的尝试过程)
师:从1 鸡34 兔(或1 兔34鸡)开始,跳过几个尝试;或直接折半(从17 鸡18 兔)开始试;或者经过几轮尝试直接跳到正确的结果。
(比较两张表格,重点说明第一次假设好后,通过比较,该往哪个方向调整)
(3)一次的尝试。
(学生解释自己尝试的过程)
师:腿多了2 只,应该如何调整?
生:将1 只兔换成1 只鸡,腿就少2 条,一共多了44 条腿,那就要交换22 只。
头数 鸡(只) 兔(只) 腿(条)35 1 34 138 35 23 12 94
生:将1 只兔换成1 只鸡,腿就少2 条,一共多了4 条腿,那就要交换2 只。
头数 鸡(只) 兔(只) 腿(条)35 25 10 90 35 23 12 94
生:将1 只鸡换成1 只兔,腿就多2 条,一共少了8 条腿,那就要交换4 只。
头数 鸡(只) 兔(只) 腿(条)35 27 8 86 35 23 12 94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比较各种列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分析异同,找出优势,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放在假设好以后再进行比较、再如何调整的教学上,从任意假设,一只一只进行调整,到后来跳跃式调整,再到后面一次性调整到位,从思维低层次水平逐步到高层次水平,循序渐进,逐步理解如何假设、如何调整。通过列表“假设—比较—调整”,让学生经历假设的全过程,发现这种规律为进一步抽象成算式表征提供感性的经验。】
四、多层次练习,巩固尝试法
1.快速反应。
(1)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5 只,它们的脚一共有130 只,鸡和兔各有几只?
(2)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5 只,它们的脚一共有80 只,鸡和兔各有几只?
2.过关练习。
有龟和鹤共40 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 条。龟和鹤各有多少只?
(1)理解题意。
(2)请学生独立解决。
(3)重点说清怎么想的,说清楚假设的整个过程。
(4)介绍:日本的“龟鹤算”问题就是从我国的“鸡兔同笼”问题演变来的。
3.拓展提升。
师:我们一直都在研究笼里的鸡和兔,它们可被我们逼急了,去了趟花果山,学会了十二般变化,藏在下面三个场景中,你们还能找到它们吗?
春游:要参加春游,妈妈给了我20 张人民币,告诉我一共是175元,其中只有5 元和10 元的两种,你知道5 元和10 元各多少张吗?
投篮: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一共投中9 个球,有2分球,也有3 分球,这名运动员一共得了21 分,他投中2 分球和3分球各多少个?
下棋:学校有象棋、跳棋,共26 副,恰好供120 个学生同时活动,象棋2 人下一副,跳棋6 人一副,那么象棋和跳棋各几副?
4.小结。
师:这里的鸡不仅仅是鸡,兔也不仅仅是兔,“鸡兔同笼”只是这类问题的一个统称。生活中有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也能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练习,旨在巩固学生对本课核心方法“假设—比较—调整”的理解和掌握。巩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列表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解决的方法都是假设法,并提炼出简单的问题模型。把模型演绎到各种生活现象和问题情境中,促进模型的进一步内化。】